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4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利福平抗黄热病毒(YFV)感染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0.04、0.2、1、5、25、125、625μmol/L)的利福平处理人肝癌细胞Huh-724 h,通过CCK-8检测利福平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其细胞半数毒性浓度(CC50).YFV感染Huh-7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04、0.2、1、5、25μmol/L)的利福平,检测其抗YFV感染的剂量效应,并计算IC50.YFV感染Huh-7细胞的同时加入5μmol/L利福平,孵育不同时长(2、4、8、12、24 h),检测其抗YFV感染的时间效应.YFV感染Huh-7细胞后,在感染的不同时间段(2、4、6、8、12 h)加入25μmol/L利福平(药物作用时间2 h,病毒感染2 h),检测其抗YFV感染最显著的起效阶段.利用病毒结合实验、内吞荧光标记实验评价利福平对YFV入侵靶细胞的影响.结果 利福平细胞毒性较弱(CC50为176.9μmol/L),抑制YFV作用显著(IC50为1.868μmol/L,P<0.01);动力时间窗、结合和内吞实验表明,利福平能抑制YFV结合、入侵靶细胞(P<0.01),但不影响YFV的内吞过程.此外,利福平在感染后期的复制阶段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0.01).结论 利福平可抑制YFV感染靶细胞,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入侵阶段阻断病毒结合靶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适合中国人群的晕船调查量表.方法 用包含Graybiel、Wiker等晕船程度评价量表中提及的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表调查了505人晕船后的症状和体征.结果(1)除呕吐、干呕及5大主要晕船症状和体征外,我国人群报告较多的症状还有头昏眼花、疲劳、打哈欠、厌食、温热感和头痛等;(2)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受试者较难理解Wiker量表中描述的某些症状和体征;(3)少数受试者存在夸大或隐瞒晕船症状的情况;(4)某些晕船体征如面色改变、出汗等在昏暗的舰艇舱室需要调查者或受试者周围人员仔细观察才能把握准确;(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1套基于Wiker量表的改良的晕船严重程度调查量表和晕船评分评级方法.结论 用Graybiel和Wiker等量表进行中国人群晕船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存在一些不足,改良的晕船量表更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舰艇部队亚丁湾护航期间系列心理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表市民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参加过亚丁湾护航的舰艇官兵和参加海上实习的军校学员进行调查和测量,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参加亚丁湾护航的官兵在抑郁量表总分、不同抑郁程度上的人数分布、创伤后...  相似文献   
4.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医学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人类的危害可能仅次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此次事故对抢险人员、附近居民和受放射性污染人员带来的健康影响,既有近期辐射损伤,也有远期生物效应,主要是以小剂量照射的远期辐射生物效应为主;飘落到我国的微量放射性尘埃远不足以对人体构成损伤.防护方面主要是利用房屋、衣物、口罩等进行屏蔽,及时清洗去除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电离辐射的防护效果。方法富勒烯C3(100 mg/kg)腹腔注射后,利用LD50和LD90剂量60Coγ射线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均匀照射,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照后小鼠体内血清氧化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照后30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情况,以及照后小鼠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和体外粒-单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情况。结果富勒烯衍生物C3可提高γ射线照后小鼠生存率(P<0.01),但照后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无延长;C3可提高照后小鼠体内血清SOD及GSH浓度(P<0.01),减少照后血清MDA含量(P<0.01);C3还可提高照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P<0.01),并且提高照后小鼠外源性CFU-S和体外CFU-GM数量(P<0.01)。结论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晕船适应过程中5-羟色胺(5-HT)受体mRNA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模拟晕船刺激后,定位取出脑干前庭核,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晕船适应过程中5-HT1A、5-HT1B、5-HT1D和5-HT1F受体mRNA变化规律.结果 5-HT1A、5-HT1D受体mRNA表达量在晕船刺激第1 d开始升高,分别为晕船刺激前的2.32和2.71倍(P<0.01),在晕船刺激3 d后达高峰,分别为晕船前的2.54,7.63倍(P<0.01),5-HT1B受体在模拟晕船刺激第1 d无明显变化,但在模拟晕船刺激第3 d明显升高,为晕船前的2.72倍(P<0.01),模拟晕船刺激7 d后各受体mRNA表达量均开始回落,14 d接近正常水平;5-HT1F受体mRNA表达量在晕船适应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受体可能在晕船的发生及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类胡萝卜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胡萝卜素由于其具有强抗氧化性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显示类胡萝卜素在抗氧化、预防慢性病、抗癌、增强抵抗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又作为维生素A前体,几乎无任何副作用,被广泛用于营养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中,其中的叶黄素由于其独特的部位聚积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很多研究仍处在动物实验阶段,为更好确证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学作用仍需进一步的临床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 (G100S)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人源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心脏发育、形态和功能维持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克隆人源基因PRKAG2并构建点突变质粒,将人源PRKAG2 (G100S)插入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选用C57BL/6J小鼠为遗传背景,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源PRKAG2 (G100S)的表达.结果 经过回交繁育后建立了2个品系的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品系F2代,并通过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确认了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人源PRKAG2(G100S)在rmRNA和蛋白水平存在过表达,且该突变能在转基因小鼠中稳定传代.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人源PRKAG2 (Gl00S)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过度表达在小鼠心脏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16,(5):661-664
大力扶持医学院校学员的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是我国培育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其中,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本科学员培养模式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保证医学人才质量的重中之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育人的重要模式,已被我国大多数医学院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学生创新基金和第二课堂科技论文报告会为导向的医学本科学员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体制,建立学员与教员互进合作的科研关系,可以有效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对提升医学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5):684-688
当今医疗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本科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实践体制,是经过长期探索得到的提升医学本科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基于导师制开展本科生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本科学员能力发展贪多求全、兴趣导向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同学员开展第二课堂的感受与收获各有差异。对不同学员开展医学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员心理特征和能力特长制定不同的科研入门培养方案,通过因"材"施"教"、团队合作竞争,充分发挥本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本科学员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热情,将对第二课堂医学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合理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