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富勒烯衍生物C3(以下简称C3)对AHH-1细胞电离辐射的防护效应,探讨该类化合物作为新型辐射防护剂的发展前景.方法 通过化学合成制备C3,用台盼兰拒染试验检测C3对AHH-1细胞的毒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于AHH-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C3,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细胞,通过台盼兰拒染试验检测C3化合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用Annexin-V/PI染色、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等,分析C3化合物对γ射线照射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终浓度范围0~400 mg/L的C3对培养的对数生长期AHH-1细胞活力几乎无影响,AHH-1细胞台盼兰拒染率无明显变化(P>0.05).C3对1~8 Gy γ射线照射的AHH-1细胞具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效应,终浓度在10 mg/L时即显示其对4 Gy60Co γ照射的细胞有保护效应,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终浓度达200~400 mg/L时,照射细胞存活率已接近未照射的正常细胞(P>0.05),辐射诱导的细胞调亡率和细胞死亡率用药组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的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还显示,C3提高照射细胞存活率的作用还与给药时间有关,照前24 h至照前即刻给药最为有效.结论 C3对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的AHH-1细胞具有较好的电离辐射防护作用,该防护效应与用药浓度有关,C3浓度越高,防护作用越好;且在本实验产生辐射防护作用的浓度范围内,C3对培养的对数生长期AHH-1细胞存活率几乎无影响,提示该类化合物有作为新型辐射防护剂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INK4A基因及编码的P16蛋白在辐射诱导的小鼠白血病模型中的改变。方法 7.0 Gy 60Co γ射线分4次照射BALB/c小鼠建立辐射诱导的小鼠白血病模型; PCR扩增INK4A 基因第1、第2 外显子,检测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甲基化敏感酶切PCR 法检测INK4A基因的甲基化发生情况,并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碱基突变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P16蛋白含量改变。结果 在21例白血病模型组织中,外显子2缺失5例,4例发生甲基化,有11例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辐射诱导的小鼠白血病模型发生过程中伴有P16蛋白表达下降, INK4A基因改变以纯合性缺失和甲基化为主。  相似文献   
3.
SHP-1蛋白在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蛋白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γ射线体外诱发BALB/c小鼠白血病模型.实验分为癌变组、未癌变组及对照组,从各组小鼠获取胸腺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免疫沉淀法及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胸腺细胞SHP-1蛋白质的表达、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酶活性.结果:癌变组SHP-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P<0.01),但各组SHP-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酶催化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且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酶活性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在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的胸腺细胞中,SH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但可能存在酪氨酸磷酸化障碍,导致其活性降低,即表现出SHP-1蛋白表达与其活性分离现象,提示辐射致癌中SHP-1蛋白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电离辐射的防护效果。方法富勒烯C3(100 mg/kg)腹腔注射后,利用LD50和LD90剂量60Coγ射线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均匀照射,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照后小鼠体内血清氧化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照后30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情况,以及照后小鼠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和体外粒-单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情况。结果富勒烯衍生物C3可提高γ射线照后小鼠生存率(P<0.01),但照后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无延长;C3可提高照后小鼠体内血清SOD及GSH浓度(P<0.01),减少照后血清MDA含量(P<0.01);C3还可提高照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P<0.01),并且提高照后小鼠外源性CFU-S和体外CFU-GM数量(P<0.01)。结论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 Fas、Bcl- 2在 γ射线体外诱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中表达情况 ,以探讨辐射致癌的机制。方法 :采用 4次 1.75 Gyγ射线全身照射 BAL B/ c小鼠诱发白血病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照射后白血病组、未癌变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中 Fas、Bcl- 2的表达进行检测 ;应用抗 Fas抗体诱导细胞凋亡 ,进一步观察 Fas、Bcl- 2的表达对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 Fas表达较未癌变组及对照组明显下降 (P<0 .0 1) ,而 Bcl- 2的表达明显增强 (P<0 .0 1) ;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明显耐受抗 Fas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论 :Fas低表达、Bcl- 2高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这可能是辐射引起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照射诱发小鼠恶性肿瘤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目的:建立γ射线诱发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方法:BALB/c小鼠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每次吸收剂量1.75Gy,吸收剂量率0.88Gy/min,每周1次,共4次。照后每隔1~2个月处死一批小鼠,分别取胸腺、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胃、生殖腺、肠系膜、盲肠、大脑等组织器官,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及裸鼠致瘤实验。结果:照后15个月BALB/c小鼠出现的肿瘤类型以白血病为主,并发现汗腺瘤及恶性卵黄囊瘤;白血病经病理学证实为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白血病及汗腺瘤的裸鼠致瘤实验已稳定连续传至第12代。结论:成功建立^60Coγ射线体外诱发的小鼠恶性肿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诱发小鼠白血病模型中p16基因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γ射线诱发小鼠白血病模型中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39例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和对照小鼠胸腺组织中p16基因第1、第2外显子,检测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法检测p16基因的甲基化发生情况;并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银染方法检测p16基因碱基突变的发生。结果:在白血病模型中,外显子2的缺失率为33.3%,甲基化的发生率为23.1%。结论:γ射线诱发的小鼠白血病模型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p16基因的改变,其失活以纯合性缺失和甲基化为主。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诱导的白血病小鼠中辐射致癌相关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辐射诱导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组织中的辐射致癌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鼠白血病胸腺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在8000条目的基因中共发现显著差异的表达基因(差异在3倍以上)319条,其中表达上升的有111条,下降的有208条,这些基因涉及到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节、免疫球蛋白、DNA修复等功能。结论:辐射致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种类肿瘤相关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辐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基因,其中包括大量未知的新基因,克隆新的辐射诱导相关全长基因,从基因水平认识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生长、分化、再生和癌变的分子机理,对于研究辐射致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旨在克隆新的与辐射致癌相关的全长基因.方法:应用SMART RACE方法扩增T54EST片段的全长序列,测序后进行拼接及RT-PCR验证.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得到的新的mR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了一条新的全长基因Lcrp369.经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是位于染色体14p22号臂上的一条功能尚不清楚的基因.其编码区域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mRNA全长1 038 bp,编码一244个氨基酸的蛋白,合成的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具有DNA结合位点及N-糖基化位点、依赖于cAMP/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作用位点、酪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该蛋白二级结构推测为含有α螺旋结构为主的蛋白,其分子量为28 000,等电点为6.19.数字化组织表达谱系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表达广泛,可在多个组织中表达及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该基因全长已经登录到GENBANK上,ID号DQ525179.结论:成功地利用SMART RACE技术克隆了一条新的全长基因Lcrp36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其与辐射致癌有关,其具体作用及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验课作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和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已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防原医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军事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武器损伤与平时放射性事故所致的机体损害及对其进行的医学防护。防原医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防原医学实验,不仅可加深学员对所学防原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可使学员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学会如何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而且可培养学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