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0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277篇
妇产科学   173篇
基础医学   864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1953篇
内科学   1028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455篇
特种医学   3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11篇
综合类   3790篇
预防医学   1669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1585篇
  11篇
中国医学   1460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和经胸途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X线透视下或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或股动静脉法,或者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胸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1186例,其中经皮X线下封堵1081例、经皮单纯超声引导下封堵42例、经胸封堵63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le,PDA)426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363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48例、卵圆孔未闭1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9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1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8例、主肺动脉侧支封堵3例[经胸封堵66例改为63例,PDA443例改为426例]。结果 全组病例成功率98.2%(1165/1186),无死亡病例。随访1~36个月,术后第1、3、6、12个月及术后每年常规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术后第1、6、12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 92.9%(1102/1186)、84.1%(998/1186)、70.5%(836/1186)。超声心动图提示少量残余分流(<3 mm)18例;三尖瓣少量反流33例,中量反流5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Avionics Bulletin,AVB[房室传导阻滞(Avionics Bulletin,AVB)])1 例,Ⅱ°AVB 3例,完全性左束支3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交界性逸搏2例。结论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中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容易、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我们外科发展趋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临床实习教学同样是在不停的摸索中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血管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指导实习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也能符合现代化外科的发展潮流。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的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尝试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阳春砂小花假合蕊柱的形成过程。方法:将阳春砂小花自0. 5 cm长度至开花后一天划分为8个生长时期,对小花鲜样解剖并制作石蜡切片,测定花药腔的高度,花粉囊裂口夹角,花粉囊缝隙宽度,花柱直径,花丝与唇瓣的夹角(α),花丝与花药的夹角(β)。结果:花粉囊夹角在开花前无明显变化,开花时从32°缩小为17°。两对花粉囊间的缝隙宽度在第5时期增大至约0. 29 mm,同时期的花柱直径约0. 32 mm,两者比例达92%。相比开花前一天,开花时α角从83°减小为42°,β角从186°减小为147°。花丝的远轴侧比近轴侧多1至5层细胞,花柱的近轴侧比远轴侧多1至6层细胞。结论:远、近轴侧细胞结构的不对称性是花丝、花柱运动的基础。在第5时期,花粉囊间的缝隙增大至几乎与花柱等径,花柱运动嵌入花粉囊间。开花时花粉囊夹角缩小,将花粉囊间隙出口封闭,花柱留在花粉囊间,同时角α,β剧烈减小,雄蕊将雌蕊夹在其中向唇瓣弯曲,最终形成半包于唇瓣内的假合蕊柱结构。  相似文献   
5.
医学检验技术隶属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该专业教育目前存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技能培训,部分课程实用性不强,毕业生专业素质欠缺等问题。本研究将“教学”“临床”“科研”三轴结合,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增加实验课程、临床技能和科研实训比例;依托“验证→综合→设计”实验、实验室开放和本科生科研竞赛等抓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教育成效,对检验学科发展也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快速发展、交通事的故逐渐增多,骨外伤种类也日浙增多,损伤类型也日见复杂化,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例报告应用单边式外支架治疗股骨中下段漂浮性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下班途中骑摩托车与运输汽车相撞,当即致伤右侧大腿·伤后不能站立行走,送我院就诊·体检:神清,痛苦面容,无贫血貌,瞳孔等大同圆,心、肺、腹均正常·专科检查:右下肢呈外旋位、肿胀明显,无皮肤裂伤及擦伤,右股部有畸形,皮肤感觉存在,右股部中段触痛伴异常活动,膝关节活动受限,踝关节活动自如,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存在·…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9岁。因右肩背部肿块8年,逐渐增大1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其父母发现右肩背部多个绿豆大小肿块,质稍硬,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尚可,不伴发热、盗汗及咳嗽。当地医院拟诊“纤维瘤”,未予治疗。患儿会讲话(1.5岁)时诉右侧上下肢活动乏力,气温低时明显感右侧偏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IgA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此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颈椎2-3融合的形态特点与内固定技术解剖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先天性颈椎2-3(C2-3)融合的形态特点,为外科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 17例先天性C2-3融合连续病例,经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C2-3结构,分析其形态特点,测量C2关节间部和C3椎弓根大小,评估螺钉置入的可行性.结果 典型的先天性C2-3融合的典型特征为椎体、椎板、棘突、关节突完全融合,而横突和椎弓根未融合;不完全的椎体、椎板、棘突和关节突融合可见于少数病例.本组17例,不适合3.5 mm螺钉置入者分别见于1例两侧C2关节间部狭窄;3例两侧C3椎弓根狭窄;4例一侧C2关切节间部狭窄;7例一侧C3椎弓根狭窄.结论 尽管先天性C2-3融合解剖形态与正常C2-3结构相异甚大,多数病例应用螺钉内固定技术仍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小婴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0-2005年83例<6月龄VSD患儿,年龄12 d至6(4.3±1.2)个月,体重3~6.5(5.1±0.8)kg.膜周部VSD 74例,干下型VSD 8例,膜周部并肌部VSD1例.术前中、重度肺动脉高压69例(83.1%).所有患儿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4例,手术病死率为4.8%.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结论 随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围术期监护处理措施的进步,在小婴儿期施行VSD的外科手术已成为安全的治疗方式.术后对肺高压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