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各国青少年群体中均有很高的发生率,且其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现阶段全球公认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备受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也正处于初级阶段。据目前研究显示,NSSI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NSSI等风险行为的发生, 并可能成为未来早期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下一步研究家庭因素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联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4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组建多元联动护理小组,制订并实施多元联动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0.91%,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为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及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等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管理、医患沟通、护理流程、服务效果、服务技术及满意度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联动护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现状,为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全国26家医院(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 0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单用奥氮平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①单用奥氮平治疗有效患者2 572例(8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显著下降(P0.01);②服用奥氮平剂量越大,维持治疗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达到治疗有效;③最常合并镇静催眠药物,其次是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滞剂和降糖药;④最常出现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依次为血清催乳素,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结论:①单用奥氮平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且服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疗效越好;②单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糖脂异常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③有较多患者合并使用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和比较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因心绞痛或不明原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诊断为AMI。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分析建立AMI事件预测模型,并在是否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条件下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决策树1和决策树2),继而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三组模型预测AMI的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他汀类药物史和载脂蛋白A1是AM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不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1)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分别是冠心病史、载脂蛋白A1水平(以1.314 g/L作为分界点)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作为子节点;而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决策树2)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根节点,其后是冠心病史和载脂蛋白A1作为子节点。在对AMI事件的预测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26,而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765(决策树1)和0.726(决策树2)。三组模型间比较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优于决策树2(95% CI:0.041~0.145,Z=3.534,P < 0.01),但与决策树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CI:-0.014~0.121,Z=-1.173,P>0.05)。结论: 在对AMI事件的预测分析中,不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效力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当,未来有望应用于AMI患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MDA2A基因(GRIN2A)和NMDA2B基因(GRIN2B)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及住院的ADHD患儿(ADHD组)49例及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50例,抽取外周血样本,提取DNA,根据dbSNP数据库及既往文献选取GRIN2A的rs2229193和GRIN2B的rs2284411作为候选基因位点,设计引物序列,行PCR扩增及结果判读。比较两组GRIN2A基因型频率G/G和G/A,GRIN2B基因型频率C/C和(T/C+T/T)的分布差异。结合ADHD症状评定量表和神经心理测评[SNAP-Ⅳ儿童注意力量表(包含注意缺陷分量表、多动冲动分量表、对立违抗分量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注意力竞量测验(T.O.V.A.)]得分,比较GRIN2A、GRIN2B不同基因型ADHD患儿的症状。结果两组GRIN2A基因型频率、GRIN2B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IN2A为G/A+A/A基因型的患儿较G/G基因型的患儿有更高的SNAP-IV对立违抗分量表得分以及更高的PSQ品行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SNAP-IV其他分量表得分、C-WISC、PSQ、T.O.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RIN2B为C/C基因型和T/C+T/T基因型的两种患儿SNAP-IV、C-WISC、PSQ、T.O.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RIN2A中A等位基因携带患儿可能有更多的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问题,提示GRIN2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DHD患儿对立违抗障碍及品行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在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生理盐水组(DS组),每组34例。两组分别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3个疗程,分别给予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持续10 min以诱导睡眠,继以右美托咪定0.2~1.5 μg·kg-1·h-1维持睡眠。DE组同时泵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DS组同时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首次治疗前(T0)、第1疗程治疗后(T1)、第2疗程治疗后(T2)和第3疗程治疗后(T3)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睡眠状况,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视觉模拟抑郁量表(VAS-D)评估抑郁状况,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记录与T0比较,T3时的临床疗效评价和治疗期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胸闷、心动过缓、低血压、焦虑、解离症状、木僵状态和噩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DS组比较,DE组T2、T3时PSQI和I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1、T2、T3时HAMD和VAS-D评分明显降低(P<0.05),T3时HAMA评分和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T3时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疗法(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对气郁化火型轻中度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地区三家中医医院的气郁化火型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盐酸舍曲林片50mg1次/d+丹栀逍遥散加减)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疗法),各75例,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量表评分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因子(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HAMA评分因子(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抑郁患者第8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医养生疗法(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在改善轻度抑郁障碍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缺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客观生物标志物。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一类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囊泡,它们携带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外排而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和状态。EV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可反映和影响大脑的病理生理状态。已有研究表明EV可介导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神经炎症扩散、代谢功能异常等BD病理生理过程。因此,EV有潜力成为BD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为揭示B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申变红  张开元  汪程鹏  高可润  张智雯  汤剑平 《浙江医学》2023,45(23):2518-2521,2530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4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奥氮平联合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奥氮平联合伪刺激疗法),每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5、10d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RBANS各因子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d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