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8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448篇
耳鼻咽喉   772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2228篇
临床医学   1616篇
内科学   393篇
皮肤病学   41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3978篇
预防医学   1094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1783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46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患者45例(50侧上颌窦,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于术前、术后当日或术后第2天及术后6 ~ 9个月的愈合期后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术式的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及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结果   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分别有19例和26例(上颌窦分别为21、29侧)患者;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分别为4.76%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 ~ 9个月的愈合期,两种术式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分别为(5.18 ± 0.48)mm和(7.32 ± 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术式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分别为95.8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当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早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药食两用薏苡仁中污染真菌多样性,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薏苡仁样品18批,提取真菌DNA并扩增ITS2序列,基于Illumina MiSeq PE25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共检测到4门18纲44目99科149属的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优势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3.05%~60.32%)是属水平最优势属,其次是曲霉属Aspergillus(2.20%~45.44%)、白僵菌属Beauveria(0.07%~63.21%)、链格孢属Alternaria(0.80%~11.92%)、Arachnomyces(0.03%~39.36%)和青霉属Penicillium(0.24%~8.03%)。此外,共检测到5种潜在产毒真菌,分别是烟曲霉A.fumigatus、土曲霉A.terreus、梨孢镰刀菌F.poae、囊状青霉P.capsulatum和展青霉P.paxilli。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薏苡仁中污染真菌种类,为薏苡仁污染真菌毒素提供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行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3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手术疗效、疼痛程度、症状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稍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鼻塞、流涕、头痛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可缩短症状消退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AD/CAM氧化锆桩核与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上颌前牙区修复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2)应用CAD/CAM氧化锆桩核进行修复,研究组(n=52)应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抗折裂强度、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0. 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 00%(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为96. 15%,显著高于对照组82. 69%(P 0. 05)。治疗后,2组的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比于CAD/CAM氧化锆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修复成功率更高,患者咀嚼功能优良率更高,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及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与细叶千斤拔(Flemingia lineata)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方法:使用巢式-PCR、克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测序技术。结果:共获得558个含有丛枝菌根真菌18S rRNA片段的克隆子,经RFLP分析后得到83个RFLP类型,DNA序列分析可将其划分为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5个科,Glomeraceae为优势类群。在MaarjAM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23个OTUs可鉴定为18个虚拟分类分子种,分布于13种不同的生境。经统计分析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比较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差异,结合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为种植千斤拔属植物的选址提供有力地环境指标数据,并为筛选促生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甘草种子携带真菌及其致病性,对产自不同地区的4个批次甘草种子进行种子外部、内部携带真菌的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显微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分离真菌的种属,并将分离菌株回接到甘草幼苗确定其是否为致病菌。结果: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毛霉属Mucor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内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批次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和内部带菌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推测甘草种子内部带菌率。通过致病性测试确定具有致病性的真菌有立枯丝核菌R.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结论:结果可为甘草种子药剂处理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对种植体成功率及牙周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山东省青岛疗养院收治的上颌前磨牙或磨牙缺损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40例(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实施种植修复)、B组40例采用常规种植修复技术。对比两组术后1年、2年种植体留存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牙周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显著的高于B组;术后24个月,A组和B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A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的低于B组;术后1年,A组和B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A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率96.00%高于B组患者的83.02%。 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中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有利于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提高种植体的留存率、降低种植修复对牙周健康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