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7种根类药材中污染真菌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娟  高微微  唐丹  蔡飞  杨美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647-2651
目的:对7种受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根类药材进行污染真菌的分析,了解可能引起这些药材毒素污染的主要真菌类群。方法:用单孢分离法挑取药材表面的污染真菌,根据形态学及DNA序列特征对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7份根类药材样品分离到6属17种真菌,其中青霉属真菌为主要污染真菌,有9个种,镰刀菌属3个种,曲霉属2个种,其他属3个种。结论:根类药材的真菌污染情况亟需重视,赭曲霉毒素A产生菌在药材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鉴定研究,进一步丰富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种群的多样性,为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微生物方法从秦岭凹叶厚朴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采用显微形态观察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对秦岭凹叶厚朴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4株,其中四川都江堰共分离14株,优势菌群为枝孢属;陕西汉中共分离20株,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初步鉴定结果为:1纲,3目,4科,9属。其中曲霉属3株,青霉属1株,葡萄孢属2株,胶帚霉属1株,镰刀菌属16株,枝孢属5株,交链孢属1株,束丝核菌属2株,组丝核菌属3株。结论: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种群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特征,为合理利用凹叶厚朴药用成分及保护凹叶厚朴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65株内生真菌,归属于4纲5目6科9属30种,其中214株来自野生生境的甘草,151株来自栽培生境的甘草;镰刀属Fusarium(62.62%)和曲霉属Aspergillus(12.15%)为野生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镰刀属(62.91%)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12.58%)为栽培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分离出11株野生生境甘草特有的内生真菌,如尖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in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等;野生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总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97.27%和2.07)均高于栽培甘草(68.64%和1.46)。结论:明确了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丰富了甘草内生真菌菌种库,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绞股蓝上污染真菌的主要类群,分析该药材上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来源于云南昆明、玉溪市售的绞股蓝药材,使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药材表面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昆明、玉溪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的主要污染菌为曲霉属真菌,其他分离到的有木霉属、毛霉属及拟青霉属真菌,此外,在昆明样品上存在数量较多的枝孢属和散囊菌属真菌.结论 绞股蓝药材在云南地区容易受到曲霉属真菌污染,由此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胶霉菌素、伏马菌素以及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云南主产的3种中药材上污染真菌的种类及其在贮藏过程中菌群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三七,草果,肾茶等3种市售药材表面上的污染真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药材放置室温下贮藏3~6个月后,观察真菌菌群变化。结果 3种中药材原始样品污染真菌数量均较少,贮藏期超过3个月后拟青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的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三七上的优势污染菌为淡紫拟青霉和橘青霉,这两种菌在贮藏后期数量明显增加,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在贮藏后期也有分布。草果原始样品中存在少量黑曲霉,贮藏3个月后淡紫拟青霉和橘青霉大量增加。肾茶上的淡紫拟青霉和茄病镰刀菌随贮藏期的延长大量增加,并有黄曲霉出现。结论 3种中药材在贮存过程中污染真菌数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推测存在黄曲霉毒素、橘青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污染,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检测地龙饮片的黄曲霉毒素,经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外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地龙饮片的表面真菌进行研究。该实验从北京市零售药店收集地龙饮片8批,采用传统的平板法培养地龙饮片表面的真菌,顶端纯化法获得单一菌株,通过真菌的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DNA条形码3种方法鉴定真菌。同时,基于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地龙饮片表面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平板法共分离鉴定得到287株9种真菌,结合3种真菌鉴定方法,9种真菌中的8种可以鉴定,分别为黑曲霉菌、青霉菌、链格孢菌、黄曲霉菌、草酸青霉菌、腐质霉菌、Talaromyces purpurogenus和Aspergillus insuetus,1种真菌未得到结果。其中,青霉属、曲霉属真菌为主要污染菌。高通量测序结果于不同分类水平分属2个界、6个门、19个纲、44个目、98个科、127个属、121个种,优势真菌属为节担菌属、曲霉属和虫草属,相对丰度分别为63. 33%,15. 28%,10. 28%。通过对北京市零售药店的地龙饮片表面真菌进行多样性研究,可以为其安全贮藏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芪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为筛选菌种进行发酵炮制转化黄芪中活性成分的定向炮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黄芪内生真菌的18S rDNA NS1-Fung区域序列并进行物种丰度等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获得有效序列29 677条,操作分类单元188个,测序数量接近于饱和,测序数据量合理。黄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于驼孢锈菌属(Hemileia),赤霉菌属(Gibberella),粪盘菌属(Ascobolus),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5个属。结论:黄芪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较低,Hemileia和Gibberella是黄芪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甘草种子携带真菌及其致病性,对产自不同地区的4个批次甘草种子进行种子外部、内部携带真菌的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显微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分离真菌的种属,并将分离菌株回接到甘草幼苗确定其是否为致病菌。结果: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毛霉属Mucor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内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批次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和内部带菌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推测甘草种子内部带菌率。通过致病性测试确定具有致病性的真菌有立枯丝核菌R.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结论:结果可为甘草种子药剂处理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草种子带菌检测和药剂消毒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甘草种子寄藏真菌优势菌群和带菌量差异,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甘草种子的消毒效果,为甘草种子预防保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对甘草种子表面和内部进行带菌检测;通过平皿培养法观察药剂拌种的消毒效果。结果与结论:甘草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孢子数/粒种子)为0.3%~37.0%,产地间差异显著;携带的优势真菌群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真菌,产地间差异不显著,但分离频率差异显著;种子种皮带菌率在8.0%~48.3%,种仁的带菌率在3.5%~42.0%,内部寄藏的优势菌群主要有青霉属、根霉属Rhizopusspp.、曲霉属和交链孢属真菌,产地间带菌率和优势菌群都有较大差异;福美双和代森锰锌的表面消毒效果最好,达到89.0%以上,建议选择其作为甘草种子药剂消毒处理实现预防保健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北京和东北地区西洋参种子的带菌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北京和东北两地西洋参种子样品的带菌量和带菌种类进行检测。方法 :分别用水洗法和表面消毒培养法分离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结果 :13个西洋参种子样品携带真菌类群主要有镰刀菌属Fusariumspp .、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 .、青霉属Peniciliumspp .、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sp .、根霉属Rhizopusspp .及少量的毛霉属Mucor、曲霉属Agspergillus、木霉属Tritroderma和矛菌属Doratomyces等共十余个属的劣势真菌。结论 :西洋参种子带菌率较高 ,种壳带菌率为 36%~100% ,种胚带菌率为 40%~100%。不同地点的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明显 ,种胚寄藏的优势真菌种类和分离频率与种壳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上的真菌污染状况鲜有研究,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因此,该文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利用ITS序列扩增子技术分析了我国市场上27批市售柏子仁的真菌分布及多样性。从中共鉴定出10门,35纲,93目,193科,336属,372种真菌。其中曲霉属、链格孢属占主要优势,有20批样本检测出黄曲霉菌,10批样本检测出构巢曲霉菌,且所有样本均检测出烟曲霉和黑曲霉等潜在致病真菌。经多样性分析,甘肃省所采样本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高,山东省所采样本所含真菌物种数量最多,广西所采样本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且物种数最少。大部分样品中检测出了不同程度的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寄生曲霉等致病真菌。该研究从柏子仁产业链的最后环节市场上系统调查了我国柏子仁真菌污染状况,明确了柏子仁真菌尤其是产毒真菌分布,为柏子仁中真菌污染的靶向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拟建立快速区分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工艺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粉末色度值L*、a*、b*,计算E*ab,统计分析薏苡仁不同饮片与其粉末色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薏苡仁不同饮片的数学判别模型和95%可信区间范围。结果:通过秩和检验与秩相关分析可知:L*、a*、E*ab与样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r|>0.8);通过Wilks'' Lambda与Fisher判别分析,实现了薏苡仁不同饮片标准化判别,建立专属性线性判别函数:薏苡仁=447.378L*+393.192a*-289.087E*ab-6 664.567;法薏苡仁=268.996L*+321.422a*-116.086E*ab-6 352.510;麸炒薏苡仁=538.049L*+470.526a*-384.469E*ab-6 330.551,并通过交叉判别与L*、a*、E*ab三维散点图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分光光度测色仪将薏苡仁不同饮片外观颜色数字化,结合统计学对其进行判别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为指导中药鉴别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薏苡仁的药效成分含量及其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阐明药效组分含量与药效的相关性,确定薏苡仁的最优产地。方法:采用HPLC-ELSD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个产地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和总甘油三酯的含量,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薏苡仁提取液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SPC-A-1的抑制率。结果:河北、辽宁、福建、贵州、山东产地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质量分数分别为0.91%,1.14%,0.82%,0.77%,1.09%,总甘油三酯质量分数分别为14.83,10.88,7.85,5.26,7.71 mg·g-1。对A54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3,2.77,3.15,3.24,3.08 g·L-1,对SPC-A-1的IC50依次为1.64,2.15,2.63,3.01,2.99 g·L-1。结论:5个产地薏苡仁中指标成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河北产样品中总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抗肺癌活性最强,提示抗肺癌药效与总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1个不同种源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二氯甲烷(66:34),流速为0.7mL·min^-1,柱温为3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5℃;氮气流速为1.5L·min^-1。结果:21个不同种源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都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含量最高是种子来自福建三明宁化的粳性薏苡仁,为0.793%;含量最低是种子来自浙江缙云的薏苡仁,为0.561%。结论:21个不同种源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有一些差异,种子来自同一地区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也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许健  沈雯  孙金权  吴晓莉  牟一平  李毅 《中草药》2012,43(4):724-728
目的研究薏苡仁油(康莱特注射液)体外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油作用BxPC-3细胞后,经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结果薏苡仁油(2 mg/mL,20μL/mL)作用于BxPC-3细胞后,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可见BxPC-3细胞出现特征性凋亡变化,琼脂糖电泳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形条带;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薏苡仁油能影响BxPC-3细胞生长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下调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扩散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精液异常致不育症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精液异常引起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57例精液异常引起男性不育症患者均服用黄精赞育胶囊(由黄精、熟地黄、枸杞子、芡实、莲子、山药、党参、茯苓、薏苡仁、当归组成),3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12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72%。而且治疗前后精液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精液异常引起男性不育症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羿  杨胜  李晨  杨万清  万德光 《中草药》2012,43(8):1519-1522
目的 筛选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并对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复合药性培养基中进行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其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根据复合药性发酵茯苓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结果 在发酵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75%薏苡仁和枸杞子组成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茯苓菌丝体干质量达14.29 g/L,茯苓胞外多糖达8.22 g/L.药性发酵茯苓中总多糖、总糖、总灰分、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35%、45.73%、4.79%、21.43%.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中药材组成的复合药性培养基对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有较大影响,为其液体发酵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身菊  朱成英 《新中医》2003,35(4):18-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用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中药治疗(处方:太子参、生黄芪、生薏苡仁、枸杞子、生地黄、山茱萸、茯苓、丹参、山药、泽泻、生牡蛎、车前子、六月雪、制大黄);对照组44例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47.72%(P<0.01)。结论: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20.
法薏苡仁饮片专家共识(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薏苡仁饮片属于樟帮中药炮制特色产品,是按照中药炮制学理论,经过浸制、蒸制和炒制等数种复制后所得的薏苡仁炮制品种,其性由凉转微温,具有较好的健脾祛湿等效果。法薏苡仁饮片临床应用广泛,包括内科和外科等,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皮肤病、消化道肿瘤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法薏苡仁饮片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本课题组联合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法薏苡仁中药饮片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法薏苡仁饮片,以推进地方特色中药饮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