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95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679篇
耳鼻咽喉   106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118篇
口腔科学   898篇
临床医学   4073篇
内科学   4933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455篇
特种医学   9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992篇
综合类   8512篇
预防医学   2928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3311篇
  25篇
中国医学   2102篇
肿瘤学   55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1219篇
  2012年   1557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473篇
  2009年   1459篇
  2008年   1744篇
  2007年   1612篇
  2006年   1520篇
  2005年   1754篇
  2004年   1513篇
  2003年   1606篇
  2002年   1377篇
  2001年   1254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754篇
  1998年   720篇
  1997年   640篇
  1996年   646篇
  1995年   532篇
  1994年   551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63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通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常规磁共振检查技术难以发现视路损伤后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眼科学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主观性,且不能探测后视路的变化。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各种后处理分析方法结合不同的参数进行分析,可提供组织的微结构信息,并能够直观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在无创地探索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评估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DTI后处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其在视路损伤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介绍DTI的主要参数及常见脑白质微结构分析方法的同时,阐述了其在视路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钛夹动度,并探讨其与乳腺大小、钛夹位置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5例,每周两次锥形束CT。测量乳腺基底面直径(D)和乳高轴(H),以瘤床质心为原点将临床靶区分4个象限。记录各象限内钛夹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动度(MLR、MAP、MSI)以及其与临床靶区最内、最前、最上的距离(DSLR、DSAP、DSSI)。结果:MLR、MAP、MSI分别为(2.2±3.0)、(-1.1±3.6)、(0.8±4.7) mm;系统误差Σ在左、右、腹、背、头、脚分别为1.7、2.2、2.0、2.4、2.9、3.0 mm,随机误差σ分别为2.4、4.0、3.2、4.0、4.7、4.7 mm;靶区对应外放5.9、8.3、7.2、8.8、10.5、10.9 mm。一象限内,当D×H<99.89 cm2,MAP和D×H强相关(r=0.805),MLR、MAP均和DSLR、DSAP、DSSI强正相关(r=0.94, 0.94, 0.91;0.87, 0.91, 0.92),MSI和DSLR、DSAP强正相关(r=0.91, 0.94);四象限内,当D×H<90.71 cm2,MAP和DSLR,MSI和DSAP均强负相关(r=-0.96;-0.95),MLR和DSLR强正相关(r=0.91)。结论:钛夹动度有各向异性,以SI方向外扩最大,并易受乳腺大小、钛夹位置影响。  相似文献   
4.
患者于2000年无明显诱因发现下腹部游走性包块,20年来多次就诊,未明确病因。2020年8月11日发现包块游走于左侧腋前,微创手术取出不完整白色虫体3段,用宏基因组学测序鉴定虫体,明确诊断为曼氏裂头蚴病。2021年10月21日经手术取出完整虫体,患者康复出院;随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全身未发现新包块。  相似文献   
5.
宫腔化脓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PID),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椎间盘炎是发生于椎间盘间隙和邻近椎体或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其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诊断延迟直至出现椎体骨质破坏及下肢肌力减弱。本文报道了1例因取环手术引发宫腔化脓性感染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炎,出现腰痛伴行走障碍的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加深了对PID的病原体、感染传播途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其严重不良后果的认识。对于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临床医生除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之外,还应仔细询问病史并了解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种植区牙槽骨质量并结合Lekholm和Zarb分类法对骨质量分类方法进行改良,以期为提高牙槽骨质量分类的准确性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进行种植修复的196例患者术前CBCT影像资料,应用 Invivo5诊断设计软件测量306个种植位点的牙槽骨皮质骨厚度和松质骨密度(皮质骨与松质骨的CT值差值),以Lekholm和Zarb分类法为基础结合测量数据对骨质量进行改良后的量化分类。结果    牙槽骨皮质骨厚度为0.18 ~ 2.89 mm,中位数为0.92 mm。皮质骨与松质骨的CT值差值为88.5 ~ 667.8 HU,应用百分位数法找到33.3%和66.6%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97.8 HU和356.1 HU。依据此数据结合Lekholm和Zarb分类法将196例患者的306个种植位点骨质量分为4类,其中Ⅰ类骨种植位点46个(占15.0%),Ⅱ类骨104个(占34.0%),Ⅲ类骨114个(占37.3%),Ⅳ类骨42个(占13.7%)。结论    结合Lekholm和Zarb分类法,应用CBCT测量种植区牙槽骨质量并进行分类方法的改良,可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牙槽骨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CA是指脑血流在动脉血压和脑灌注压发生改变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 程。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相关。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有很多种评估测量方法,监测瓦氏动作所诱导 的血压变化更具有操作性及标准化,适用于各种人群,其安全、简单、准确的特点使其在脑血流自动 调节中运用十分广泛。本文重点对瓦氏动作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中的应用做一个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2015—2018年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毒力基因及定植因子(CF)的携带特征,为相关腹泻疾病防控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的方法,对上海地区2015—2018年分离到的300株ETEC所携带的毒力基因(est,elt)及部分主要定植因子(CFA/I,CS1/PCFO71,CS2-8,CS12,CS14,CS17-19,CS21)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等。【结果】目标菌株中,57.00%(171/300)携带est基因,30.33%(91/300)携带elt基因,12.67%(38/300)同时携带est与elt基因;68.33%(205/300)的菌株根据所检测的14组定植因子可分为18种型别,其中最常出现的3种型别为13型(CS6,85/300),18型(CS21,65/300)和7型(CS2+CS3+CS21,17/300);出现频次最多的定植因子为CS21与CS6,其携带者在年龄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21携带者多为40岁及以下患者,而CS6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上海地区2015—2018年检出的ETEC中est毒力基因比例较大;虽然不同年份间ETEC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和定植因子在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大多菌株携带的定植因子种类相对集中;其主要携带的定植因子为CS6(以elt为主)与CS21(均为est),并呈现出一定的年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