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115篇 |
国内免费 | 2796篇 |
完全免费 | 2338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3224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523篇 |
2020年 | 296篇 |
2019年 | 400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853篇 |
2016年 | 1195篇 |
2015年 | 1324篇 |
2014年 | 3174篇 |
2013年 | 3445篇 |
2012年 | 5952篇 |
2011年 | 6688篇 |
2010年 | 7353篇 |
2009年 | 7838篇 |
2008年 | 11251篇 |
2007年 | 10941篇 |
2006年 | 9132篇 |
2005年 | 12063篇 |
2004年 | 10721篇 |
2003年 | 12085篇 |
2002年 | 7701篇 |
2001年 | 6499篇 |
2000年 | 3307篇 |
1999年 | 2420篇 |
1998年 | 2197篇 |
1997年 | 1381篇 |
1996年 | 1213篇 |
1995年 | 773篇 |
1994年 | 547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392,自引:14,他引:378
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72例。初治患者30例,CR率为73.3%,有效率90.0%;复发及难治42例,CR率52.3%,有效率64.2%。该注射液毒副作用较少,且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等药物无交叉耐药。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APL有诱导分化作用,并有可能通过“原浆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是一种新的较理想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67,自引:23,他引:144
"九五”攻关课题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66-27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统一的入选条件选取1996年6月至2000年4月在15家协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02例早期康复患者和131例延迟康复患者入选。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每天进行Bobath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分别采用神经缺损评分(CNS)、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巴氏指数(MBI)来评定疗效,并比较两组的继发合并症发生率。结果:①早期康复:经过28天的运动疗法治疗后,早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②延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③早期康复和延迟康复比较:早期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延迟康复组,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康复组的康复效率高于延迟康复组;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④优选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45天与治疗28天的患者比较,45天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28天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⑤康复治疗28天后随访3个月:康复28天后停止康复治疗,第三个月末时随访,康复组在CNS,FMA及MBI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继发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但28天后恢复的速率低于28天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明显减少继发合并症,可以在残首长、残损、残障三个层次上提高患者的功能。脑卒中早期康复应作为脑卒中规范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推广。②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的,脑卒中发病后应尽早开始,最好在发病14天以内开始。③脑卒中早期康复应持续一段时间,患者从综合医院出院后,应在社区康复中心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总被引:158,自引:31,他引:127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高科技 ,新技术 ,新概念 ;取石保胆是目的 ,内镜取石是手段 ,完全不同于老式的胆囊造瘘取石术。无胆道镜就不能完成保胆取石术。以往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 ,切除胆囊 ,无可非议。此法理论乃由德国名医Langenbuch所创 (1 882年 )。Langenbuch当时针对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容易“复发”的弊病 ,提出了“胆囊切除不是因为胆囊内含有结石 ,而是因为胆囊能生长结石。”故只能行胆囊切除。一句话 ,胆囊造瘘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太高 ,此法不能采用。1 0 0多年来人们奉为“圣旨” ,…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29,自引:3,他引:126
近年来 ,由于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证实了以前临床及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并不是平滑肌的肿瘤 ,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 (stromaltumor)。目前大量研究证明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鉴于目前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如(1)以往诊断的平滑肌瘤是否都是间质瘤 ;(2 )日常工作中如何掌握间质瘤的诊断标准 ,没有免疫组化和其他手段仅靠HE能否做出明确诊断 ;(3)间质瘤的良… 相似文献
5.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2,自引:9,他引:113
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的剧毒杀鼠剂 ,因其生产成本低廉 ,不法商败为牟取暴利而导致毒鼠强在市场上销售屡禁不止 ,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中国预防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报告 ,2 0 0 0年毒鼠强中毒人数比前一年递增5 0 % ,占各种中毒的首位 ,其死亡率高达 2 0 %。毒鼠强中毒国外报道很少[1] ,而国内较为常见。临床上人们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还不够 ,因误诊或抢救措施不得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着重从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其加以总结 ,以期提高人们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降低死亡率 ,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总被引:111,自引:1,他引:110
目的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 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确诊严重ASO患者1例,予rh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2次,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混悬液.将干细胞混悬液肌肉注射进行双下肢移植(3×109细胞/肢).44 d后给病情较重的左下肢第2次移植相同的细胞数.观察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疼痛、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明显好转,左右足踝压指数(ABI)分别由0.49,0.69升为0.50,0.85.移植后1个月末梢血流波幅[(11.90±10.95)mm]和激光多谱勒扫描血流灌注量[(0.49±0.16)PU]较移植前[分别为(1.70±1.95)mm,(0.27±0.08)PU]显著改善(P<0.01). 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评分结果为3).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O患者,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总被引:107,自引:12,他引:95
刘中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79-80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全球死亡率的 7%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 ,近年也呈持续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分析 ,全国城市住院病人中 ,创伤和中毒1985年为同期住院病人的 9 82 % ,为第三位。 1996年则占 14 39% ,而县级医院占 19 4 7% ,为第一位。和平时期创伤的主要原因乃是交通事故。自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 10 0多年以来 ,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 30 0 0万 ,远超过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我国近 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 10 % ,2 0 0 1年发生交通事故 72 4万件 ,死亡约 10万人 ,伤…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6,自引:18,他引:8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 4 .94± 4 .5 4、10 .6 0± 5 .2 0 ,对照组为 7.5 6± 6 .36、10 .2 7± 6 .5 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全身炎症反应和MODS认识的变化及现状 总被引:94,自引:15,他引:79
1 全身炎症反应和对 MODS认识的变化 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研究以来 ,迄今已有近 3 0年历史 ,过去这段时期可分为 3个主要阶段 :1 .1 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中期 :其时人们使用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MSOF)或多器官衰竭 (MOF)来表述MODS,并归咎于未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因此 ,描述与器官衰竭相伴随的全身炎症反应的名称除了脓毒症(sepsis)以外 ,还有败血症 (septicemia)、菌血症 (bacteremia)等 ,表现了人们对感染的高度关注。基于这种认识 ,有效地控制感染是这个时期治疗 MODS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