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目前认为,椎间盘的运动学改变是其相关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椎间盘生物力学的改变会引起椎间盘的细胞代谢、营养供应、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协同作用、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由于脊柱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复杂的发病机制,传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技术局限性和伦理局限性,因此学者们开始使用椎间盘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笔者对椎间盘有限元模型的种类、应用及各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回顾,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分析、治疗手段的选择、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自1 998~2 0 0 3年应用TSRH钩/棒系统经后路治疗脊柱胸段骨折1 1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 7~5 1岁,平均30 5岁。损伤部位:T53例,T74例,T82例,T91例,T1 0 1例。2例合并伤椎上、下位椎体横突骨折,3例存在棘间韧带断裂。1 1例中有6例合并肢体骨折,其中1例合并骨盆骨折。损伤原因:车祸9例,高处坠落伤2例。根据Denis理论骨折分型:前柱损伤1例,前、中柱损伤4例,三柱损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 4d ,平均8 5d。1 1例均术前、术后行正侧位CR片、CT及术前MRI检查,测量脊柱后凸角(Cobb法…  相似文献   
3.
肱骨头粉碎骨折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螺钉克氏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四部分骨折患者22例,术后用ConstantFunctionalScore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肱骨头置换组优于LCP固定组(P<0.05),两者均优于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组(P<0.01)。结论对于年龄偏年轻,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LCP内固定应考虑为首选;对于严重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初步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用法国产LARS人工韧带对16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等距点钻胫骨、股骨骨道,将肌腱拉入骨道,韧带游离部分位于关节腔内,拉紧后2枚螺钉固定韧带,合并损伤同期处理. 结果手术时间51~86 min,平均64 min.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16例均随访1.5~6个月,平均3.8月.按照IKDC评分标准:术前C级6例,D级10例;术后A级6例,B级9例, C级1例(χ2=6.264,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36~76分,(63.7±7.3)分;术后86~97分,(94.8±9.6)分(t=10.356,P<0.05). 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操作简便,可使膝关节获得即时稳定性,早期康复锻炼,最大限度的防止关节功能受限,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四肢长骨骨折4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限切开178例,扩髓84例,非扩髓342例。结果 术后3个月360例(84.5%)患肢关节活动恢复至正常水平,57例(13.4%)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9例(2.1%)出现骨折邻近关节活动受限。409例术后3.8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6个月,愈合率达96.O%。32例行再手术治疗。结论 带锁髓内钉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有许多优点,但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II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术者的缝合技术以及使用的材料是否相同、术后是否早期功能锻炼、肌腱与腱鞘损伤的性质与程度等,均可能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我们在2000-2002年对II区肌腱损伤的病例术后早期进行了功能锻炼,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本组115例156指,其中男性98例,女性17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肌腱缝合方法因术者的习惯不同分别采用了Bunnell法、Kessler法以及津下法。津下法使用了4/0套圈滑线,其余方法均使用了4/0或5/0的滑线,对需要追加辅助缝合的病例使用了6/0或7/0的无损伤缝线。…  相似文献   
7.
MICHAEL  A.  MONT  THORSTEN  M.  SEYLER  DAVID  R.  MARKER  GERMAN  A.  MARULANDA  RONALD  E.  DELANOIS  田孟强 《骨科动态》2007,3(1):2-8
背景:近来,随着改进型金属对金属关节假体的出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关节成形术式。然而,这种术式是否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尚存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股骨侧假体是用骨水泥固定于坏死的股骨头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将本组结果与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比较。 方法:对42个股骨头骨坏死的髋关节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根据年龄、性别、术者和手术入路,选择42个同样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性髋作为对照。在骨坏死组,男25例,女11例;在骨关节炎组,男28例,女1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42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41个月。 结果:两组临床结果相似,骨坏死组,效果优或良39髋(93%);骨关节炎组,效果优或良41髋(98%)。两组各有2例失败而行标准的全髋关节成形术。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相似。 结论:对于活动量大的骨坏死患者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短期随访可获得与骨关节炎患者相似的优良效果。我们期待长期随访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观察丹参对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髂骨骨膜为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经丹参预处理后,行模拟缺血-再灌注采用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夏活率。结果:预处理组成骨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 对 4 4例 (5 6膝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量肝素 足底和下肢静脉泵 ,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4 4例中 ,2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 ,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方法1996年8月~2004年8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82例,其中18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研究探讨引起内固定失效的因素。结果18例内固定失效病例中,同时断钉断棒2例,单纯断钉8例(钉根部),Dick侧块松动5例(二次手术探查证实),椎弓根钉突破终板进入椎间隙3例。断钉节段:胸112例;胸121例;腰14例;腰22例;腰31例。发现内固定失效时间在术后2~18个月。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是一个复杂问题,总体失效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内固定物本身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