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止痛药物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在术中采用布比卡因结合吗啡混合液行关节周围浸润注射;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注射.患者术后36 h内接受自控式标准化镇痛,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数字化疼痛评分(NRS).结果 用药组患者术后24 h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镇痛要求显著降低.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止痛药物术后镇痛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促进骨折愈合的方式方法.方法采用中国杂交兔80只,用手锯造成兔双侧桡骨中段3mm标准骨缺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远红外陶瓷高分子绷带和普通高分子绷带固定双前肢,于3,4,5,6周分别摄片、做组织切片、力学测试和电镜观察.结果远红外陶瓷对家兔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远红外陶瓷加入高分子绷带中用于骨折固定,既有外固定作用,又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肱骨头粉碎骨折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螺钉克氏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四部分骨折患者22例,术后用ConstantFunctionalScore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肱骨头置换组优于LCP固定组(P<0.05),两者均优于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组(P<0.01)。结论对于年龄偏年轻,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LCP内固定应考虑为首选;对于严重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预防犬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犬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Allen’s法打击犬胸13节段脊髓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所有动物均行介入下选择性动脉插管至伤椎水平肋下动脉,留置导管作为局部给药途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川芎嗪治疗组。术后采用胥少汀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分、MRI检查、血清和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B蛋白的测定来衡量脊髓损伤程度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川芎嗪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在1W有统计学意义。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川芎嗪治疗组的相对信号值低于脊髓损伤组,在72h、1W有统计学意义。川芎嗪治疗组血清和脑脊液中MBP低于脊髓损伤组,并且MBP在72h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对于急性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 对44例(56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量肝素 足底和下肢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44例中,2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病儿陈×,男性,20天。1976年10月18日入院。病儿于生后12天开始呕吐,非喷射状,每日次数不等,呕吐物除乳汁外,伴有黄绿色液体,无咖啡样物。病儿明显消瘦,偶有低烧,但无大小便异常,无黄疸,食欲好。病儿为足月顺产,第一胎,孕娠期无特殊,母亲健康。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稍差,明显脱水,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平坦,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肿物,无振水音,肠鸣音正常,未闻气过水声。胃钡餐检查:钡剂顺利进入十二指肠,至十二指肠降部,钡剂不能前进。十二指肠降部较扩张,  相似文献   
7.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胫骨远端骨折42例患者,应用微创经皮干骺端LCP接骨术治疗.按Johner-wrush方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42例患者无一例术中及术后输血.随访1年,优35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无畸形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干骺端LCP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保留骨膜、骨折部软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并且是单皮质固定,对骨膜血运干扰小,为骨折术后的愈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 对 4 4例 (5 6膝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量肝素 足底和下肢静脉泵 ,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4 4例中 ,2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 ,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对侧相对正常髋关节的解剖参数作为模板重建患侧髋关节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首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侧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 Ⅰ型;对侧髋关节形态不影响测量。排除标准:患侧髋关节既往手术史;畸形严重影响测量;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 Ⅱ型及以上。最后共纳入82例患者,其中33例男性,49例女性,年龄范围29~74岁。根据患者X线及CT影像数据,分别测量患者患侧及对侧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前倾角、颈干角以及股骨偏心距,并计算其各自的联合前倾角。运用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双侧髋关节解剖参数的对称性。 结果对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说,除双侧股骨偏心距患侧小于对侧外(t=0.523,P <0.05),余双侧髋关节解剖参数包括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及颈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股骨头坏死及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偏心距的不对称性与颈干角有相关性(r=-0.519,P<0.001),颈干角的不对称性与股骨前倾角(r=0.303,P=0.041)以及股骨偏心距有相关性,联合前倾角的不对称性与髋臼外展角(r=0.311,P=0.035)、颈干角(r=0.049,P=0.032)有相关性。Crowe 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前倾角(t=2.081,P=0.045)、股骨偏心距(t=3.934,P<0.001)患侧小于对侧,颈干角患侧大于对侧(t=3.792,P=0.001);而双侧髋臼外展角、股骨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股骨偏心距的不对称性与颈干角(r=-0.709,P<0.001)、股骨前倾角(r=-0.349,P=0.037)有相关性。Crowe 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股骨偏心距小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或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而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颈干角大于后者。 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及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利用对侧肢体作为模板重建患侧髋关节是可行的。而Crowe 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双侧髋关节解剖形态差异较大,对这类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锁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采用锁骨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治疗44例锁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重建钢板组和克氏针组,每组22例.根据骨不连的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局部体征等情况评定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随访6~18(10.2±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2(10.3±1.7)周.重建钢板组:优1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5.5%(21/22);克氏针组:优7例,良6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59.1%(13/22).重建钢板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重建钢板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后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