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对球囊主动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5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面麻醉组(表麻组)和无麻醉组(无麻组),表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给予表面麻醉,无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不给予表面麻醉;2组患者均同时辅以低频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后进行X线吞咽造影及吞咽自觉费力程度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咽启动延迟时间明显缩短、环咽肌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5),喉部前移和上抬幅度亦显著改善(P<0.05),自觉费力吞咽评分和无效吞咽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并且无麻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表麻组(P<0.05);另外治疗后无麻组患者误吸率(3.6%)较治疗前(57.1%)及对照组水平(38.5%)均显著降低(P<0.05),经口进食改善率(89.3%)较表麻组(61.5%)明显提高(P<0.05)。 结论球囊主动扩张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且治疗时不采用表面麻醉的疗效优于使用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经口腔到胃的过程为吞咽障碍(dysphagia),常见原因有脑卒中、脑外伤、吞咽通道及其邻近器官的炎症、损伤、肿瘤、放射治疗、食管动力性病变、全身衰弱等.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疾病、伤害的增加,吞咽障碍的发病患者日益增多,导致脱水、饥饿、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美国在1986年创办了专业杂志,1992年成立了"吞咽障碍研究协会"和各级吞咽诊疗中心.近年来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研究较多,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旋律语调对重度感觉性失语的康复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惠嫦  张盘德 《现代康复》2000,4(10):1480-1481
目的探讨旋律语调(melodic intonation yherapy,MIT)对重度感觉性失语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重度感觉性失语患分MIT组和对照组。MIT组接受MIT语言综合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语言训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MIT组听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呼名和书写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IT对重度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较单纯语言训练方法能显提高患听理解、复述、呼名、书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喂食技巧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运动、理疗、针灸、吞咽训练等治疗及常规喂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喂食技巧,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喂食技巧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感知组(31例)和口肌组(32例)。2组患儿均接受注意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在此基础上感知组患儿增加感知训练,口肌组增加口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和口颜面功能评估。 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理解方面,感知组达到更高阶段的例数多于口肌组(P<0.05),而表达方面,口肌组达到更高阶段的例数较感知组多(P<0.01)。治疗后,感知组28例(90.3%)改善为交流态度良好(Ⅰ群),3例(9.7%)改善为过渡群;口肌组21例(65.6%)改善为交流态度良好,9例(28.1%)改善为过渡群,2例(6.3%)仍为交流态度不良。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感知组疗效优于口肌组(z=2.387, 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下颌、唇、舌口腔运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肌组疗效优于感知组(P<0.01)。 结论感知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认知和交流态度方面效果显著,口肌训练对改善口部肌肉功能及表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5例孤独症儿童分为奖励语言训练组(2003-10/2005-0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20例病例)和对照组(2001-09/2003-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15例病例)。奖励语言训练组采用奖励法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对视、注意力、配对、模仿口部肌肉运动和发音、家庭的强化训练,每项训练均给予奖励,利用奖品训练。训练采用一对一方式,每周训练五六次,45min/次,疗程为3~6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无奖品。训练前后根据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患儿进行评定,分4个阶段进行,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阶段2-事物的基础概念阶段;阶段3-对事物用符号理解表达阶段;阶段4-组句(语言规则)阶段。日常生活交流态度评估,共分7大项进行,①对他人行为的注视。②视线交流。③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④向他人表达意愿。⑤感情起伏的表现。⑥提问-回答关系。⑦特征性言语。疗效评定:语言状态在同一阶段有进步者为好转,上升一阶段者为显效,无进步者为无效。每月评估1次。结果:35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语言发育阶段评估:治疗前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为第1阶段的患者分别为11例(55%)、8例(53.3%)(z=0.097,P=0.934),治疗后仍为第1阶段者分别为1例(5%)、3例(20%),奖励语言训练组有8例达到第3阶段,1例达到第4阶段,而对照组只有1例达到第3阶段(z=2.571,P=0.010),奖励语言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4.102,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1.983,P=0.047)。②临床疗效:奖励语言训练组显效14例(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6例(40%),总有效率73.3%(P<0.05)。③日常生活交流态度: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均为交流态度不良(Ⅱ群),治疗后奖励语言训练组19例(95%)交流态度良好,对照组8例(53.3%)交流态度良好(P<0.01)。结论:奖励法能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语言表达、语言理解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智力、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治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近年来康复医学发展迅速,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近5年来,我院承担了佛山职工医学院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作者对1998年和2002年大学专科学生进行了康复意识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患肢、合并症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例,肺内感染2例,胸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2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脑梗死2例。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