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60篇
  免费   4854篇
  国内免费   3220篇
耳鼻咽喉   343篇
儿科学   367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3889篇
口腔科学   1508篇
临床医学   18738篇
内科学   2913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654篇
特种医学   57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2617篇
综合类   46617篇
预防医学   6762篇
眼科学   470篇
药学   18298篇
  223篇
中国医学   17491篇
肿瘤学   410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633篇
  2022年   1902篇
  2021年   2676篇
  2020年   4004篇
  2019年   3724篇
  2018年   1445篇
  2017年   3361篇
  2016年   3796篇
  2015年   4584篇
  2014年   8756篇
  2013年   8934篇
  2012年   10667篇
  2011年   11550篇
  2010年   10933篇
  2009年   10021篇
  2008年   9867篇
  2007年   8384篇
  2006年   7314篇
  2005年   6865篇
  2004年   6025篇
  2003年   5123篇
  2002年   4229篇
  2001年   4084篇
  2000年   3289篇
  1999年   2526篇
  1998年   2000篇
  1997年   1703篇
  1996年   2072篇
  1995年   1638篇
  1994年   1287篇
  1993年   624篇
  1992年   458篇
  1991年   481篇
  1990年   359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跌倒所致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年龄≥6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A组),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56例;并以同期老年科住院的年龄≥65岁无髋部骨折病史患者作为对照(B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52例;应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①635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69±7.64)岁;有45.2%的跌倒是发生在家中,在家中的高发地点是卧室、起居室(占家中跌倒的72.1%),跌倒高发时间为入睡时间段,22:00~7:00占33.6%;有54.8%的跌倒是发生在户外,老人因使用非机动车产生的相关非暴力伤占到户外跌倒的28.2%。②发生跌倒后髋部骨折与老人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步态(P=0.000)、优势手握力(P=0.000)、内科合并症CCI(P=0.006)有关;其中,行走时需要双手支撑辅助的老年患者比独立行走的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4.7倍(95%CI:2.7,8.0)。③反复发生跌倒,即跌倒超高危老人与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优势手握力(P=0.027)、内科合并症指数(P=0.027)相关。结论老年人需尽可能的改善肌力及掌控平衡,居家出门少的老人需要注意卧室和起居室的布置,使用非机动车来助行的老人在上下车时及行驶时需要尽可能的缓慢来预防跌倒。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开展跌倒预防及跌倒损伤发生后的复健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研究,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骨质疏松患者218名,根据患者是否主动就医的行为,分为主动组(n=102)和非主动组(n=11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影响因素,并对主动组及非主动组进行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主动组与非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事业单位人员、经济收入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合并癌症、无养老保险等是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干预1年后,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为0. 98%,非主动组发生骨折的概率为1. 72%;干预前非主动组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远低于主动组(P0. 05),而干预后非主动组的知晓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大大提高(P0. 05);干预后两组骨密度高于干预前(P0. 05)。结论非事业单位人员、经济收入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合并癌症、无养老保险等是骨质疏松患者不主动就医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这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必要时给予饮食、药物、运动等干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探讨绝经后医务人员骨密度与椎体骨折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单中心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216名绝经后女性,通过双能X线吸光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运用Genant半定量法评估椎体骨折,分析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折的畸形程度以及EQ-5D评分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医务人员椎体骨密度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占27%、35%、38%;随着骨密度T值的降低,正常组(T≥-1. 0)、骨量减少组(-2. 5T-1. 0)和骨质疏松组(T≤-2. 5)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明显升高(P0. 05),分别为28%、42%和53%;椎体骨折组(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组(P0. 01);椎体骨折畸形程度越重,其骨密度越低(P0. 01),躯体伸展程度、日常活动、疼痛或舒适度的EQ-5D评分亦越低(P0. 05)。结论绝经后医务人员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增加,生活质量亦降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62例)和对照(6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持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以及VAS评分和血清b FGF及IGF-1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而椎体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b FGF、IGF-1水平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b FGF、IGF-1水平在治疗2周、4周、6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可通过提高血清b FGF及IGF-1水平促进骨折修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疼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肱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外固定对骨折X线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61例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立即行X光片检查,随访伤后3天、1周、3周、6周、3个月、6个月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是肱骨干骨折在冠状和矢状面测量的角度,第二指标有VAS评分,末次随访的DASH、肘关节MEPI、肩关节Constant、SF-36评分,骨折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夹板固定后即刻X线片的平均角度为内翻8°和前屈6°。末次随访,平均冠状面成角是10°和前屈7°。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骨折丢失角度平均正位片2°和矢状面1°(P0.05),平均每天内翻和屈曲畸形约0.01°。VAS评分均较干预前4.5分到2.0分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DASH平均10.5分,MEPI平均94.1分,Constant平均95.1分,SF-36平均88.3分,发现一例骨折不愈合,二期手术干预愈合(愈合率97.6%),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结论:对肱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外固定,可及时调整维持骨折复位成果、缓解疼痛、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优良的功能结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活血壮骨汤联合切开复位空心钉及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8-06间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5例。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及内侧支撑钢板固定,联合组活血壮骨汤联合切开复位空心钉及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骨折延迟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优良率高于手术组,骨折延迟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活血壮骨汤联合切开复位空心钉及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有效降低骨折延迟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提患者高髋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60例)和InterTan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2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PFNA组均短(少)于InterTan组(P<0.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InterTan组少于PFNA组(P<0.05)。结论PFNA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更少,更适合一般状况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InterTan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不稳定骨折的固定及术前运动能力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44例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根据远端锁钉与否将患者分为远端未采用锁钉组(非锁钉组,70例)和远端采用锁钉组(锁钉组,7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输血量锁钉组明显长(多)于非锁钉组(P<0.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amma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可以不行锁钉固定,不影响骨折愈合和临床疗效,还具有减少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14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93.1%。结论遵循生物力学内固定理论的指导原则,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胫骨畸形多见于胫骨骨折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占所有胫骨骨折的2%~12%[1],患者常出现下肢力线偏移现象。而胫骨畸形和力线不良会改变患者的膝、踝关节的负荷传导,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进而加速下肢关节骨关节炎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了矫正畸形、缓解疼痛、防止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骨科医生尝试了多种外科手术方式,如截骨矫形术、髓内钉或钢板固定、关节置换等[3-4],而截骨矫形是改善下肢力线的主要方式,能大幅减小复杂关节置换的困难程度[5]。为了能准确纠正畸形,精确的术前规划必不可少。传统的截骨矫形术,多由高年资医生按照二维的X线片测量,凭借其临床经验进行操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截骨角度、方向的失误,难以实现解剖重建的最优化。此外,由于骨骼畸形的性质是三维的、多平面的[6],因此,基于传统的二维X线片制定的术前规划已被证实无法满足对骨骼三维畸形的观察,难以实现精确的术前规划[7],截骨准确性难以保证。而术前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直观的骨性解剖标志,和分析畸形程度,但难以在三维空间内为多平面的复杂畸形提供准确的量化评估[8],同时不能为保证术前规划在术中精准实施[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