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33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66篇
外科学   306篇
综合类   1457篇
预防医学   580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697篇
  19篇
中国医学   501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将大吞噬实验中的吞噬颗粒鸡红细胞换成酵母菌,硫代乙醇酸钠作为巨噬细胞刺激剂,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吞噬作用的现象和功能,探索和改进实验方法。[方法] 小鼠经腹腔注射3%硫代乙醇酸钠溶液刺激活化腹腔巨噬细胞,96 h后经腹腔注射分别注射鸡红细胞悬液和酵母菌菌液,10、30、60 min后观察巨噬细胞体内吞噬鸡红细胞和酵母菌的现象,并分别测定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 30 min就可观察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吞噬鸡红细胞和酵母菌的现象,吞噬鸡红细胞和酵母菌的平均吞噬百分率分别为15.3%和18.9%,吞噬指数分别为19.3和45.9,结果显示酵母菌作为吞噬颗粒,吞噬细胞对其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均升高。[结论]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内吞噬酵母菌现象更明显,吞噬能力较大,而且省去制备鸡红细胞的时间,操作更方便,可作为一种稳定而简单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固定量表和自我设计的问卷调查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对筛选阳性的学生实施综合心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462人中,有66名筛选阳性的学生,占14.29%。 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8个维度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有:锻炼、恋爱史、就业压力、同学关系、上网、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家庭状况、心理素质、大学生活适应程度、一年住院、遇到困难诉说、同母亲关系、睡眠、家庭幸福程度、学习成绩排名、最近两周患病、身体素质、大学日常生活;针对影响因素的综合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结论在此次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检测阳性检测率为14.29%,提示我们更应关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阳性筛检的学生应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讨主动参与型教学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验教学中的效果,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班学生中,以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学,课后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对该课程具体理论与应用意义的深刻理解,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合作、交流、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对知识的交流。因此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提升和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CT平扫10例,增强扫描9例.结果 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32~79岁,平均53.4岁,其中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由B超体检发现,仅2例有与脾脏增大相关的轻微临床症状.10例均为单发,共10个病灶,直径3.2 ~6.6 cm,CT平扫所有病灶均为囊性低密度灶,境界清楚8例,不清楚2例,其中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分隔的病灶有6例,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另外4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的病灶,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密度均匀、均无强化,病理均诊断为囊状淋巴管瘤.10例中误诊为脾脏囊肿1例.结论 孤立型脾脏单发淋巴管瘤少见,成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其CT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有关,海绵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内见粗细不均的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除分隔外无强化;囊状淋巴管瘤CT平扫病灶形态较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内无分隔,增强后病灶囊壁较薄,囊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95.
针对医院护理人员知识层次较低、工作强度大、碎片时间多和信息素养低的特征,结合医院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建立了借助开源软件Drupal的护理学学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医院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包括纸质、电子文献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为护理人员提供文献资源推送、标签云揭示、个性化定制等Web2.0信息服务;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碎片时间,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及科研能力,进而最大化利用图书馆资源;探索了Web2.0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6.
<正>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的心肌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室性及室上型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等。目前认为,持续的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与DCM密切相关~([1,2])。因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目标主要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近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连市西岗区托幼儿童的眼屈光状态,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和弱视并进行干预治疗。 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筛查仪对该区幼儿园5597名儿童进行屈光度检测,按年龄分为3组(<3岁组,≥3岁且<5岁组和5~6岁组)。调查各年龄组近视、远视及散光分布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不同程度、类型散光与弱视程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Kruskal Wallis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年龄组近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χ 2=19.968,P<0.001),远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χ 2=34.171,P<0.001)。散光程度和弱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 r=0.804,P<0.001),其中混合散光所致弱视严重程度最高。 结论 早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测,对弱视眼的发生、发展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8.
99.
为提高抗病毒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需要多药联合患者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到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各抗病毒药物说明书和MCDEX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的相关信息,总结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药动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信息,提出合理的用药监护建议。从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加强抗病毒药物在COVID-19患者中的用药监护,可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在治疗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间局部进展期非手术直肠癌患者1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患者均接受盆腔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完成盆腔外照射放疗(DT50Gy分25次)后,行近距离推量DT15~20Gy分3~4次。盆腔转移淋巴结采用外照射推量至60~66Gy分30~33次。外照射期间均行同期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放疗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和局控率。采用RTOG损伤分级标准评估早、晚期放疗反应。结果 11例患者高剂量率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近距离中CTV D90%的EQD2 Gy为(21.3±1.60) Gy。原发灶完全缓解率为64%,部分缓解率为27%,客观缓解率为91%。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2%、64%、46%,无瘤生存率为64%、45%、27%;3年局部额控制率为46%。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第8个月肺部转移。1-2级肠道急性不良反应7例,泌尿系统急性不良反应5例;2级骨髓抑制反应1例;1-2级肠道晚期不良反应5例,泌尿系统晚期不良反应1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近距离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不可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中,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