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91.
目的 建立带有报告基因的HCV5’NCR,C区细胞模型,方法 通过亚克隆技术,重组HCV cDNA片段与荧光素酶基因(1uc)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经显微注射导入人肝癌细胞Hepg2,g418筛选后检测C蛋白 表达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成功地将HCV5’ NCR和C区cDNA与1uc融合,并与pcDNA3载体重组,构了该事例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HCVcluc;染HepG2细胞后获得有效表达,持续1  相似文献   
92.
近年,国内外广泛开展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免疫(又称DNA免疫或核酸免疫)的实验研究。本文就最近几年此方面的一些进展,尤其是抗原基因的选择、质粒载体的构成元件、实验动物的差异等对HBVDNA疫苗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可增强其免疫效果的一些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相信不久的将来,此方面的研究将获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3.
抗HCV不同位点核酶细胞内对病毒基因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核酶细胞对HC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了两个针对HCV5′NCR213位点和C区498位点的锤头结构核酶,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应用WISH-nc转基因细胞模型,通过脂质体法转染核酶表达载体,经发光检测仪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反应病毒基因的抑制率。结果显示,核酶213和核酶498均能在细胞内降低荧虫素 表达,转染后7日内的抑制率为42.94%-67.81%。提示增加核酶作用位点可防止病毒基因突变后的切割失效,但不能显著提高抑制率。  相似文献   
94.
CDFI的应用已广泛普及到县镇基层医院以及大中城镇的社区保健网络。以普及CDFI诊断知识为目的,我们收集了大量经临床病理证实的CDFI图片资料,结合我们工作中的经验开发了超声影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取的了较满意的效果。 1 方法和设备1.1 系统运行环境 硬件:PC机(Pentium266以上,32M内存,推荐使用64M或以上,VGA彩显) 软件:选择DELTHI 4.0作为系统开发语言,这种开发语言构架在中文WIN 98上系统运行、开发测试、应用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cDNA与荧光素酶(Luc)融合基因可调控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建立容易检测的HCV体外细胞模型。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CV5’非编码区(5’NCR)和/或核心(C)区基因克隆于pGEM-Luc-DNA载体,使其与Luc基因相融合,然后再将融合基因插入可调控逆转录病毒载体(PBPSTR1)。结果pCEM-HCVl和pBPSTRl-HCV经酶切鉴定,HCV5’NCR和/或C区cDNA已与Luc基因融合,并被克隆于pBPSTRl。结论 通过体外分子克隆技术可使HCV基因cDNA带上Luc报告基因,并可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为建立易检测的HCV细胞模型和进一步抗病毒基因治疗以及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朱文敏  冯志华  周艳丽  曾清涛 《广东医学》2007,28(12):1968-1969
目的 应用QLAB系统对颈动脉壁内、中、外膜病变进行测量分析,旨在对各年龄组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病理改变作对比研究.方法 总结分析183例以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和(或)运动障碍留医治疗患者(颈动脉硬化组),同时采集来院体检30例(正常组),观察不同年龄段颈动脉壁病变表现及不同程度病变的特点.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型动脉硬化仅表现为血管壁内膜不光滑,Ⅱ~Ⅲ型则以管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hckness简称IMT)增厚及其表面各类斑块形成为特点,Ⅳ型则多见血管壁内多层斑块形成并管腔狭窄,甚至血管走行扭曲处伴有局限性扩张.结论 颈动脉壁硬化病变的发生及发展都不遵循正常动脉壁随年龄增长而按规律增厚,而是多选择在血管分支或血管的起始部利于脂质类成分的沉积处易形成粥样斑块,Ⅱ~Ⅲ型与IMT广泛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DFPP)对饮食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10例经饮食配合内科 po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DFPP治疗 ,观察DFPP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 5项包括 :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的变化 ;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结果 :DFPP治疗后患者头晕、心悸、身重乏力、胸闷、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TG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最大由 12 .86mmol·L -1下降到治疗后 4 .78mmol·L-1,平均由 8.33mmol·L -1下降到 3.83mmol·L-1,平均降低了 5 6 % .TC也由治疗前 5 .31mmol·L -1下降到 3.2 0mmol·L -1,平均降低了4 0 % .治疗过程中仅 1例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经对症处理很快缓解 .治疗后随访 1mo,无 1例有出血、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迹象 .结论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 ,能显著改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生化指标 ,且安全可行 .  相似文献   
98.
人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DC-SIG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C-SIGN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DC-SIGN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DC-SIGN片段,连接入克隆载体pGEM-T easy;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1-DC-SIGN和空载体转入K-562细胞,应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DC-SIGN的K-562细胞,以DC-SIGN单抗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K-562细胞的表达产物.结果 PBMC体外成功刺激分化为DC,含DC-SIGN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DC-SIGN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分析正确,pCDNA3.1-DC-SIGN经酶切、PCR鉴定分析正确,DC-SIGN可在K-562细胞表面稳定表达.结论 DC-SIGN可在K-562细胞中大量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C-SIGN在HCV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瓜氨酸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9岁。于2001年8月2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体检: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功能检查:ALT 137.5IU/L,AST 104.7IU/L,总胆红素(TBil)54.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0μmol/L,白蛋白36g/L。B超示:肝脏回声及肝脾体积正常,门脉系统无异常。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就诊  相似文献   
100.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jal 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性感染。SB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无症状的门诊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发生率为3.5%,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率为10%~30%。SBP的发生标志着基础肝病的严重性,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