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8例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24例。M组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 m L行单纯肌间沟臂丛阻滞;U组各使用0.5%的罗哌卡因15 mL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行腋路臂丛阻滞时,各用5 mL局麻药依次注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周围。记录2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评估2组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运动阻滞程度。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注药30 min后,U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完全阻滞例数显著多于M组,2、3、4、5级运动阻滞程度均显著高于M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显著高于M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Horner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1例,U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安全可行,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征是食管肌层弥漫性肥大,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患有Alport综合征,有可能误诊为恶性食管肿瘤、贲门失弛缓症等。本案例报告了1例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病的患者诊治经过,介绍该病的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脾脏淋巴瘤的CT资料,探讨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3例继发,1例原发。弥漫粟粒型5例,增强扫描见脾脏弥漫或粟粒状低密度影;多发肿块型7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直径1.6~6.5 cm;单发肿块型2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肿块,轻度强化,其中1例可见钙化及坏死。12例伴有脾外淋巴瘤。结论 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腹腔内脾外病变的CT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大容量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scFv)库中筛选出特异的抗MTC单链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分别以甲状腺上皮细胞TEC细胞株和MTC细胞TT细胞株为抗原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循环,筛选出抗MTC抗体,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感染E.coli HB2151;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抗体可溶性表达,HiTrapTM Anti E-tag柱纯化表达抗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表达和相对分子质量;ELISA检测可溶性scFv的特异性和免疫活性,分为TT细胞组、SW480细胞组、TEC细胞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在酶标仪A450 nm处的吸光度;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分别检测TT细胞组、SW 480细胞组与不同浓度svFv反应并读取A490 nm处的吸光度,设置空白对照PBS组,分别计算细胞抑制率。结果:5轮筛选后,抗体得到了明显富集。随机挑取单个细菌克隆,phage ELISA 和scFv ELISA阳性率分别为65%和50%。SDS-PAGE、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TC特异性抗体分子量为28 kD左右。ELISA结果显示,TT细胞组的吸光度(0.41±0.12)较SW 480细胞组(0.20±0.03)、TEC细胞组(0.13±0.01)、PBS空白对照组(0.07±0.01)明显增加(P=0.000)。MTT法结果显示,TT细胞组和SW 480细胞组在scFv浓度为0.1、1、10 μmol/L时,2细胞株间抑制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分别是t=2.881,P=0.02;t=5.073,P=0.006;t=7.324,P=0.000,且在scFv浓度为10 μmol /L时,对TT细胞的抑制率最高(0.59±0.15)%。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特异性的抗MTC人源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卵巢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70例接受卵巢根治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实施PCIA。TAPB组缝皮结束后,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并联合PCIA。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TAPB组舒芬太尼的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以及术后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浆IL-6浓度低于对照组,IL-10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B联合PCIA能有效提升卵巢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背景:树突状细胞在未成熟阶段表现出极强的抗原吞噬功能,它可以在免疫耐受、癌症的免疫治疗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微,这就严重限制了它在临床、科研方面的应用。目的:提取鉴别Lewis大鼠骨髓来源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方法:从Lewis大鼠骨髓中分离骨髓前体细胞,应用20 ng/m 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ng/m L白细胞介素4培养7 d诱导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然后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加入1μg/m L脂多糖继续培养2 d诱导为成熟树突状细胞。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ELISA检测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7A因子的分泌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反应。结果与结论:(1)普通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具有明显的突起结构;(2)流式细胞仪可见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低表达CD40、CD86等共刺激分子;相反,成熟树突状细胞高表达上述共刺激分子;(3)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131I标记的抗甲状腺髓样癌(MTC)人源单链抗体(scFv)的放射化学纯度,并研究荷MTC细胞(TT cells)裸鼠131I-scFv体内分布和体外放射免疫(RII)显像特点。方法 氯胺T法对scFv进行131I标记,Sephadex G200纯化标记抗体,三氯醋酸沉淀法测定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标记抗体在1、6、12、24 h的放射化学纯度、室温稳定性和血清稳定性。构建荷TT细胞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131I-scFv,分析131I-scFv在裸鼠重要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并于注射药物12、24、48、72 h行SPECT正位静态显像,观察肿瘤内放射性浓集情况,肿瘤组织显像清晰时行SPECT/CT融合图像。结果 标记抗体经纯化后,测得标记率为(78.60±0.08)%,放射化学纯度为(87.10±0.78)%,各个时间点的放射化学纯度均在90%以上。荷瘤裸鼠体内研究结果显示,131I-scFv的放射性瘤/血、瘤/肌肉比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高,48 h达最高。RII显示,131I-scFv可选择性聚集于肿瘤组织,48 h时肿瘤显像与全身组织对比最清晰,此时融合图像可清晰显示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浓聚情况,体内分布和体外显像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标记了抗MTC人源scFv,生物活性较高,荷瘤裸鼠肿瘤的RII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腹肠道超声在检测克罗恩病(CD)术后吻合口复发方面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CD术后患者32例,行肠道超声检查,以肠镜和(或)手术病理和(或)临床评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缓解组。采用χ2检验,评价超声征象在复发组与缓解组中的差异,采用四格表计算肠道超声诊断CD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复发组患者30例,缓解组患者2例。以吻合口处肠壁厚度>0.3 cm及肠壁结构不清为诊断标准时,超声对CD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0%、100%、67%。确诊29例,超声诊断吻合口及其他部位肠瘘共15例(15/32)的准确性为100%,诊断吻合口狭窄共8例(8/32),准确性为100%。 结论肠道超声在CD术后吻合口临床复发有特征性表现,在CD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随访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镜超声检查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疑诊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经EUS检查诊断后,再经胃镜以高频电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将切除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最后将两诊断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3例食管、贲门隆起病变,25例胃隆起病变,EUS检诊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1%。结论:EUS检查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大小能作出准确判断,可作为对病变采取进一步检查、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