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包晓燕 《中外医疗》2009,28(36):109-109
目的探讨维生素K3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止喘作用,并对年龄相同、临床表现不同的以及年龄不同、临床表现相同的患儿应用维生素K3进行疗效观察和分析。方法应用维生素K3对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有4例患者用药后症状不改善;(2)有18例患儿用药后症状明显好转;(3)有34例患儿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喘憋是毛细支气管炎的特征性表现,维生素K3治疗喘憋疗效显著,早期用药,合理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2.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受到各代针灸医家推崇。痉之一证,为临床中常见症状,诸多疾病皆可见痉证伴随。全书对于痉证记载内容丰富,取穴明确,治疗颇具特色,故对于《针灸甲乙经》中痉证选穴及治疗特点的探究,可以为临床提供相关治疗思路。该文则通过整理《针灸甲乙经》痉证条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方便临床工作者读阅的同时为痉证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采用静脉镇痛泵、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联合静脉镇痛泵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80例行TURP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于膀胱痉挛出现后给予哌替啶50 mg联合山莨菪碱10 mg 肌肉注射。静脉镇痛泵组手术后患者保留静脉镇痛泵导管,连接静脉输液(镇痛液配方为舒芬太尼100μg+格拉司琼6 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调节药量为恒速注药2mL,维持72h。索利那新组手术前1d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每次5mg,1次/日;联合用药组手术前1d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每次2mg ,1次/日,同时联合静脉镇痛泵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三组术后d1,d2,d3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的膀胱痉挛次数及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均短于静脉镇痛泵组及索利那新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 P <0.05),静脉镇痛泵组及索利那新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静脉镇痛泵、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联合静脉镇痛泵三种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术T U RP后早期膀胱痉挛均有较好的效果,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在痉挛型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中的肌电监测技术与标准.方法 在8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SPR中,采用50 Hz方波电脉冲,分别刺激L3-S1神经后根小束,分别于双侧三角肌、长收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记录自由肌电反应及触发肌电反应,同时观察下肢肌肉痉挛性收缩活动.对肌电反应向对侧、乃至远隔神经支配节段明显扩散的3+级和4+级神经后根小束,及引起下肢或足趾肌肉收缩活动的相对低阈值的神经后根小束进行选择性切断.术后观察下肢肌张力的改善程度,并对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触发肌电反应的出现明显滞后于自由肌电反应,观察自由肌电反应更能及时的判断"异常的"神经小束.89例患儿的372根神经后根被选择性切断,其中324根(83.5%)腰神经后根的出现3+~4+级肌电反应的神经小束被选择性切断;48根(12.9%)神经后根的神经小束根据"相对低阈值"被选择性切断.所有患儿术后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未出现明显的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障碍.结论 SPR中,肌电监测所出现的向对侧和(或)远隔节段扩散的持续的肌肉动作电位反应,是判定"异常"神经后根小束并进行选择性切断的有效并可重复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调查慢性便秘患者伴发肛门直肠疼痛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多中心分层问卷调查,纳入慢性便秘患者后就便秘症状、肛门直肠疼痛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慢性便秘与肛门直肠疼痛的判断均参考罗马Ⅲ诊断标准.结果 共凋查921例慢性便秘患者,有效问卷909份,其中男性258例、女性651例,平均年龄(48.9±18.7)岁.15.1%(137/909)的慢性便秘患者最近6个月有肛门直肠疼痛,其中慢性肛门直肠疼痛(CP)26例(2.9%)、痉挛性肛门直肠疼痛(PF)111例(12.2%).CP和PF常发及频发者分别占88.5%(23/26)和73.9%(82/111).PF患者的疼痛程度较CP患者轻.三级医院CP检出率明显高于一级医院(3.6%比0.6%,P=0.04).PF在不同级别医院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疼痛症状的出现与便秘的肛门直肠症状、睡眠情况、精神状态有关.结论 慢性便秘患者常伴肛门直肠疼痛,女性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普通人群中肛门直肠疼痛的患病率及其症状产生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norectal pain in chronic constipation (CO patients. Methods With multi-centered stratified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the face to face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ymptoms of constipation and intensity,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anorectal pain in CC patients. CC and anorectal pain wa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Rome Ⅲ criteria. Results Total 921 CC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and 909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Of those,there were 258 male cases and 651 female cases,the mean age was(48. 9±18. 7)years. About 15. 1%(137/909)CC patients reported anorectal pain in last six months;of those 26 cases(2. 9%)with chronic proctalgia(CP),111 cases(12. 2%)with proctalgia fugax(PF). The percentage of pain occurred frequently or regularly in CP and PF patients was 88. 5%(23/26)and 73. 9%(82/111)respectively. The pain of PF patients was milder than that of CP patien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P was higher in tertiary hospitals than in primary cares(3. 6% vs 0. 6%,P= 0. 0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F detection rate between different hospitals(P= 0. 09). The occurrence of pain was associated with anorectal symptoms,sleeping and psychosocial condition. Conclusions CC patients are frequently with anorectal pain and more common in female,which should cause extensive concern by physicians.If necessary,the prevalence of anorectal pain in general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the symptom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6.
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14篇中文文献97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但均为低质量试验.纳入的9个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Ashworth评分、Carr-Shepherd运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髋内收肌张力评分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差别,而Fugel-Meyer评分中1项研究、Barthel指数评分中3项研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上的缺陷,尤其是缺乏远期功能性结局指标,虽显示针刺有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趋势,无不良反应,但目前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结论,因此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RCT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应用智能运动系统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68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康复前按Barthel指数评分和Fegl-meyer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ADL和运动功能的评价,两组均采用康复治疗,实验组另外进行智能运动系统康复训练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再次进行ADL和运动功能评价,并对两组间患者的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得更显著,ADL有很大的改善,两组间经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可减轻痉挛,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明显改善,运动协调性、对称性、灵活性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针刺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的疗效。方法:运用阴经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37例。结果:肌张力降低总有效率83.3%,生活自理能力指数ADL提高总有效率86.5%。结论:说明阴经电针疗法在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较好疗效,有利于偏瘫肢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9.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鹏  王顺  赵佳辉 《中国针灸》2006,26(8):563-56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0例、电针对照组40例、药物对照组40例。电针透穴组取头部百会透曲鬓、神庭透颔厌、头维透悬厘、本神透率谷,电针对照组取百会、阳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太冲、三阴交,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0天;药物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0.1g,每日2次,共口服30天。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和频度分级以及肌电电生理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电生理指标影响,电针透穴组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0.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性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补缓泻急”针刺法对中风性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风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缓泻急”针刺法,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采用目前康复学界常用的修改的Ashworth痉挛程度评级法,Brunnstrom分期法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补缓泻急”针刺法对中风性肌痉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缓泻急”针刺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