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24篇
  免费   11700篇
  国内免费   8193篇
耳鼻咽喉   3314篇
儿科学   3933篇
妇产科学   2761篇
基础医学   3923篇
口腔科学   866篇
临床医学   49472篇
内科学   25587篇
皮肤病学   2869篇
神经病学   2442篇
特种医学   15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0699篇
综合类   45076篇
预防医学   11581篇
眼科学   2927篇
药学   31504篇
  80篇
中国医学   14191篇
肿瘤学   8157篇
  2024年   1117篇
  2023年   3961篇
  2022年   3598篇
  2021年   4020篇
  2020年   4107篇
  2019年   2511篇
  2018年   2668篇
  2017年   5651篇
  2016年   7280篇
  2015年   9450篇
  2014年   13694篇
  2013年   16349篇
  2012年   24603篇
  2011年   27194篇
  2010年   25073篇
  2009年   18157篇
  2008年   19385篇
  2007年   16313篇
  2006年   12104篇
  2005年   5941篇
  2004年   5612篇
  2003年   3578篇
  2002年   3379篇
  2001年   3243篇
  2000年   2130篇
  1999年   1801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杨勇  李硕  王溪  郭艺玮  马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5-1620
背景 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致死病因,脑卒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会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但目前关于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强患者经济保护、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2010-2015年),于2018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法在数据库中抽取城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 485例,收集其基本情况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基本情况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年均住院次数为1(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1.0(6.0)d,次均住院费用为6 070.06(8 289.87)元。不同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次均住院天数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患者住院费用较女性高1.8%,年龄每增长1岁患者住院费用上升0.07%,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较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高20.1%,卒中类型为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I63.2)、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I63.3)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脑梗死(I63)患者高40.8%、38.8%,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基层医院就诊患者高72.1%、121.1%,东部地区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中部、西部地区高23.5%、34.0%(P<0.05);住院次数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次数每增加1次患者住院费用上升57.7%(P<0.05)。结论 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存在差异,住院费用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缩短住院天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实现费用控制,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T形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趾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T形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趾骨骨折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7~58岁,中位数37岁。左足16例,右足13例。均为闭合性近节趾骨骨折,其中骨折位于趾12例、第二趾7例、第三趾4例、第四趾2例、小趾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 d。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中位数4个月。2例出现趾间关节僵硬,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拆除内固定后患趾功能恢复。术后3个月AOFAS评分(90.5±2.4)分,优22例、良5例、可1例、差1例。疗效差的1例患者,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术后8周仍未下地负重锻炼;术后3个月拆除内固定物,松解肌腱周围的瘢痕组织,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最终患趾功能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及趾固有神经损伤。结论:T形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趾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患趾功能恢复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痰液中3种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浓度的方法,冒在为实现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方法痰液样品离心后经甲醇/乙腈蛋白沉淀法预处理后进样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实验采用的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流速0.35mL·min^-1;采用ACQUITY UPLAC HSS T31.8μm column(2.1mm×100mm,Waters公司)分离;采用电喷零电离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对待测物进行正离子扫描检测。此外,本试验盲态收集5例患者的痰液,用该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测得痰液中INH、PZA和LFX分别在48~6000 ng·mL^-1(r=0.9988)、480~60000 ng·mL^-1(r=0.9993)、120~15000 ng·mL^-1(r=0.9995)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INH、PZA和LFX 3种药物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低于15%,且3种药物的提取回收率均处于97.21%~107.80%之间。7例受试者体内均检测到药物INH,质量浓度分别为44.74、120.1、301.5、481、595.5、1220及1570 ng·mL^-1;PZ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4.2、6273.34和3185 ng·mL^-1;1例受试者检出LFX,质量浓度为199.86 ng·mL^-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痰液中INH、PZA及LFX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快速等诸多优点,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86例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PMOP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PMOP椎体骨折患者43例作为试验组。两组均进行临床一般资料收集,并完善骨密度、血清实验室指标等相关检查,对PMOP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L1~4、全髋及股骨颈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HOMA-IR指数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14.5±5.07) ng/ml vs.(18.1±5.48) ng/ml]、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N-peptide,PINP)[(58.4±19.52) ng/ml vs.(41.7±20.16) ng/ml]、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CTX)[(0.5±0.26) ng/ml vs.(0.3±0.23) ng/ml]、血清25-(OH) D [(15.9±7.24) ng/ml vs.(21.4±8.06) ng/ml]、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 ALP)[(20.1±6.85) ng/ml vs.(14.0±5.44) ng/ml]、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E2)[(33.6±5.21) pg/ml vs.(42.4±11.58) pg/ml]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INP、β-CTX、b ALP与PMOP椎体骨折呈正相关性,BGP、25-(OH) D与PMOP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PINP、β-CTX、b ALP、BGP、25-(OH) D是PMOP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预测及防治PMOP椎体骨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齐刺电针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疼牵(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X痛且不规则抽搐的病症,表现为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渐缓慢扩展至同侧面肌、口角。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发,大约80%-90%的HFS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关于面肌痉挛,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国外调查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十一。R前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肉毒素、手术,但均有一定弊端。笔者观察齐刺翳风、颈部阿是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吴昊  于小红  马光朝  马致洁  章从恩 《中草药》2020,51(21):5501-5508
目的 观察甘草炮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后对小鼠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低肝毒性的可能代谢通路。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雷公藤(Raw)组、甘草炮制雷公藤(Pro)组,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肝功能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结合代谢组学方法,对各组间的代谢差异进行表征。结果 与Raw组相比,Pro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显著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表明甘草炮制雷公藤后可以降低小鼠肝毒性;共筛选出脂肪酸、磷脂酸、甘油酯、磷脂酰胆碱、胆酸等1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脂肪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9个代谢通路。结论 甘草炮制雷公藤可有效降低小鼠的肝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肪酸代谢等通路相关,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又称为睾丸女性化综合征(testicular feminization syndrome,TFS),是一种X连锁遗传病,是男性假两性畸形中较常见的类型,可分为完全型AIS和不完全型AIS,其原因主要是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突变导致其对雄激素产生抵抗和不应答。本文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例C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诊断中联合应用产前二维超声(2DE)与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随访后确定诊断结果,比较2DE联合STIC技术与2DE诊断准确性。结果100例疑有胎儿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产妇中,经随访诊断证实,存在43例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胎儿,其中联合诊断检出41例,2DE诊断检出32例;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5%,高于2DE诊断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中联合应用产前2DE与STIC技术,可有效检出心脏畸形,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理论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在实际教学中讲授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高职学生更加要侧重技能的培养。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后总结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为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估CoMiSS识别CM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早期识别婴儿CMPA中的作用。结果 210例疑似CMPA婴儿中,男114例、女96例,中位年龄4.5个月(1~12个月);其中82例确诊CMPA,中位CoMiSS为7.0分(6.0~8.3分);128例非CMPA婴儿的中位CoMiSS为4.0分(3.0~5.0分)。9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个月(1~12个月);中位CoMiSS为 3.0分(2.0~4.0分)。三组间CoM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1)。CoMi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诊断界值为5.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8.1%。结论 CoMiSS评分临床可操作性强,适合儿科推广。建议以CoMiSS≥6分作为早期识别CMP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