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玮 《中医教育》2005,24(3):35-36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与技能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教授学生在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中医的思维模式进行证候判别的一门学科,因而被称为中医主体课程中的桥梁课程.由于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前期课程,通常开设在一年级,学生尚无临床感性认识,同时中医诊断学知识量大,涵盖学科范围广,因此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量,熟练地运用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成为本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模拟教学是我校开展教学改革以来探索出的一种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1由博返约,重在基础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石.教师授课的首要是要把一本书的基本脉络、重点、难点、知识点、相通点和比较点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清晰.每堂课有一个大的中心,每个中心下有一系列的知识点.中心是纲,知识点是目,其他具体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延伸.这样,一堂课下来,就可做到既有眉有目,又有血有肉,可谓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学生也就能抓住一本书的要点,由博返约.如望诊,每一种病症主病和临床意义是讲授的纲,病症下的知识点则是授课的重点,授课时对上堂课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提问,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和内容的深浅,也可促使学生及时复习,把基础打扎实.  相似文献   

3.
骆文斌 《光明中医》2009,24(12):2383-2384
对如何提高境外生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认为应消除语言障碍,提高汉语水平;联系前后内容,注重横向比较;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授课重点突出,总结归纳要点;合理安排作业,督促课后复习.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作为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枯燥使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其实践性强、知识点丰富且分布散的特点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就极为重要。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一些思考,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特点,并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两种教学方法对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说明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传统教学则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学>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对<中医基础学>的深化,也是对<中医基础学>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基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教学既要涉及理论分析,又要涉及到对临床疾病诊断手段的讲解和应用.因此,<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是每个医学院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与临床病例结合、数字化模拟医院利用、注重教研室集体备课、西医诊断学和中医诊断学联系教学、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运用、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七个方面,探讨了我校西医诊断学教研室的诊断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症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  相似文献   

9.
美学自18世纪开始蜕变成为一门研究美的学问,近年更是跨领域与各方面结合.传统中国医学由于受到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等影响,在美学的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拟从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探讨中医诊断学的美学概念,并延伸讨论美感经验对于中医教育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诊法的记载,系透过人们经由感官知觉去察觉大自然事物所产生的感性认识经验——美感经验,结合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所产生的古典中医诊断学,其内容体现出美学的生动性、想象力、洞察力、直觉性、感通性、律动性及和谐性.医学教育必须重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融美学内涵于中医学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疾病表现、分析疾病变化、了解病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而本门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亦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现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以纲带自,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洋主略次,加强“三基”教学诊法这一章节内容多,可采用以纲代目的教学方式。即首先由大标题向小标题过渡,再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望珍这一章节,首先让学生了解并记住望诊的八大标题: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西医高职院校临床专业必修课,中、西医分属于截然不同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两者在观察人体的角度、方法上不同,故在西医高职院校进行中医学教学实践中,不能照搬中医院校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使西医高职临床专业学生较快较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更好适应未来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疾病、辨证诊断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质量。近年来笔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学习兴趣、信心、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等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早见习、结合案例和文献阅读可以明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承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利于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  相似文献   

14.
在明确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中涉及四诊实训重点范围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中医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阐述了在中医诊断学四诊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促进课程与临床需求相结合。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阶段考核的侧重为切入点,突出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的重点,引导中医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构建中医思维,以便提高中医执业医师两阶段考试的通过率,培养高素质的临床中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现有教材和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材)建设思路,论述此教材编写特点,并列出内容提要和章节目录。此书的编写,旨在为提高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水平、提升中医诊断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针推、养生、康复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四诊、辨证的中医思维方式及基本操作技能。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从实训课改革入手。此文分析了实训教学现状,以实训教学目标为中心,探索实训课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考核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建立.通过比较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优势与不足,阐释CBL在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的具体实施步骤及应用情况,最后讨论C...  相似文献   

18.
对分课堂教学是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引入到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得分、对理解问题的得分和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3个方面来比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引入课堂,学生能够更自然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变化,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消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旅游已成为国人消遣休闲时光的主要方式之一,旅游除了能锻炼身体、舒展身心,释放压力外,对抑郁症、高血压和亚健康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在日常旅游过程中,常会出现气候、环境等不适应、或者意外受伤、旧疾复发等出现。中医自身的简、效、廉、验、便在旅游中也显示其独特优势,使其中医旅游行业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本研究通过自主改进网络调查方式对保山地区即将毕业的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和中药等不同专业620名学生进行了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融合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高达75%以上学生认为以健康食疗、中医养生等方面与健康旅游相融合为契机,将中医药文化和旅游形成健康文化链,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