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1346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江峰  覃芙  吴恒煊  邹国耀 《广西医学》2002,24(6):779-783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及致伤原因的影响,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般规律,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1990-2000年急诊和住院所收集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椎体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共1346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性别、年龄、职业及致伤原因分布有显性差别;椎体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疗效无统计学上的显性差异,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疗效差别有显意义;椎体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非手术治疗明显降低,而桡骨远端骨折的两种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以60-69岁年龄组最多见,50-79岁以女性多见,80岁以后两性无差别。职业分布以案坐方式工作最多见,致伤原因以跌伤多见。髋部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佳,椎体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疗效差别不大。椎体骨折、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并发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将游离骨膜骨髓自固化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应用于膜引导性骨再生,为临床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实验兔28只,分成A,B两大组,每组14只,制造两侧兔桡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A组一侧骨缺损用自体游离骨膜(free periosteum,FP)、骨髓(bone marrow,BM)和CPC复合移植修复(简称FPBMC组),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组。B组一侧用自体游离骨膜及吸附骨髓的明胶海绵修复(简称FPBM组),另一侧用硅胶膜(silastic)及吸附骨髓明胶海绵修复(简称SBM组)。于术后第1,2,4,6,8,10,12周分别行双侧桡骨x射线检查及X射线影像评分。于术后第2,4,8,12周切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及成骨面积分析。结果:FPBMC组疗效最好,FPBM组及SBM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差。结论:①FPBMC复合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有效促进骨缺损的修复。②膜下间隙的保持是膜引导性骨再生顺利进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两种股骨隧道定位方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隧道的影响。方法收集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经胫骨定位股骨隧道组(TT组)和经前内侧定位股骨隧道组(AM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股骨隧道的长度,测量并计算术后X线上股骨隧道在冠状位、矢状位的角度和股骨止点距Blumensaat线的相对位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T组股骨隧道长度为(47. 13±6. 78) mm,明显长于AM组的(42. 10±4. 65) mm(P 0. 05)。TT组和AM组股骨隧道在冠状位角度分别为(53. 33±6. 68)°、(45. 25±4. 93)°,在矢状位的角度分别为(44. 45±8. 59)°、(37. 13±6. 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T组和AM组股骨止点的相对位置分别为(61. 22±6. 09)%、(65. 01±4. 8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TT技术相比,AM技术建立的股骨隧道更短,角度更小,更容易定位于前交叉韧带的解剖足迹上,实现韧带的等长重建。  相似文献   
84.
因外伤致动脉壁损伤破裂时,若处理不当,伤后可发生假性动脉瘤。1988年1月至1998年1月,我院共收治经外科治疗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6~42岁,平均24.6岁。病程6~21d,平均12.4d。...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闻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3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4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8例咽痛,3例螺钉松动.32例随访平均18个月,植骨于术后3~7个月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艮好.JOA评分平均提高7.8分,手术有效率为91.7%,优良率为76.0%.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1例采用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随访11~38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病灶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6个月;脊柱后凸畸形改善,平均矫正度数为10.8°;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切口一期愈合29例,1例患者切口二期愈合;1例形成局部窦道术后3个月愈合;5例术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并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7.
背景:引起痛风结晶析出的原因除了尿酸盐浓度升高之外还应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膝关节液pH值在痛风结晶形成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08-08/2010-1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因膝关节疾病就诊的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关节镜检见关节内白垩样结晶沉积者。对照组:关节镜检关节内无明显白垩样结晶形成。其中实验组膝关节液25份,对照组膝关节液15份。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液pH值。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pH值7.8±0.2,对照组pH值8.5±0.3。镜检有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较无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明显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提示有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较无痛风结晶形成的膝关节液pH值明显偏酸性,膝关节液pH值降低是痛风结晶析出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S)的效果。方法对19例膝关节PVS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全切除术。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1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未见滑膜炎复发。按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7.9±3.1)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86.7±1.7)分,与术前的(55.3±2.5)、(53.9±3.1)分比较,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对膝关节实施滑膜全切除,手术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1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膝关节镜手术,同时加强个体化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31例病人均顺利手术;28例获随诊,随诊时间3个月~12个月,平均8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疼痛均基本消失,下肢行走正常.[结论]加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关节冲洗液在膝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膝骨性关节炎病人46例随机分为两组,曲安奈德组行关节镜手术时采用曲安奈德关节冲洗液进行冲洗,生理盐水组行关节镜手术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术前及术后24 h分别抽取患膝关节液2 mL,检测氧化亚氮(N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曲安奈德组NO降低及SOD活力提高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在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手术过程中使用曲安奈德洗液,可以明显地改善关节内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关节镜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