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1篇
  2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GE)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年龄≤3岁的急性胃肠炎患儿中合并无热惊厥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389例中有14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男8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13.8±5.6个月。GE症状轻微,惊厥,无热或低热,发作持续时间短.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前3d,无频繁发作。血生化、头颅CT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出院后随访1~3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轻度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惊厥形式均表现为强直一阵挛发作。发作次数少于3次,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探讨胆囊壁增厚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4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热341例(100%),咽峡炎330例(96.8%),淋巴结肿大307例(90.0%),肝肿大272例(79.8%),脾肿大171例(50.1%),眼睑浮肿147例(43.1%),皮疹72例(21.1%),严重鼻塞71例(20.8%),肝功能异常144例/205例(70.2%),胆囊壁增厚34例/198例(17.2%).血小板减少和胆囊壁增厚率增高,则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增高(P<0.05).结论: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血小板减少和胆囊壁增厚往往提示肝功能损害较重.  相似文献   
83.
罗苇  冯仕品  谢敏  王莉  李莎  张伟 《四川医学》2014,(8):937-940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和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改变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量蛋白尿表现的26例IgAN和41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量蛋白尿的HSPN患儿相比较,大量蛋白尿的IgAN更易出现血尿(P〈0.05),24h尿蛋白、血胆固醇水平更高,血白蛋白更低(P〈0.05),临床表现更重。有大量蛋白尿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N患儿较HSPN患儿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方面更常见(P〈0.05)。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的IgAN比HSPN患儿临床表现重,病理改变更趋慢性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重离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否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方法 将2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重离子束局部外照射,在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外周血,采用化学发光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IgG、IgA、IgM的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结果 NK细胞、CD4^+ T细胞、CD8^+T细胞及CD4^+ T/CD8^+T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离子治疗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糖尿病性膀胱病(DCP)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特征是膀胱感觉受损、容量增加、收缩力减弱及残余尿增多。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拟胆碱药物、电刺激、手术等。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和机制不同,本文主要综述糖尿病性膀胱病各种无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尿常规正常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与病理及预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莎  董丽群  王峥 《四川医学》2010,31(4):496-497
目的探讨尿常规正常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临床病理与预后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尿常规正常的HSP患儿12例做肾组织活检,常规送检光镜、电镜、免疫荧光,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呼吸道病毒,收集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结果12例患儿均存在肾脏损害,病理分级为Ⅰ~Ⅲa,以Ⅱb多见,肾组织以多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为主,6例肾组织中有病毒抗原。临床以单纯型为主,24h尿蛋白均正常,随访期本组患儿病情无恶化。结论尿常规正常HSP患儿临床以单纯型为主,早期存在肾脏损害,近期预后可能较好,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IV阴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抗-HIV阴性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109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剧烈头痛、发热、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患者中有基础性疾病者占9.2%。发病前有鸽子接触史者占19-3%,桉树富植区居住史者占61.4%。所有患者颅内压均升高,其中37.6%超过330mmH2O(1mmH2O=0.098kPa)。首次墨汁染色涂片找隐球菌阳性率67.0%,经多次反复查找涂片阳性率100.0%;脑脊液培养隐球菌阳性率89.0%。治疗总有效率为85.3%(93例),病死率14.7%(16例)。结论对发热、剧烈头痛及颅内压升高,且有鸽子接触史或桉树种植区居住史的患者应考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一旦诊断应积极控制硕内压,同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真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20例(A组),恩替卡韦组20例(B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组20例(C组)(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4、12及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sAg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分别在治疗第4、12、24周时比较三组,A组、B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为:Z=-4.6,P<0.0001;Z=-2.53,P=0.0114);A组ALT复常率明显低于C组(Z=-2.63,P=0.0086),B组与C组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HBsAg、HBeAg下降幅度大于A组和B组.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个月疗程中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近3年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特点并分析临床相关指标与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Tn I、NTpro BNP值,并分析它们与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发病较多,主要集中在18~59岁,前驱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Tn I、NTpro BNP与住院天数明显相关;低血压组平均住院天数大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近年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且NLR、CTn I、NTpro BNP对判断患者的病情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冠心病家族史大学生apo E基因多态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影响。方法:对广东地区高校152名健康汉族大学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二级亲属有无CHD病史分为阳性组与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apoE基因分析。结果:有CHD家族史的阳性组e_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CHD家族史的阴性组(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AS、CHD易感性密切有关,e_4可能是CHD的重要遗传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