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血小板聚集性(PA)的增高可引起许多病症,研究高脂血症PA变化及其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观测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时PA及血浆PGI_2的水解产物6—酮-PGF_(1α)、TXA_2的水解产物TXB_2的改变,进而探讨PA改变的可能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极化液(胰岛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兔48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对照组,胰岛素组,葡萄糖-钾-胰岛素(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组,每组16只。制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用GIK、胰岛素、生理盐水干预分组。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免疫组化SP法测定原癌基因蛋白(Bcl-2),Fa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IK及胰岛素组家兔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损伤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犤GIK组(38.9±4.33)%,胰岛素组(40.8±5.22)%,对照组(54.42±4.27)%犦(q=4.32,3.95,P<0.05),凋亡指数犤GIK组(1.38±0.82),胰岛素组(1.28±0.54),对照组(2.15±0.19)犦(q=0.65,0.72,P<0.05)和Fas含量显著减少(q=0.07,0.06,P<0.05),Bcl-2含量增加(q=0.14,0.11,P<0.05)。GIK组和胰岛素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Bcl-2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IK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胰岛素调节Bcl-2和Fas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通过共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nous endothelial tells,HUVEC)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ial smooth musele cells,HUASMC),初步探讨观察共培养的HUVEC的形态和增殖特性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用共培养装置将体外同时培养在一个培养孔中的HUVEC和HLASMC分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单独培养和共培养HUVEC的生长状态和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强度和细咆周期结果:共培养的HUVEC逐渐转变为长梭形;单独培养的HUVEC仍保持鹅卵石样。单独培养的和共培养的HUVEC处于细胞周期G0/G1期和G2+S期的百分率为:(70&;#177;3)%和(81&;#177;5)%;(22&;#177;4)%和(14&;#177;4)%。二者均有Cyclin D的表达,但后者的表达显著低于前者。结论:共培养的HUVEC低血清干预48h形态逐渐变为长梭形,更接近于在体形状;而单独培养的HUVEC仍保持原鹅卵石状。此外,前者的增殖活性也显著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85.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针刺足三里对胃肠道生理功能确有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胃疾患的原理及胃电快波的某些特征性规律,我们采用新近研制的NUV-3型胃电放大器,观察了电针足三里、药物、颈迷走神经对胃电快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l65)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聚乙烯醇(PVA)包载VEGFl65基因质粒,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载药量、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径;培养心肌细胞,应用RT-PCR及ELISA方法观察纳米级粒子混合物为真核细胞传递基因的可行性;将纳米粒子悬浮液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96h后电镜观察其向心肌组织内传递基因的可行性。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子载药量为1.87%,粒径为25~300nm;RT-PCR和ELISA结果提示纳米粒子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心肌细胞中;体内实验显示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结论 纳米粒子可作为向心肌组织转运VEGF基因的载体。  相似文献   
87.
<正> 胃肠平滑肌电活动的研究已近80年的历史随着弱电流放大技术的改进,这项研究有了迅速发展。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缺乏一种性能稳定可靠的胃肠电专用生理放大仪,有关体表胃电快波的引导和放大技术尚未彻底解决。为此,我室和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经过二年的试验性研究,研制了一台新型的NUV-3型低噪声光电隔离胃电放大器(简称NUV-3胃电放大器),并建立了一套动物及人体胃电活动的检测方法,现报道如下: 方法 (一)电极的制作胃电的引导电极,目前多采用银片和银  相似文献   
88.
背景:因心脏结构高度复杂、心肌组织有很高的机械顺应性,心肌组织工程对材料的要求高。以往研究表明Ⅰ型胶原和胶原海绵材料均适宜心肌细胞生长及分化。 目的:拟进一步对比观察胶原海绵和温敏型Ⅰ型胶原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 为心肌组织工程选择更理想的载体材料。 设计、时间及地点: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2007-03/10完成对比观察设计的实验。 材料:胶原海绵由上海其胜制剂有限公司提供;温敏型Ⅰ型胶原由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提供。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复合于胶原海绵和温敏型Ⅰ型胶原材料,共同培养7 d,分别于培养第1,3,5 和7天取材。 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及附着情况;MT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①扫描电镜检测显示温敏型Ⅰ型胶原材料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黏附优于胶原海绵材料,细胞在Ⅰ型胶原材料中生长连接成片,表面有大量分泌颗粒。②MTT检测表明在培养第1,3,5,7天温敏型Ⅰ型胶原材料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性(吸光度值)及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均高于胶原海绵材料(P < 0.01)。 结论:温敏型Ⅰ型胶原体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优于胶原海绵。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