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98篇
  免费   4670篇
  国内免费   164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9750篇
基础医学   3096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5927篇
内科学   2928篇
皮肤病学   593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2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3984篇
综合类   40420篇
预防医学   1356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5929篇
  178篇
中国医学   11033篇
肿瘤学   3424篇
  2024年   521篇
  2023年   1852篇
  2022年   2134篇
  2021年   2906篇
  2020年   3054篇
  2019年   3865篇
  2018年   1662篇
  2017年   3602篇
  2016年   3671篇
  2015年   3865篇
  2014年   6563篇
  2013年   6698篇
  2012年   7777篇
  2011年   8424篇
  2010年   7648篇
  2009年   7149篇
  2008年   7787篇
  2007年   6905篇
  2006年   6081篇
  2005年   5922篇
  2004年   4886篇
  2003年   4202篇
  2002年   3398篇
  2001年   2834篇
  2000年   2024篇
  1999年   1503篇
  1998年   1332篇
  1997年   1190篇
  1996年   1049篇
  1995年   872篇
  1994年   700篇
  1993年   505篇
  1992年   440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307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析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病机及苍附导痰汤方药进行分析,探求方证关系,并附验案以示之。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中医学中“不孕症”“月经后期”“闭经”“癥瘕”等疾病的范畴,证型以痰湿阻滞型多见;苍附导痰汤是《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中的经典方,适用于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本方用治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其独特优势。结论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组织专家首次提出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并已正式发表。这将对规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对《共识》的临床指导价值和诊治要点进行解读,帮助临床医师以及影像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共识》并加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3.
余颖莹  金贝  戴菲玲  骆艺 《新中医》2020,52(10):23-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130例,对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及不同证型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形态学指标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中,肾虚肝郁型37例,肾虚血瘀型28例,痰瘀互结型20例,脾虚痰湿型45例。各证型间患者的PI、RI、PSV、EDV值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的PI、RI明显高于肾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P0.05);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的EDV、PSV明显低于肾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P0.05)。各证型间患者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面积比值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卵巢体积明显大于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患者(P0.05),脾虚痰湿型明显大于痰瘀互结型(P0.05);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的卵泡数明显多于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患者(P0.05),脾虚痰湿型明显多于痰瘀互结型(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获得PCOS肾虚血瘀型核心药对当归-菟丝子;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和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PCOS疾病靶点,找到药物和疾病的共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数据库对共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从"当归-菟丝子"药对中筛选得到42个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719个靶点,其中与PCOS重合的22个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雌激素、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PCOS是通过补肾活血化瘀达到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促进微循环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现代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采用消癥止痛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按掷币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癥止痛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包括胞中硬块、经行腹痛、月经量多、经色紫黯、经期错后等)积分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与痛经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83%比70.21%,P<0.05)。结论消癥止痛方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月经失调及中医证候等症状。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探讨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及不典型增生患者7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保守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67%(116/120),不典型增生组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CR的比例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74.03%vs 41.86%,P0.05)。109例患者有妊娠要求,妊娠率为43.12%(47/109)、活产率为33.03%(36/109)。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癌变及合并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治疗缓解后能否成功妊娠有关(P0.05),而治疗获得CR的时间及缓解后维持治疗与妊娠无关(P0.05)。复发率为32.76%(38/116),中位复发间隔为17月,是否癌变(RR 5.624)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达CR后的维持治疗(RR 0.385)及妊娠(RR 0.382)是影响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中位复发间隔为13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为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重复孕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0%(31/31)。结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治疗安全有效。保守治疗3个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疗效好于子宫内膜癌。BMI、是否合并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及癌变与其妊娠有关,治疗达CR后的维持治疗并不影响妊娠,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妊娠和维持治疗是预防复发的保护因素。复发后重复保守治疗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89.
子宫腺肌病(ADS)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以子宫局灶或弥漫性增大为主要改变的良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ADS是基底层内膜细胞增生、侵入到肌层间质的结果。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细胞极性,细胞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减弱,获得了浸润性和游走迁移能力,成为具有间质细胞功能和特性的细胞。EMT在肿瘤形成中赋予细胞迁移、浸润的能力,而ADS发生、发展过程中子宫内膜细胞侵入肌层的生物学行为与之非常相似。已有研究表明EMT在ADS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ADS的临床治疗面临较多的挑战,因此阐明ADS的发生机制是寻求临床早期预防、治疗ADS有效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影响育龄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根据研究人群和使用的定义,患病率为8%~13%[1]。根据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我国育龄女性的患病率为5.6%[2]。PCOS具有高度异质性,涉及生殖、代谢和心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身心健康。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基于症状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