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研究14味中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用50%乙醇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以衡量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测得14条酶促反应时间曲线。结论 :13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呈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 ,除芦荟以外 ,其余中药不影响酶促反应的平衡。桃仁、僵蚕、芦荟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72.
报告1例多发性毛母质瘤。患者女,14岁,背部3个皮下结节伴触痛1年。3处皮损均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背中部皮损)真皮内可见由嗜碱性粒细胞、影细胞、过渡细胞构成的肿瘤团块;(背上部、下部皮损)真皮内见影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异物巨细胞及钙沉积。诊断:多发性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毛囊角化病(Darier's disease, DD)一家系及三例散发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PCR技术扩增ATP2A2基因所有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Sanger法测序检测潜在的突变,选取与患者无亲缘关系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对已报道的ATP2A2基因突变进行文献回顾。结果:家系中三例患者均检测出ATP2A2基因第5号外显子c.380 G>A(p.G127D)新发错义突变;散发患者S1检测出第13号外显子C.1676G>A(p.R559Q)错义突变,散发患者S2检测出第14号外显子c. 2001C>T(p.D667D)同义突变,散发患者S3未检测出突变。结论:本研究中共发现三个突变,其中c.380G>A(p.G127D)在中国人群中首次报道,拓展了ATP2A2的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扁平苔藓(LP)图像特征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我院就诊的临床初步拟诊为扁平苔藓的患者进行RCM检查,然后于相同皮损处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RCM图像特征,提炼图像共性特征,分析这些图像特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共入组78例患者,扁平苔藓的RCM图像特征为:较之周围正常皮肤,皮损区域(1)表皮角质层颗粒层不规则增厚;(2)伴表皮突向下延伸的棘层不规则增厚;(3)基底细胞液化变性;(4)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带状浸润。其中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敏感性最高为97.87%,特异性为58.06%;同时存在两种指标(2)和(4)这一组特异性最高为93.55%。结论:LP的RCM图像特征明确,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应用于LP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75.
报道6例(男1例,女5例)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6例患者病程1~9年,皮损均表现为面部多发丘疹,直径约1~3 mm,部分丘疹呈淡蓝色透明样外观。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见扩大的囊性导管和腔,囊壁由两层立方形细胞或一层扁平细胞组成。2例患者应用激光治疗好转,治疗10个月后复发,2例未治疗,2例失访。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为CTCL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不同浓度(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的寡核苷酸分别导入CTCL细胞株Hut78中;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PCR-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动态观察转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hTERT mRNA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经hTERT反义寡核苷酸(AODN)作用72h后,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明显下降,hTERT mRNA的表达减弱,并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发生率为13.0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效性,以30μmol/L、72h时下降最明显。而有义寡核苷酸(SODN)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TERT反义寡核苷酸可显著抑制CTCL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7.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7例Paget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其中乳房Paget病17例,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4.2岁,平均病程19.6个月;乳房外Paget病30例(男28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68.2岁;平均病程61.96个月。皮损均表现为界清的红斑,表面有渗出、糜烂和结痂。皮损组织病理可见典型的散在或成巢分布的Paget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K7、CEA、CKpan。45例患者早期误诊为"湿疹"。  相似文献   
78.
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全身反复起红斑、水疱3个月。患儿9个月时无明显诱因额部、龟头起水疱,约黄豆大小,几天内泛发全身,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寻堂型大疱疮,住院后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周(剂量不详),  相似文献   
79.
目的:综述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检索1995年-2005年3月MEDLINE网站收入的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Meta分析,系统综述10个Meta分析4种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和一种外用药物(环吡酮)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证据。结果: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环吡酮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24.5%~68%,56.5%~93%,74%~96.5%,48%~65.6%,29%~85.7%;临床治愈率为33.7%~41oA.70%,70%,45%~66.5%,52%;复发率为40%.10.4%~21%,15%,4.4%,20.7%;治疗总费用(美元)为569.00~1470.70,713.00~1783.00,422.00~1106.00,1005.24,361.12~682.00;费用/真菌学治愈率为837.00~3578.40,767.00~2215.60,454.00~1233.90,1532.40,686.50。结论:特比萘芬是一种较经济有效的治疗甲真菌病口服药物,环吡酮甲涂剂是一种较好的外用药物,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明显降低了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0.
21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军  李昌生  陈声利  张君仁  赵天恩 《中药材》2002,25(10):724-726
目的:研究21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50%乙醇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以衡量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结果:测得21条酶促反应时间曲线。结论:21味药中有13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呈一定的激活作用(P<0.01),其中黄芩、毛慈菇激活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