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眼衣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其发生、传播和流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综合国外有关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尤其是流行病学的文献 ,就其病原学、流行状况、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2.
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对黑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限速酶,可以酪氨酸酶为靶点筛选增白美容的药物,用于治疗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综述了已用于临床的氢醌、熊果苷、曲酸、壬二酸等药物。以及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筛选得到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其脱色素的机制。  相似文献   
43.
报告1例获得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43岁。左小腿红色丘疹3年余,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至皮下组织散在分布细胞团块,境界清楚,细胞块由裂隙或不规则狭窄血管腔构成。组织病理学诊断:获得性丛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44.
患者女,31岁.因颈部黄色斑块、结节7年就诊.患者7年前在颈部出现黄色斑块,皮疹渐扩展至整个颈部.近3年来双侧腋下出现类似皮疹,无自觉症状.患者2年前曾有下消化道出血史.  相似文献   
45.
报告1例白色纤维性丘疹病。患者女,44岁。躯干四肢丘疹3年,无自觉症状。丘疹直径3-5mm,象牙白色或肤色,部分皮损萎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乳头层及网层上方胶原纤维增生,呈均质化改变。弹性纤维染色显示真皮浅层带状弱弹性纤维消失。  相似文献   
46.
咖啡酸、阿魏酸和香草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咖啡酸、阿魏酸和香草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寻找酪氨酸酶抑制剂 ,从而为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筛选药物。方法 :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药物干预前后酪氨酸酶活性 ,求出酪氨酸酶抑制率。采用Lineweaver Burk双倒数法制得酶动力学曲线 ,推断抑制类型。结果 :3种试药中仅香草酸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 ,与氢醌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咖啡酸、阿魏酸对酪氨酸酶具有上调激活作用。结论 :香草酸为良好的混合型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型临床试验治疗 82例寻常型银屑病 ,每日 2次外用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 ,疗程 8wk ,再继续观察 8wk。结果 :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总有效率为 6 7% ,局部刺激发生率为 4 %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人白细胞介素 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
近年的研究认为,TNF-α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患者皮损中TNF水平升高,经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清和皮损中TNF水平下降[1],提示干扰TNF-α的作用可能减轻皮损的炎症.英利昔单抗是一种抗TNF-α的鼠-人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高效特异地结合TNF-α,从而使TNF-α不能与其受体结合[2].近年英利昔单抗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中取得较好疗效,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
目的:检测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在MF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OX及Notch1蛋白作为MF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MF(15例斑片期,10例斑块期,10例肿瘤期)和45例对照组(15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5例扁平苔藓、15例银屑病)的病理组织标本中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TOX蛋白染色结果:MF阳性率约94.3%,且阴性标本全部为斑片期,对照组阳性率75.6%。MF组TOX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F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肿瘤细胞Notch1阴性。 结论: MF组与对照组TOX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但还不足以证明TOX可作为诊断MF的分子标记物,需进一步验证。Notch1蛋白不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 ,故无法作为MF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0.
了解正常皮肤的在体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图像特点是了解皮肤病RCM图像特点的基础.皮肤的常规组织学切片通常为矢状面,垂直于皮肤表面,约5 μm厚.而在体RCM所呈现的实时光学截面为横断面,方向平行于皮肤表面;每层厚度小于5 μm(1~5 μm可调),水平分辨率为0.5~1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