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于1999年11月11~16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来自全国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作了7次专题讲座,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进行了集中讨论,代表们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正拟进行修...  相似文献   
72.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免法测定了108例脑血管病(CVD)患者的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62例脑梗塞(CI)患者(C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24小时内即显著降低,2-7天进一步降低;8-15天开始升高,15天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46例脑出血(CH)患者(CH组)亦显著  相似文献   
73.
噻氯匹啶 (ticlopidine,TIC)自 1974年被发现以来 ,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其作用机制逐渐明了[1~ 4 ] 。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已被评定 ,国外大宗临床随访研究发现 ,TIC在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的发生上 ,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ASA) [5~ 9] 。随着近几年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关于其毒副作用的报道也逐渐增多[6 ,9,1 0~ 1 5] 。在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并防治毒副作用的发生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见解[8,1 2 ,1 4,1 6 ,1 7] 。1 TIC的药理作用1 1 对血小板的作用 TIC可抑制血小板的活性 ,并抑制…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掌握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我院收治的 45 8例GBS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GBS患者 45 8例 ,男 2 36例 ,女 2 2 2例 ,1 5~ 6 3岁 ,平均2 3 9岁 ,住院时间 3~ 91d ,平均 2 8 7d。依据《医院感染学》中的诊断标准[1] ,逐个查阅病历记录、医嘱单、体温单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并填写统一规格的调查表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2 结 果2 1 医院感染率  45 8例GBS中发生医院感染 81例 ,感染率 17 7%。男感染 42例 ,女感染 39例 ,无…  相似文献   
75.
目的:动态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和胃动素(MTL)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6例脑出血患者及28例健康成人血浆NPY、NT及MTL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NPY、NT及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P<0.01)。发病24h内即显著升高,NPY在4-7d,NT和MTL在1-3d达高峰,8-15d三者均开始下降,15d后仍在较高水平。重症患者NPY水平显著高于轻型和中型,中、重型患者NT水平显著高于轻型。大面积出血NPY、NT及MTL水平均高于小面积出血。伴发病积分≥6分者高于积分<6分者。伴上消化道出血者显著高于不伴上消化道出血者。结论:NPY、NT及MTL参与了脑出血的发生及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6.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属迟发性过敏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及发病机制类似于T细胞介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病(EAN)。主要依据有:①前驱感染经一段潜伏期后出现神经症状。②GBS患者的血淋巴细胞数增加,急性期患者的血淋巴细胞可诱发鼠的后根神经节脱髓鞘。③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病理改变为血管周围大量淋巴及巨噬细胞浸润,伴阶段性髓鞘脱失,与GBS相似。④GBS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包括IgG、IgM、IgA)增高,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区带。⑤GBS患者的脑脊液…  相似文献   
77.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8.
颅内压增高症是神经内、外科疾患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颅内压增高患者的颅内压 (IntracranialPressure ,ICP)监测 ,传统最常应用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 ,但这种方法只能测定一次结果 ,不能持续地观察颅内压变化 ,而且对颅内压增高患者有导致或加重脑疝的危险 ,特别在脑疝的情况下 ,颅腔与椎管已互不相通 ,腰椎穿刺所获得压力不能代表颅内压。有创的颅内压监护仪虽然能动态观察 ,但颅内感染的机会颇多 ,当ICP >2 0mmHg时 ,插入的导管易发生部分阻塞 ,使ICP的读数偏低 ,需冲洗导管来确保通畅性[1] ,其具有创伤…  相似文献   
79.
以24小时全体心搏心率/R—R平均值标准差(SD)即时域法研究56例脑梗塞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按脑梗塞侧别及病情严重性分为左、右侧及轻、中、重数个亚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梗塞组HR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右侧半球脑梗塞HRV显著低于左侧半球脑梗塞(P<0.01),轻、中、重不同严重程度脑梗塞HRV之间无显著差异。脑梗塞组有2例病人于半年内死于心源性猝死,其HRV均<50ms。本文对脑梗塞患者HRV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期与非发作期血小板聚集率的对比观察郭洪志,李义召,李明欣,祝立源,刘梅仕,郭福堂,迟兆福,李大年高PAg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旨在观察TIA发作期和非发作期PAgT改变,椎动脉系统与颈动脉系统T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