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后与尾状核神经元共培养时是否形成突触连接.方法分离培养大鼠NSCs及尾状核神经元,用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相关病毒(eGFP)转染NSCs;将eGFP-NSCs 分化后和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共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结果 eGFP-NSCs分化的神经元与尾状核神经元共培养时,两者有突触连接形成.结论 NSCs分化的神经元具有形成神经网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在激活物作用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癫痫发病机制。方法 将大鼠海马神经尢被戊四氮(PTZ)作用后的激活物(实验组)及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注入大鼠侧脑室后观察其行为、脑电图(EEG)及脑组织GAB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注射后15~30min出现Ⅱ~Ⅲ级惊厥反应,EEG呈短程中高幅尖波、尖慢复合波;对照组的行为及EEG未见异常;各时点实验组大鼠脑组织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回、齿状回。结论 海马神经元激活物具有明显致痫作用,其致痫效应与GABAA受体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3.
70%~80%的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内科治疗,可以得到缓解或控制。但20%左右为难治性,这其中至少有50%的病人适合手术治疗。适当的外科手术能够减少、减轻、甚至完全控制癫痫发作。癫痫的手术治疗涉及到手术时机、术前定位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只有熟练掌握了三方面的知识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所以,开展癫痫手术治疗,加强神经内、外科及精神科医师的协作是非常必要的。1手术适应证1.1病灶性癫痫主要是由相应脑部病变所致癫痫,且内科治疗无效。此类癫痫常呈进行性发展,发作频繁,严重影响脑功能。随着CT、MRI、fMRI、DSA、PET和MEG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4.
长程脑电图在癫(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在癫疒间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5例癫疒间患者(癫疒间组)和206例非癫疒间患者(非癫疒间组)进行长程EEG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疒间组清醒EEG异常率为54.72%,睡眠EEG异常率为89.8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非癫疒间组清醒EEG异常率为7.28%,睡眠EEG异常率为10.6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疒间组患者睡眠时额叶和颞叶的癫疒间性放电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0.38%和24.15%,与清醒状态阳性率(11.32%和11.7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长程EEG在癫疒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多个周期的睡眠诱导可明显提高癫疒间性放电的阳性率,并对致癫疒间灶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5.
小鼠MSCs分离体外扩增及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MSCs)的分离、体外扩增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取8—9周小鼠骨髓悬浮至全培养基中,接种于纤连蛋白覆盖的培养器皿中,纯化并扩增mMSCs;检测第9—10代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周期、表型,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用二甲基亚砜和丁羟茴醚诱导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诱导分化前后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mMSCs为贴壁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具有梭形、多角形等形态,传至15代仍可维持其形态特征;83%的细胞处于GO/G1期;mMSCs不表达CD45而表达CD44、CD13,与人MSCs表型一致;诱导分化后,大部分细胞变成双极、多极和锥形,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呈现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型。结论:mMSCs可被成功分离及体外扩增培养,并具有同人类MSCs相同的形态、表型、生长特征和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力,是研究细胞及基因治疗小鼠病理模型的良好工具细胞。  相似文献   
76.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overexpression of bcl-xl gene on l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transgenic mice subject to permanent occlus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e models of bcl-xl transgenic mice were established and subjected to cerebral infarction by intraluminal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e infarct volume and the neurological scor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wild type mice and the transgenic mice was made.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farct volume and the neurological scores in the transgenic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wild type mice.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overexpression of bcl-xl gene in transgenic mice could reduce the infarct volume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mice.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_2-EGFP转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效率、表达时间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出MSCs,经传代5次、鉴定后分为2组,rAAV_2组中按感染复数10~6加入0.1 ml rAAV_2-EGFP;PBS组中加入0.1 ml PBS,培养后再传代5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P5和P10代细胞EGFP转导率,同时绘制2组P10细胞生长曲线。结果:rAAV_2组P5和P10代MSCs转导率分别为21.71%±1.02%、20.34%±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生长曲线显示rAAV_2组细胞生长较PBS组缓慢。结论:rAAV_2-EGFP转导MSCs效率可,表达时间长,对细胞增殖稍有影响,标记后的细胞可用于观察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迁徙及分化。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与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IH患者及6例H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SIH患者的头痛多与体位改变有关,脑脊液压力明显低于正常,HCP患者除头痛之外,多组颅神经损害较SIH更为常见。影像学上两组均可表现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异常强化,但HCP硬脑膜强化可为局限性,部分病例可见邻近部位感染灶,而SIH可出现硬膜下积液。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与肥厚性硬脑膜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临床及影像学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各部位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合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DAVF患者54例,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特点,并分析DAVF患者合并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DAVF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头痛(64.8%)、眼征(37.0%)、耳鸣和颅内杂音(31.5%)、运动及言语功能障碍(24.1%)最为多见。DAVF以海绵窦区(29.6%)为最好发部位,其次为横窦-乙状窦区(24.1%)。除海绵窦和上矢状窦区DAVF外,其它部位的DAVF均以男性多见。33.3%的DAVF患者伴颅内出血,7.4%伴脑水肿,11.7%有近期手术和外伤史。瘘口位于大窦区和非窦区、男性、皮质静脉引流和皮质静脉扩张是DAVF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部位的DAVF各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锂-匹鲁卡品致痫后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探讨自体神经前体细胞在颞叶癫痫病理进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取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致痫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只。①给药:致痫组采用锂(3mmol/kg)-匹鲁卡品(50mg/kg)腹腔注射以诱导大鼠急性癫痫模型,持续抽搐达30min后,给予阿托品(1mg/kg)腹腔注射,30min后或大鼠抽搐濒危时再给予地西泮(10mg/kg),水合氯醛(5mL/kg)联合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4mL/kg,4mL/kg)取代氯化锂和匹鲁卡品,其余用药步骤及方法同致痫组。每组又分给药后3,7,14和28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②标本制备:两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前1d以增殖性细胞的标记物5-溴脱氧尿苷50mg/kg腹腔注射给药3次,间隔4h1次。24h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材。③观察指标:利用Nissle染色观察海马区域神经元的丢失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评估自体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补充后6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致痫组大鼠齿状回门区、CA1和CA3区可见不同程度的内氏小体减少或者消失。②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数:致痫组致痫后即逐渐上升,第14天达到高峰,第28天已开始下降(F=655.61,P<0.0001)。致痫组致痫后7,14和28d高于对照组[(31±5),(95±5),(18±3)个/mm2;(10±2),(11±1),(11±1)个/mm2,P<0.0001]。结论:急性痫性发作可造成脑海马神经元脱失,并能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前体细胞的明显增殖,后者在颞叶癫痫的病理进程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