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9 毫秒
71.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在乳腺癌中确定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验证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安全性与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6月至2009年11月本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6例(体检时腋窝均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37~74 MBq或99Tcm-SC74 MBq经皮下注射,行核素淋巴显像后,术中注射专利兰1 ml和(或)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若术中冰冻发现有前哨淋巴结转移,则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则不做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06例乳腺癌术中成功活检SLN204例,成功率为99.0%(204/206)。本组有64例仅行SLN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64例SLN均阴性,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其中仅1例于术后1年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余6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未出现同侧上肢水肿、感觉及活动异常;另140例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其中6例经病理证实SLN阳性但腋窝淋巴结为阴性,134例经病理证实SLN阳性35例,阴性99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7例,阴性97例。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法的灵敏度为94.6%(35/37例),准确率为98.5%(138/140),假阴性为5.4%(2/37)。结论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应用于乳腺癌是切实可行和可能的,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如技术方法规范,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则能取代常规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乳腺癌手术上肢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但抑制率不理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姜黄素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还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来曲唑与姜黄素联合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的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实验裸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包括来曲唑、姜黄素在内的药物干预。8周后记录裸鼠体重,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来曲唑低剂量组、来曲唑高剂量组、姜黄素组以及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5.95%、22.49%、21.57%和35.89%,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来曲唑组(包括高浓度和低浓度)裸鼠肿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与姜黄素联合能更有效地抑制裸鼠肿瘤体积增长。对照组、来曲唑低浓度组、来曲唑高浓度组、姜黄素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97%、32.90%、35.80%、34.16%、47.24%。姜黄素组肿瘤细胞内bcl-2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将钛合金种植体微弧氧化(MAO)后,以多巴胺(PDA)为偶联,加载GRGDSP多肽,形成复合活性涂层,评价其骨结合能力。方法: 选取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单侧下颌骨模型,并将A组(Ti-MAO)、B组(Ti-MAO-PDA)、C组(Ti-MAO-PDA-GRGDSP)分别植入到新西兰大白兔一侧下颌骨,选取2周、4周、8周下颌骨植入样本,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对4周样本以扫描电镜(SEM)观察界面形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样本成骨活跃程度,扭力实验观察骨结合力。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BCT观察,C组接触区骨结合情况好于B组和A组,且B组优于A组。扫描电镜观察, C组在种植体与骨接触区聚集了更多新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交界处,C组与B组较A组荧光强度明显,其中C组最为明显。扭力观察,8周时B、C组扭力值为A组的2倍,C组较B组多8 N·cm;C组、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AO-PDA与Ti-MAO-PDA-GRGDSP涂层对骨结合均有促进作用,其中Ti-MAO-PDA-GRGDSP涂层对骨结合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74.
75.
皮肤肌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病变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常见于年 轻成年人和青少年的肩部及颈部,其次好发于上臂、大腿、胸壁、背部、腋窝和腹部。本文报道1例罕见发生于鼻 部的皮肤肌纤维瘤,此例肿物表现为无症状的坚硬的皮肤结节,病理上证实与皮肤肌纤维瘤相符。免疫组织化学 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特异性肌动蛋白(HHF35)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手术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6.
77.
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占男性所有癌症发病的0.1% ~0.2%,占所有乳腺癌的0.5%~1%~([1]).由于其低发病率,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远远少于女性乳腺癌,临床上对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多借鉴于女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但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由于激素水平的不同,男性乳腺癌临床特点有别于女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老年男性乳腺癌又有别于年轻男性乳腺癌.目前,关于老年男性乳腺癌的诊治经验报道很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肿瘤医院自1993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男性乳腺癌病例资料,选择其中的16例60岁以上男性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丰富我国老年男性乳腺癌的防治资料.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IGF-2以及它们的受体、结合蛋白IGFBP-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同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58例临床不同期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同时选取癌旁组织31例、正常内膜组织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TaqMan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照组、内膜癌组、癌旁组的IGF-1、IGF-2、IGF-1R、IGF-2R、IGFBP-3的mRNA表达,分析它们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异以及相关关系。结果 IGF-1、IGF-1R、IGF-2、IGF-2R、IGFBP-3mRNA表达量在内膜癌组中分别为1.19±0.79、6.23±3.98、2.44±2.32、4.32±2.98、14.47±12.31,在癌旁组中分别为2.66±1.73、35.34±22.02、8.59±7.13、0.39±0.36、8.28±4.57,前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0.58±0.30、0.54±0.32、0.33±0.19、0.04±0.03、4.85±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癌旁组与内膜癌组比较,IGF-1、IGF-1R、IGF-2的mR...  相似文献   
79.
最初只有炎性乳腺癌和不可手术的乳腺癌病例才考虑首先进行化学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目的是希望能够降低乳腺癌分期而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辅助治疗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目的是减小肿瘤体积,避免切除乳房,增加保乳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估早期壶腹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间共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Tl期(pTl)的壶腹癌,其中局部切除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5例.对其术前和术中的诊断和分期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及长期生存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局部切除手术操作简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31);但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P=0.254)、围手术期死亡率(P=1.000)、术后无复发生存率(P=0.301)及长期生存率(P=0.289)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早期壶腹癌来说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用于手术风险较大或拒绝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