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脂质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们发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与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 - 1 (AT1)拮抗剂合用 ,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且优于两者的单一用药。在此基础上 ,于 2 0 0 0年5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观察了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CAT)、丙二醛 (MDA)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2 R)及循环血免疫复合物 (CIC)的影响 ,以探讨两…  相似文献   
72.
冠心病 ( CAD)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使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 MI)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AD介入治疗的特点是手术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 ,危险性低 ,康复快 ,疗效可靠而彻底 ;但所需设备复杂 ,费用高 ,约 1/3患者于术后 6个月内可发生再狭窄。1 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特点1PTCA是 CAD介入治疗的常规方法 ,简单、有效 ,也是冠脉介入治疗的基本手段和首选方法。但对严重纤维化和钙化的病变效果差。2旋磨术对次全闭塞和钙化的病变较好 ,但有时易引起远端小血管闭塞。 3旋切术可将病变组织取出体外 ,对大血管病变、偏心型病变及血管开口处病变效…  相似文献   
73.
陈良华  崔连群 《山东医药》2002,42(20):63-64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CTO)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10 %~ 2 0 % ,属于较难处理的复杂病变。其成功率 (6 9%左右 )低于非完全闭塞血管 (90 %以上 ) ,而且再狭窄率也较高。1 定义目前 CTO的时间定义尚不一致 ,美国心脏病学院(ACC)是指心肌梗死超过 3个月或有造影资料证实闭塞时间超过 3个月 ;临床研究则指至少 1个月 ,也有研究将 15天作为界限。临床上可根据何时发生心肌梗死、何时长时胸痛或心绞痛突然加重以及既往造影资料等判断闭塞时间。“完全闭塞”是指完全无前向血流 (TIMI血流 0级 )或功能性闭塞(99%狭窄 ,TIMI血流 级 )。2  …  相似文献   
74.
苗军  崔连群 《山东医药》2006,46(31):44-45
选取冠心病伴糖尿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药物支架组和裸金属支架组,分别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及裸金属支架。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3、6、9、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B超检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药物洗脱支架较裸金属支架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CRA)加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CPPTCA)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20例31支和非老年患者8例13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行CRA和CPPTCA,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两组冠脉狭窄处内径、跨狭窄压差、侧支循环积分、左室总体和局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心绞痛均消失。 结论 CAR和CPPTCA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及低压球囊成形术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治疗 ,探讨其对治疗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 2 6例共 2 8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 ,并辅以低压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观察其手术成功率 ,术后随访 12个月。结果 :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手术成功率为 92 8% ,管腔狭窄由术前的 88%± 9%减少至 45 %± 10 %。有 2 5处钙化病变需补充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88 3 % ) ,有 3处因旋磨术后残余狭窄 <3 0 %而未行补充治疗。包括补救性治疗在内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CRA)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术中无主要并发症发生 (包括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 ) ,有 3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 ,术后 72h内有 1例病人出现心肌酶学升高 ,符合无Q波心肌梗死。所有病人平均随访 (10 4± 7 6)个月 ,有 11例心绞痛复发或蹬车试验阳性 ,无心肌梗死和死亡病例。 5例病人行重复冠状动脉造影 ,均为再狭窄。结论 :旋磨术联合低压球囊扩张虽然可取得很高的即刻成功率 ,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再狭窄率仍然较高 ,其确切效果需临床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7.
分叉病变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CI)的一个难点。 PTCA对分叉病变效果不佳 ,容易使斑块移动 ,产生堆雪现象。其成功率低 ( 75 %~ 85 % ) ,并发症率高 ( 8%~ 2 2 % ) ,再狭窄率高 ( 40 %~ 60 % )。1 治疗决策严格的分叉病变是指血管病变处有较大的分支 (直径常>2 mm ) ,且分支起始部及 (或 )近段亦有严重狭窄的病变 (常>70 % )。分叉病变理想的处理原则以保证主支尽可能理想的开放为主 ,边支残余狭窄 <5 0 %即可以接受。处理分叉处病变时可采取一些办法来保护边支以免发生闭塞 ,最常用的是先送入 2根导丝 ,1根送入主支 ,1根送入…  相似文献   
78.
盖玉生  崔连群 《山东医药》2004,44(28):63-63
晚期大动脉炎药物治疗效果极差,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介入治疗因为相对无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已经成为晚期大动脉炎所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2例冠心病患者行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CPPTCA),对另20例行常规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发现:CPPTCA组较PTCA组耐受更长的扩张时间,且充盈球囊后出现心绞痛的时间和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的时间均较PTCA组延后,室速、室颤及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少于后者,残余狭窄、残余跨狭窄压差、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后者。但两组间再梗塞及1年死亡率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80.
涂层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 ,支架内再狭窄 (in stentrestenosis,ISR)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支架治疗后的缺血事件复发与ISR有关。目前配合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剂及局部放射疗法等对ISR有所改善 ,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随着ISR病理生理机制的逐渐阐明 ,许多心血管病医生 ,尤其是介入心脏病医生寄希望于———涂层支架。即把能够抑制术后再狭窄的物质 (包括药物、抗凝剂、抗增殖剂、转基因载体、放射物质等 )与支架整合在一起以充分发挥局部作用。这一方法在防治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并且某些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