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蒙脱石影响尿酸在血管和肠道间的扩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蒙脱石促进血管中的尿酸向肠道的扩散作用和阻止肠道尿酸的吸收作用。方法大鼠肠道、血管分别用含尿酸140mg.L-1的血管灌流液和肠灌流液循环灌流,尿酸酶及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灌流液中的尿酸含量。结果血管用含尿酸的血管灌流液循环灌流,肠道用不含尿酸的肠道灌流液循环灌流,同时肠道中加入蒙脱石时,蒙脱石0.25、0.5和1.0g.kg-1组的血管灌流液和肠道灌流液中的尿酸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用含尿酸的肠道灌流液循环灌流,血管用不含尿酸的血管灌流液循环灌流,同时肠道中加入蒙脱石时,蒙脱石0.5和1.0g.kg-1组肠道灌流液和血管灌流液中尿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蒙脱石能促进尿酸从血管向肠道的扩散,并减少尿酸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62.
胰岛素泵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SII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血糖漂移幅度较小(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MDI组比较,CSII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从而降低了体质量的增加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63.
目的:考查薏苡仁油灌胃的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直肠刺激性作用。方法:严格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颁布的《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薏苡仁油对小鼠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40mL.kg-1或32.8 g.kg-1,薏苡仁油对家兔完整皮肤或破损皮肤均未见有刺激性作用,对家兔直肠亦未见有刺激性作用。结论:常规口服薏苡仁油是安全的,并且其外用亦无皮肤刺激性和直肠刺激性,外用也安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比较红花黄素(SY)对肾上腺素(adr)造模家兔血压的影响及对垂体后叶素(Pit)造模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诱发家兔高血压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及降压机理、垂体后叶素诱发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Y对家兔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显著缓解垂体后P<0.01。结论:SY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及改善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65.
门冬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可溶性人胰岛素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中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173例)和可溶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组172例)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监测1d 9次末梢血糖(三餐前后、22:00、0:00和3:00),比较两组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门冬胰岛素组较人胰岛素组对空腹和早、晚餐后血糖控制更好,餐后血糖波动更小,达标时间较短[分别为(4.40±2.16)、(5.68±2.29)d](P<0.05),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CSII强化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血糖,尤其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和减少整体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66.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血液IL-1、IL-6、IL-18的水平,及其与肥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T2DM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SBP、DBP、血脂、尿酸(uricacid,UA)、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L-1、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IL-1、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1.0&#177;78.9)pg/ml vs(23.5&#177;26.9)pg/ml;(23.4&#177;26.6)pg/ml vs(8.6&#177;7.5)pg/ml;(364.9&#177;322.5)pg/ml vs(129.3&#177;105.2)pg/ml,P〈0.01]。IL-1、IL-6、IL-18之间显著相关(P〈0.01)。IL-1、IL-6、IL—18与体重、腰围、臀嗣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负相关(P〈0.05)。IL-18与腰臀比(waist hip ration,WHR)、SBP显著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