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多器官衰竭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发期并MOF的发病诱因、发病机制、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996~2000年间诊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其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35例,痰培养阳性39例,其中G^-杆菌27例,2个器官衰竭18例,死亡3例(16.7%),3个器官衰竭20例,死亡8例(27.6%),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15例,全部死亡,总死亡率50%。结论肺部感染是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重要危险因素;肺和心脏衰竭的发生率最高和发生最早,其次为脑、肾、胃等;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易诱发或加重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 (IMT≥ 1 2mm)与非斑块组 (IMT <1 2mm)。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P <0 0 5 )。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非斑块组 (P <0 0 5 )。结论 血CRP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血液中补体、天然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移植心脏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3、C4、C5b9、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总补体活性及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率也有所下降;移植心脏中均有补体C3、C4、C5b9的沉积,IgG及IgM也均有沉积,但IgG和IgM沉积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毛细血管内普遍淤血。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参与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血中天然抗体水平明显下降;CD4 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并有所消耗;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物突出病理表现为间质出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在体外肝脏灌流(ECLP)实施技术研究中,对直接灌流和间接灌流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拟就临床应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实验动物供体均为普通健康长白猪,体重在20~30kg,雌雄不拘。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长白猪,标准与供体相同;另一组受体是普通健康狗,体重在20~30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猪,间接灌流受体为肝衰狗:A组(直接灌流组,n=5)体外肝脏与受体间直接进行血液交换;B组(间接灌流组,72-4)体外肝脏用猪血液进行ECLP循环,受体血液自循环,两个循环间的血液通过中空纤维管进行物质交换。A、B两组进行ECLP灌流时间均为4h,肝衰时间为8h,8h后处死。观察体外肝脏和受体一般情况,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等,受体的血氨、肝脏酶谱和血凝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在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受体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虽然直接灌注和间接灌注两者在体外肝脏的存活和灌注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考虑到间接灌注在异种灌注中具有伦理学压力较小的诸多优点,而临床应用又以异种灌注为主,故临床应用时仍推荐应用间接灌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转染人类白细胞抗原G1(humanleukocyteantigenG1,HLA-G1)基因后的猪内皮细胞系(porcineendothelialcells,PECs)细胞,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和自然杀伤细胞92(naturekillercell92,NK-92)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的改变。方法利用脂质体包裹的方法,将携带HLA-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转染PECs细胞,在蛋白质水平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在RNA水平通过RT-PCR,检测HLA-G1的表达;取6名健康志愿者,每人5ml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和NK-92作为效应细胞,利用51Cr释放试验来检测其杀伤作用的改变。结果转染HLA-G1基因后,在转染的内皮细胞中蛋白质水平和RNA水平均检测到HLA-G1基因的表达;PBMC和NK-92细胞介导的对PECs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HLA-G1后的PECs,可有效地降低由人NK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从而为抑制异种细胞排斥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深圳市蛇口联合医院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中.将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列为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医学伦理教育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引导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制度.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以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办法.用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促使员工遵纪守法.从多方面促成了行业作风的好转.廉洁行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7.
吻合肝动脉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肝动脉在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3组:全肝移植组(A组);部分肝移植组(B组);部分肝移植肝动脉化组(C组)。在恢复血供后30min,2、3、6、12、24h等6个时间点分别取材,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和TNF-α受体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各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峰值均出现在术后6、12h后逐渐下降,TB、ALT和AST峰值依次为B组〉C组〉A组(P值均〈0.05);移植术后各组血清TNF-α表达水平在3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峰值B组〉C组〉A组。其中B组峰值显著高于A和C组,而A、C组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多于A组和C组;B组肝组织TNF-α表达峰值位于术后2h,A、C组峰值位于术后3h,B组12h表达显著减少,A、C组术后12h为阴性表达。B组TNF-α受体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C组。结论吻合肝动脉可显著减轻部分移植肝早期损伤。TNF-α及其受体的表达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参与大鼠部分肝移植早期损伤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8.
肾移植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肾移植进展 尸体肾移植存活率逐年提高10年存活率1987~1989年期间(n=15652)为36%,1990~1993年(n=30328)为39%,1994~1997年(n=30087)为45%,1998-2001年(n=31720)为51%。活体肾移植10年存活率1987~1989年期间(n=4113)为55%,1990~1993年(n=9861)为57%,1994~1997年(n=13847)为63%,1998~2001年(14162)为68%。  相似文献   
69.
重视预防移植肝肝病复发,提高肝移植长期存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最有效选择。随着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供肝短缺的问题更趋严重,所以更需我们将有限的供肝资源利用好。提高肝移植质量,加强术后长期管理,使每一个移植肝尽可能长期地维持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同种大鼠胚胎胰组织移植后在异体内重新血管化并再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方法 将妊娠14.5d(E14.5)和妊娠15.5d(E15.5)的Lewis大鼠胚胎胰移植到成年健康Lewis大鼠的肾包膜下,分别在移植后3周和6周开腹观察移植胰的发育情况,并取标本作病理切片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和定位。结果 (1)E14.5和E15.5的胚胎胰移植入肾包膜下3周后,体积均增大约10~15倍,外分泌部分腺泡导管分化发育,B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胰岛,组织周围有新生血管,且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2)胚胎胰植入肾包膜下6周后,E14.5的胚胎胰内分泌部分进一步增殖;E15.5的胚胎胰则未见增殖,外分泌部分均有纤维化表现,内分泌部分与外分泌部分有分离趋势。结论 (1)E14.5与E15.5的胚胎胰移植于同种大鼠肾包膜下均可在异体内再血管化,并发育为近似正常的胰腺组织。(2)E14.5和E15.5胎龄的大鼠胚胎胰都是比较适合移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