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针对该门课程知识点繁杂难记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中沉闷乏味的现象,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套顺口溜教学法,以调节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结果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顺口溜,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2.
本郑重探讨加强医学生化教学问题,总结近年生化教学经验,提出生化教学应加强与医学实际的联系,加强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加强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加强生化实验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3.
人可溶性CD40L cDNA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振国  江渝  彭家和 《医学争鸣》2006,27(7):627-629
目的: 利用基因技术克隆CD40L分子的胞外区184~831片断cDNA,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从而建立原核表达体系. 方法: 采用RT-PCR 方法从人扁桃体的总RNA中扩增CD40L分子184~831片断的cDNA,以限制性酶切和DNA 测序进行鉴定,并将目的片断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让重组质粒在BL21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 结果: 克隆到人sCD40L分子184~831片断的cDNA,DNA测序结果与报道的完全一致;构建了该片断的原核表达载体, 且目的蛋白能在BL21中表达. 结论: 成功克隆人sCD40L分子184~831片断的cDNA并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 在BL21中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构建谷胱甘肽转硫酶(GST)与EGFP相融合的新型蛋白质示踪载体--pGST-EGFP,以用于蛋白质细胞亚定位信号序列的深入分析.方法 以质粒pEGFP-N1为骨架,融合从pGEX-2TK载体中扩增的GST编码序列,构建成pGST-EGFP融合表达质粒;再插入人工合成的已知核定位蛋白SV40的核定位序列(NLS...  相似文献   
65.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结肠癌单抗MC3的抗独特型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结肠癌单抗MC3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抗体(anti-Id)。方法:分离经单抗免疫鼠脾脏的mRNA,经RT-PCR分别扩增抗体VH和VLDNA,进而连接形成ScFv DNA。将ScFv 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挽救后获得噬菌体呈现型ScFv文库。以MC3对文库进行四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生经ELISA筛选呈现anti-Id ScFv的噬菌体克隆。结果:VH、VL和ScFv 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抗体ScFv文库经四轮筛选后,在随机筛检的50个克隆中得到15个呈现antii-Id ScFv的菌体单克隆。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单抗MC3的anti-Id ScFv,从而为进行结肠癌重组anti-Id疫苗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制备胃癌单抗MGb1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为获得用于胃癌体内诊疗研究的靶向载体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和VL)cDNA,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 DNA。将ScFvDNA与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经亲和筛选和ELISA检测获得呈现MGb  相似文献   
67.
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医学本科生物化学实验课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设计性实验,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