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并优化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栀子大黄汤有效部位群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总异黄酮、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以总环烯醚萜苷、总异黄酮、总黄酮、总蒽醌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了上样量、上样浓度、洗脱剂浓度等因素对分离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树脂量(g∶ml)=1∶5;上样浓度按原药材计为0.5g/ml;吸附时间为3 h;每个浓度的洗脱剂用量为6个柱体积,流速控制2个柱体积/h。30%乙醇、60%乙醇、70%乙醇可以分别将总环烯醚萜苷、总黄酮、总异黄酮和总蒽醌洗脱完全。结论该分离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依折麦布联合普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180例,男女各90例,在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下,分为三组,每组男女平衡:A组为单用依折麦布治疗组60例:B组为单用普伐他汀治疗组60例;C组为依折麦布联合普伐他汀治疗组60例。观察三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及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TC、LDL—C、Apo-B、TG浓度均能降低,血清HDL—C浓度均能升高,但以C组更明显(P〈0.05);C组总有效率达91.7%,优于A、B组。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普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药物协同效应,可有效调节胆固醇代谢,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可避免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新疆某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例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患者诊疗管理及有效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该医院2010~2012年肺结核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核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结果男性结核病患者多于女性,50岁、60岁、70岁年龄组结核病患者分别占15.16%、22.90%和16_31%,农牧民占29.80%,离退休人员占20.65%;新疆其他地区患者占69.09%,乌鲁木齐市占26.56%;但各年度、各季度结核病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5),查痰率67.31%,痰检阳性率18.98%。结论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病例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结核病例管理措施,加强老年人群、农牧民及在校学生肺结核病的发现和管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努力提高新疆结核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4.
如何选择栀子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栀子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在栀子中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概况。栀子定量分析可以选取单组分或多组分为研究对象,以HPLC法、GC/MS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量。  相似文献   
65.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病,病因复杂,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LP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病以及甲状腺疾病等一些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此方面内容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硼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3%硼酸溶液开放性冷湿敷面部,2次/d,每次15min,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组与对照组每天用药2次,其疗程为7天,待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之后随访2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10%,对照组有效率70.73%,两组比较可见显著性差异(χ~2=7.349,P=0.007);硼酸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5.529,P=0.019);硼酸治疗组复发率20.51%,对照组复发率47.37%,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207,P=0.013)。结论硼酸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为了揭示音乐训练是否对幼儿语音意识产生影响,为促进幼儿汉语语音发展提供新的办法与指导。方法 选用《语音意识与文字意识评估测试》对40名5~6岁幼儿进行测验。结果 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幼儿比未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幼儿语音意识发展水平更好;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幼儿的文字意识发展水平与未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幼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训练能促进幼儿的语音意识发展,音乐训练却不能影响幼儿对文字意识发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CB)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0月63例前路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Zero-P组(32例)和PCB组(31例)分别行Zero-P和PCB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远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包括螺钉位置丢失、吞咽困难和骨性融合不佳。结果 Zero-P组中1例因随访丢失予以剔除,最终每组均有31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Zero-P系统组随访时间(15.52±1.93)个月;PCB组随访(16.10±2.3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9,P>0.05)。Zero-P组、PC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45±10.87)、(85.97±12.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35±11.53)、(66.26±19.6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0、5.358,P值均<0.01)。两组患者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在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但在末次随访时PCB组在术后维持Cobb角方面更有优势(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Zero-P组的N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PCB组(P<0.01)。至末次随访,两组病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PCB组出现2例螺钉位置丢失、3例吞咽困难,远期并发症方面Zero-P组优于PCB组(P<0.05)。结论 Zero-P和PCB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Zero-P组具有手术较简易、颈椎功能保留多、螺钉位置丢失和吞咽困难的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而较之Zero-P,PCB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术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智能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在生殖中心周期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智能信息平台。改变传统的周期内患者等候医嘱、护士发药及注射流程。并于2021年3月起逐步在我院生殖中心周期内患者中应用,比较应用前后患者等候用药时间、耗材使用情况、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及护患满意度的相关指标。结果 智能信息平台应用之后,周期内患者平均滞留时长、有效时长、无效时长均较之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方无纸化墨盒硒鼓等更换频次减少,减少耗材浪费。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减少,患者对新流程满意度提高。结论 智能信息平台的应用在优化周期内患者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节约了人力物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了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非ADHD儿童体内脂肪酸水平差异及膳食补充n-3类脂肪酸对ADHD儿童体内脂肪酸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在1 555名2~5年级学生中筛选出ADHD儿童79名,取50名非ADHD儿童作为对照,采集静脉血分析其脂肪酸差异。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原则,将ADHD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膳食补充干预3个月,观察干预后脂代谢改善情况。结果ADHD儿童血红细胞膜的饱和脂肪酸(SFAs)中的C15∶0、C16∶0、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中的C15∶1、C18∶1、C20∶1、C24∶1及PUFAs中的亚油酸C18∶2 n-6(LA)明显高于非ADHD组儿童(P0.05);花生四烯酸C20∶4 n-6(AA)、二十碳五烯酸C20∶5 n-3(EPA)及C22∶4(n-6)低于非ADHD组儿童。ADHD儿童补充n-3PUFAs后,体内α-亚麻酸C18∶3 n-3(ALA)、C24∶0、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DHA)及n-3PUFAs水平显著提高,n-6PUFAs、n-6/n-3比例则显著降低。结论ADHD与非ADHD儿童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补充n-3类脂肪酸可提高ADHD儿童体内n-3类脂肪酸水平,同时降低n-6/n-3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