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8(AQP8)和水通道蛋白9(AQP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3例,继续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AQP8和AQP9水平。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临床因素差异的异同。结果 2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病程≥10年(63.0%对33.9%)、抗病毒治疗时间≥5年(25.9%对62.5%)、血清白蛋白(31.4±1.9 g/L对37.9±2.3 g/L)、血小板计数(73.8±7.5×109/L对109.6±6.8×109/L)、血清AQP8水平(20.5±2.8 μg/L对12.6±2.1μg/L)、血清AQP9水平(10.1±1.7 μg/L对6.0±1.0 μg/L)和MELD评分(21.5±3.5对13.6±2.9)方面,与56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抗病毒治疗时间短、血清AQP8≥15.2 μg/L和MELD评分≥19.5分是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19例有腹水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分别为(19.5±2.8)μg/L和(10.7±1.3)μg/L,显著高于64例无腹水患者[分别为(13.9±2.1)μg/L和(6.3±0.9)μg/L,P<0.05];13例有肝性脑病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分别为(20.3±2.6)μg/L和(9.7±1.3)μg/L,显著高于70例无肝性脑病患者[分别为(14.2±2.4)μg/L和(6.9±1.1)μg/L,P<0.05]。结论 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升高提示病情进展,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恩替卡韦治疗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就诊于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4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口服96周时总结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及HBV标志物,其中37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96周后行肝组织学检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 恩替卡韦治疗4周时,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3.1 log_(10),至96周时平均下降幅度达到5.1 log_(10),HBV DNA不可测率达到98.1%,ALT复常率达到80.7%;72例HBeAg阳性患者96周时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13.9%.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基因型HBV感染者64例,占61.5%,B基因型28例,占26.9%.不同基因型HBV感染者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的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ld-Pugh C级2例(2/21,9.5%),Child-Pugh B级1例(1/52,1.9%)出现疾病进展,Child-Pugh A级患者31例,未出现疾病进展.37例行肝组织学检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96周时,肝组织学改善者Child-Pugh A级17例(17/21,81.0%),B级6例(6/9,66.7%),C级3例(3/7,42.9%).治疗前HBV DNA水平越高,Knodell HAI评分越高,r=0.80.抗病毒治疗96周后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与Knodell HAI评分下降水平仍呈正相关,r=0.93.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可延缓及阻止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3.
沈科书  王峰  李艳玲  姜艳玲  高雪娟 《肝脏》2010,15(6):406-408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经济学效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经专家咨询,运用Markov模型从第三方支付的角度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成本与效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似物治疗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治疗方案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案后均获得了最高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并发症与死亡的风险。结论对于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是较为经济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核苷类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10年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核苷类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采用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和血清HBeAg转阴。结果共检索到212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篇英文文献和3篇中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12周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P=0.0002,RR=1.74)、ALT复常率(P=0.04,RR=1.34)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24周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P=0.20)、血清HBeAg转阴率(P=0.27)与阿德福韦酯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恩替卡韦的起效较快,但在治疗24周时,两药的抗病毒效果已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 方法 将 128 例慢性乙肝肝纤 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5 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 0.5 mg,1 次 /d;扶正化瘀胶囊 1.5 g,3 次 /d)与对照组 63 例(口服恩替卡韦分 散片 0.5 mg,1 次 /d),两组疗程均为 24 周;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和超声影像学指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 功能、肝纤维化和超声影像学指标均有所好转,治疗组肝纤维化、超声影像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恩替卡韦联 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效果良好,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66.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病人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HBV降阶梯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随 机选自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接受本院治疗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病人病人,随机平分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自然恢复,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抗 HBV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HBVDNA水平阶梯治疗效果及PTA与TBil阶 梯治疗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 HBV治疗阶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病人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乙肝舒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降低,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BV-DNA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比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LAM组)和恩替卡韦治疗组(ETV组),每组各31例.除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外,LAM组口服拉米夫定(LAM) 100 mg,1次/d;ETV组口服恩替卡韦(ETV)500 mg,1次/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病毒学指标变化,并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估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24周时LAM组生存率为77.4%(24/31),低于ETV组的87.1% (2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时ALT和TBil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Alb和PTA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24周时两组MELD评分和HBV DNA定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24周时,ETV组MELD评分低于LAM组(P<0.01),ETV组HBV DNA转阴率高于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内LAM和ETV均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ETV较LAM对HBV病毒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周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比较两组12、24、48、72周时肝功能指标、血清病毒学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并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值和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同一时段,试验组ALT、TBiL值和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LB和 PTA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HBV DNA值逐渐降低(P<0.01),同一时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周时,试验组HBV DNA<500 copies/mL者的比例、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学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 Child‐Pugh C 级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6.52%)和4例(8.7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有助于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提高 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联合组60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TV组60例,单纯行恩替卡韦治疗;派罗欣组60例,单纯行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3%,派罗欣组为60.0%,ETV组为61.7%,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ETV组、派罗欣组(P<0.05),而ETV组、派罗欣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HBeAg血清学应答显著优于ETV组(P<0.05);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均优于派罗欣组(P>0.05);ETV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与派罗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