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RD(BAI)E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疾病状态谱,可能是致突变物质损伤多能干细胞或骨髓造血细胞所致。其主要特征是病态和无效造血,1河南省中原油田总医院(河南濮阳,457001)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常因向白血病转化或骨髓衰竭而死亡。治疗难度较大,疗效肯定的方案较少。我院自1994年起采用RD(BAI)E(全反式维甲酸、丹那唑、维生素B6、阿糖胞苷、白细胞介素2及维生素E)方案治疗MDS,有效率达75%,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该研究中56例MDS患者,均参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治疗组28例,男1…  相似文献   
52.
1资料与方法将1996~1998年就诊的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法标准的53例紧张性头痛患者 ,分为电针加简易精神疗法组 (简称治疗组 )和药物加简易精神疗法组 (简称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年龄18~63岁 ,平均28.5岁 ,病程3个月~38年。对照组23例 ,男10例 ,女13例 ,年龄17~64岁 ,平均26.8岁 ;病程3个月~33年。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基本相似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如下 :(1)治疗组 :每次先做简易精神疗法 ,然后给予电针治疗。简易精神疗法是以支持、接受、保证为3大…  相似文献   
53.
三聚氰胺诱发SD大鼠尿结石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连续给药20 d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情况.[方法]60日龄SPF级SD大鼠190只共分为6组,5组给药组每组各34只,分别给予三聚氰胺2.5、2.0、1.5、1.0、0.5 g/kg连续灌胃;空白对照组20只,每天灌胃10 g/L甲基纤维素溶液.采用肉眼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形态改变,比较各组肾脏、膀胱的质量和脏器指数,观察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钙、磷、镁的含量变化.[结果]给药10 d各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9%(4/47),给药20 d各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37%(11/30),输尿管结石发生率为93%(28/30).给药10 d和20d各组大鼠肾脏均肿大呈灰黄色,肾内均出现条索状黄色沉淀物,部分肾脏有点状或片状出血灶.给药20d各组肾内黄色沉淀物开始融合成片状或颗粒状,并在皮质和髓质之间形成黄色弧形光环.给药10 d和20 d各组肾脏质量和脏器指数均显著性升高,给药20 d血CREA、BUN、磷、镁含量升高(P<0.01).[结论]使用0.5~2.5 g/kg三聚氰胺连续给药20d,可诱发部分SD大鼠产生膀胱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肾脏出现黄色片状或颗粒状沉淀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连续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初治ITP患者,男53例,女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用法为起始剂量1 mg/kg/d。试验组在应用泼尼松基础上联合应用rhTPO 1.5万U/d×14 d;继之1.5万U,biw,用至90 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有效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第8、15,22、30、180 d,试验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分别为105±91×10~9/L对67±68×10~9/L(P=0.011);164±112×10~9/L对93±68×10~9/L(P=0.000);161±83×10~9/L对115±74×10~9/L(P=0.002);145±64×10~9/L对115±64×10~9/L(P=0.012)和124±54×10~9/L对101±66×10~9/L(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及第90 d,两组血小板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泼尼松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且第15、22、30、90 d,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应用rh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重症ITP患者,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可减少泼尼松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55.
患儿男,15岁,胸背部、下腹部、腰骶部、肛门、鞍区、会阴部及双下肢疼痛3年余,四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双上肢肌肉萎缩,近1年来加重。临床怀疑脊髓肿瘤,行MR检查。MRI表现:胸椎、腰椎和骶椎椎管周围可见多发类圆形均质长T1长  相似文献   
56.
MRI诊断半月板囊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半月板囊肿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半月板囊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半月板囊肿患者的MRI表现,探讨半月板囊肿部位、形态、信号特征及其与半月板的毗邻关系.结果 34例半月板囊肿(内、外侧半月板囊肿发生比率为1:2.4),包括:半月板旁型囊肿25例(73.5%),半月板内型囊肿4例(11.8%),滑膜囊肿5例(14.7%).半月板囊肿多呈类圆形的囊性肿块,边缘光滑锐利,信号均匀,SE-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SE-T_2WI呈稍高信号,MEDIC呈高信号,其中半月板旁型囊肿的典型表现呈"吹气球征".结论 MRI能够对膝关节半月板囊肿进行准确定位、分型,并清晰显示其与半月板的毗邻关系.因此,MRI检查可作为评价半月板囊肿的首选方法,对半月板囊肿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对照病理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肝脏PEComa的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形态及其内部影像学特征及强化特点,与病理对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100%)肝脏PEComa均为单发,7例(87.5%)边缘清晰,大小平均为4.5cm,4例(50.0%)病变内部不均匀;影像学检查4例(50.0%)见脂肪成分,其中2例(25.0%)含有大量脂肪成分,5例(62.5%)可见血管畸形,8例(100%)均未见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4例(50.0%)为“快进快出”,2例(25.0%)为“快进慢出”,2例(25.0%)为“持续强化”。结论 肝脏PEComa女性多见,多数单发,CT、MRI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病变内部不均匀,可含有脂肪及畸形血管,强化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58.
59.
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肌痛综合征(fihromyalgia syndrome,FS)的病理生理不明,治疗方法不多。我们用经皮电刺激穴位的方法治疗本病2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小儿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EER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EERT患儿(10个病灶)的病例资料。8例10个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3个病灶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 8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左颈部1例(1个病灶),纵隔2例(2个病灶),腹膜后3例(4个病灶),左前臂及肝左叶1例(2个病灶),盆腔1例(1个病灶)。病灶1个呈梭形,2个分叶状,7个类圆形。瘤体均较大,病灶最大径线为34~149 mm,平均(73±35)mm。CT平扫主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囊实性肿块,囊实性分界不清,呈渐变性改变。MRI主要显示为不均匀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其中6个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囊变及坏死区无强化。部分病灶伴钙化、出血、瘤周积液、邻近骨质破坏及向椎管内延伸、局部或远处侵犯、转移等。患儿短期内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恶病质以及感染等。结论 小儿EERT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