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大肠癌细胞株LoVo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大肠癌的机制,以大肠癌细胞株LoVo为研究对象,用MTT、FCM、TDT、电泳和电镜等手段,观察ATRA对LoVo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高浓度组FCM出现凋亡峰,电镜下有大量凋亡细胞,细胞凋亡比例增高。可以认为ATRA能诱导LoVo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直肠癌始终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回顾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其变化巨大,但留待解决的问题仍不少。每一次的发展都源自治疗理念的更新。直肠癌根治手术范围的确立  相似文献   
53.
1.大肠癌发病数的变化 1993年巴黎国际癌症研究所报告了1985年全世界大肠癌的发病数为67.8万,比1980年增加了18.4%,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列第四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数为9.12万/年,平均以每年3%~4%的速度增加,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列第五位。据预测,2000年时全世界共有55.63万人死于大肠癌,比1990年增加  相似文献   
54.
当前直肠癌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科手术仍是直肠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但疗效不能令人满意。直肠癌患者治疗面临3大难题,局部复发率高,术后生活质量差和长期生存率低,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采用使根治性切除术后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局部复发率降至10%以下,5a生存率达到78%,同时保肛手术增至70%,成为直肠癌术中首选术式,另一方面术后生殖排尿功能也有了显著改善,故现在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比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新辅助化放疗的应用在与TME技术结合的同时更进一步提高了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T_3和T_4病变)的手术和肿瘤学效果,全身治疗特别是新化疗药物的发展已证实可进一步提高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总之,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进入了多学科治疗的年代,可望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纳米炭标识前哨淋巴结(SLN)对结肠直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判断的价值.方法 50例初次接受手术且术前末接受放化疗的结肠直肠癌患者,以纳米炭淋巴示踪剂进行术中染料定位,黑染的第1~4个淋巴结定义为SLN并缝线标记,随后行标准的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标本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找到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4%;芡找到SLN 104枚,平均每例标本检山SLN 2.2枚(104枚/47例).准确率为95.7%(45例/47例);特异件为93.1%(27例/29例);假阴性率为10%(2例/20例);阴性预测值为93.1%(27例/29例).结论 SLN检测判断结肠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简单且准确,可作为结肠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56.
硒对淋巴细胞杀伤大肠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硒对淋巴细胞抗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我们以半胱氨酸硒作为影响因素,人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及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凋亡细胞荧光计数检测凋亡细胞的数量,并检测上清液中TNFc,SOD和MDA的变化.结果半胱氨酸硒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0.5 mg/L~1.0 mg/L),可增强人T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P=0.042),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且肿瘤细胞的凋亡比例上升(P=0.006);T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增强与上清液种中的TNF-α的增高有关(P=0.01),但与SOD和MDA无关(P>0.05).结论硒可提高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且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58.
纳米碳标记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钠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于术前或术中先向癌灶周围注入钠米碳后再行根治术,30例对照组患者则不予注射纳米碳。分别记录检测黑染淋巴结与未黑染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钠米碳标记组平均每例清除12.6个淋巴结(6~18个),淋巴结黑染率为51.9%。对照组平均每例清除8.1个淋巴结(4~14个)。标记组淋巴结检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65)。(2)标记组黑染淋巴结癌肿侵犯阳性率33.6%,对照组淋巴结阳性率24.7%,标记组黑染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P=0.014),同时标记组〈4mm转移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021)。(3)2例直肠癌患者术中发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髂内动脉旁有黑染淋巴结,并相应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有癌转移。结论钠米碳淋巴结示踪剂染色效果良好,术中易识别,能指导手术医师术中正确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59.
过氧化氢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具有抑制细胞DNA损伤后修复、形成DNA碱基加成物、阻断细胞间缝隙通信连接、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改变细胞粘附特性、促进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多项作用,因而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另外,过氧化氢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功能,因此又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硒增强T淋巴细胞抗大肠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硒对T淋巴细胞抗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半胱氨酸硒作为影响因素,人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和凋亡细胞荧光计数检测凋亡细胞的数量;同时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半胱氨酸硒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5μg/ml~1.0μg/ml)可增强人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