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北京部分地区15年脑卒中事件变化趋势—WHO—SINO—MONICA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在北京地区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WHO MONICA方案)诊断标准,通过三级监测网对人群脑卒中发病进行登记监测。结果 ①北京人群15年间(1984-1988年)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9.0%/年,P=0.039)。男性为(+11.4%/年,P=0.027),女性为(+8.2%/年),但无显著性差异;人群脑卒中首次发作标化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9.1%/年,P=0.023),男性较女性上升更明显。②人群脑卒中标化死亡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6%/年,P=0.042)。城市人群较农村人群下降明显。③人群脑卒中病死率下降趋势明显(-16.7%/年,P=0.014)。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 人群脑卒中发病率15年来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首次发生率的增加,并且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平等,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2.
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区人群1984~1999年16年间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监测方案(WHO MONICA)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中,用统一标准化的方法登记年龄在25~74岁人群中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事件,逐年计算发病率,用世界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结果 (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事件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脑血栓事件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2)按照MONICA的诊断标准,发急性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例由42.0%降至16.0%,而发生急性脑血栓的比例由55.8%上升至81.6%;(3)监测末期和监测初期相比,发生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事件的年龄发病专率的变化表现不一。结论 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增加,是脑卒中最主要的问题,应加强其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53.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目名称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止时间 :1984年至今 (国家“七五”医学科技资助项目时间为 1986~ 1990年 )项目获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 ,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 ,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1.脑卒中在中国人群死亡中的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根据近几年卫生部对全国 3 6个城市…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1984-1999年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平均体重指数(BMI)、超重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分别进行了5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结果:1984-1999年25-64岁人群平均BMI由23.3增加到24.0,超重率由27.5%增加到35.9%。男性人群超重率由23.5%增加到43.4%。男性各年龄组及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均呈增加趋势。女性人群在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城市女性超重率由36.0%下降到23.3%,农村女性超重率由28.4%增加到46.0%。城市人群的超重率由29.1%增加到31.8%,农村人群的超重率由22.1%增加到49.6%。研究早期城市人群的平均BMI和超重率大于农村人群(P<0.05),到研究后期农村人群的BMI和超重率赶上并超过城市人群(P<0.05)。结论:城市男性和农村男女两性人群BMI和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农村人群的上升速度较快,且平均BMI和超重率目前已高于城市人群。  相似文献   
55.
清毒灵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清毒灵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临床疗效。方法:对175例CP病人随机单盲法分为清毒灵颗粒治疗组(90例)和前列康对照组(85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8.89%,对照组92.9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清毒灵颗粒治疗CP有效,能够缓解和清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11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现状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现状,评价A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1年接诊的AMI患者1165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和819例随访结果,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AMI二级预防治疗现状。结果:1·吸烟患者在本组资料中占54%,高血压病患者占47·7%,糖尿病患者占14·2%,超过50%的就诊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病史;2·约50%患者就诊时间>12h,从而丧失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3·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4·40%的患者能坚持接受正规系统的随访诊治,61·4%的患者戒烟,71·6%患者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结论:对于冠心病一、二级预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逐年增加,与患者对PCI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的增加及我院介入医生梯队的逐年成熟有关;50%就诊时间>12h的患者丧失了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印证了再灌注治疗在AMI患者中的作用,为制订我国关于AMI指南提供循证依据;加大对AMI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危险因素强度和结构之间的联系。方法对中国MONICA方案10年心血管病监测有关资料进行单因素相关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显著预测因素,但对冠心病死亡率无明显预测作用;(2)舒张压水平是脑卒中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因素;(3)采用多元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不尽理想;(4)人群危险因素水平趋势与疾病率趋势无显著一致性。结论中国MONICA方案生态学研究结果较客观地揭示了危险因素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率之间的联系,但在探讨前者对后者的预测作用方面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描述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对比并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北京市25~64岁人群中进行了5次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按性别、城乡分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城乡人群中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从1984—1999年,北京市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1.城市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城市男性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上升趋势。2·各组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5年间,城乡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年分别增加0·06mmol/L(2·3mg/dL)和0·08mmol/L(3·1mg/dL)。3·除城市女性外,其他各组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水平、腰围、超重+肥胖率(BMI≥24)、肥胖率(BMI≥28)和腹型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4·吸烟支数和吸烟率在农村男性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各组人群中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女性中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北京城乡人群的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普遍高于城市人群,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9.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相似文献   
60.
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分析了北京地区70万自然人群1986~1987两年中发生的22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长短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的中位数时间为2.7小时。时间拖延的构成为:病人发病至通知亲属或周围人的时间占总时间的8%;亲属或周围人得知其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占80%;从决定去医院至到达医院的时间占12%。此结果提示,目前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到得到医疗时间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途径缩短病人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而不在于大量投资改善冠心病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