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群脉压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目的:探讨脉压(PP)在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1997年北京城市、农村自然人群高血压普查资料(35-74岁),共29707人,分析PP在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血压水平、不同类型脑卒中分布频率(%)。结果:(1)随着血压的增高PP的分布频率也在增高,血压正常人群,PP在40-49mmHg(1mmHg=0.133kPa)频率最高,在血压I期人群中频率最高的PP在60-69mmHg,在血压Ⅱ期人群中PP70-79mmHg分布频率最高,在血压Ⅲ期人群中频率最高的PP在90-99mmHg;(2)人群缺血性卒中PP高于出血性卒中PP。(3)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年龄早于城市4.3-6.4岁,城乡人群发病年龄有显性差异(P=0.0000);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000);农村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高于城市(P=0.0000)。结论:PP增宽是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高危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对比并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北京市25~64岁人群中进行了5次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按性别、城乡分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城乡人群中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从1984—1999年,北京市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1.城市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城市男性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上升趋势。2·各组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5年间,城乡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年分别增加0·06mmol/L(2·3mg/dL)和0·08mmol/L(3·1mg/dL)。3·除城市女性外,其他各组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水平、腰围、超重+肥胖率(BMI≥24)、肥胖率(BMI≥28)和腹型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4·吸烟支数和吸烟率在农村男性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各组人群中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女性中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北京城乡人群的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普遍高于城市人群,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在多省市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分布情况,分析正常高值血压[SBP 130~139 mm Hg及(或)DBP 85~89 mm Hg]与心血管病(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基础上,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78人的基线血压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CVD[包括冠心病(CHD)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占32.1%,与高血压的比例为1.2:1.0.2)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血压为对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56%(RR=1.559;95%CI 1.163,2.089);增加CHD发病危险44%(RR=1.441;95%CI 0.996,2.086);增加总的CVD发病危险52%(RR=1.522,95%CI 1.206,1.919).正常高值血压对出血性卒中的作用(RR=2.082,95%CI 1.116,3.885)大于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RR=1.474;95%CI 1.050,2.069).3)在总的CVD事件中,14.4%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其中12.4%的CHD事件和15.2%的脑卒中事件归因于正常高值血压.结论 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正常高值血压增加人群脑卒中和CVD发病危险.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健康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匀相测定法测定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值与Friedewald公式 (F公式 )计算结果 ,对比二法LDL C值的差异 ,评价二种方法在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适用条件及影响LDL C值的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自然人群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测定其血脂 (TC、TG、HDL C、LDL C等 )水平 ,数据完整用于分析的为 2 5~ 6 4岁的男女共计 12 18人。结果 :1 TG≤ 4 5 2mmol L时F公式法与匀相测定法的相关性 (r=0 831)好于TG >4 5 2mmol L时 (r=0 6 2 0 )。 2 比较二种方法差值的绝对值 ,在TG >4 5 2mmol L组其差值较大 ,与其它各组差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3 总胆固醇 (TC)水平对LDL C结果也有影响 :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组 ;而当TG >4 5 2mmol L时 ,TC <6 2 1mmol L组二种结果的差异最大 (r=0 2 19)。结论 :Friedewald公式在TG水平≤ 4 5 2mmol L时与匀相测定法相关性较好 ,且TC <6 2 1mmol L时的相关性好于TC≥ 6 2 1mmol L时。在确保TC、TG、HDL C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下 ,可以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的LDL C值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线索。方法 :我们进行了大样本北京自然人群横断面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RFLP)进行apoE基因分型 ,分析人群apoE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比较不同apoE基因型血脂水平及各种异常脂血症的患病率。结果 :1 我国北京自然人群中存在 6种基因型 ,其中以ε3 3为主 ,占总基因频率的 6 5 6 % ;人群中ε2、ε3、ε4频率分别为 9 1%、81 2 %和 9 7% ,男女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 ;2 apoE基因多态性对LDL C影响最强 ,LDL C血浆水平ε2 2最低 ,ε4 4最高 ,ε3 3居中 ;3 ε2 2者血脂水平最具特征性 :与ε3 3相比 ,LDL C明显减低 ,HDL C、VLDL C有增高趋势 ;4 ε2 3高LDL C血症患病率减低 ;ε3 4低HDL C血症合并高TG血症患病率增高。结论 :我国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并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北京安贞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 ,对 2 0 0 3年 5月 3日至 2 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 2 2 7人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1 就诊患者中以中青年为主 ,<30岁占 5 6 6 %。就诊患者中 5 3 4 %为北京市户口 ;4 6 6 %为外地来京人员。 2 患者就诊时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出租车 2 7 6 % ,救护车的使用率 15 2 % ,公交车的使用率 8 8%。 3 发热到就诊时间 <2 4h占 4 5 6 % ,2 4~ 4 7h占 2 5 3% ,≥ 4 8h占 2 9 1%。 4 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 1h 2 7min。结论 :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 ,我们对其尚不充分认识 ,及时总结防控SARS的经验教训 ,使防控措施更加科学化 ,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国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进行测序并探讨CRP基因多态性与血清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市汉族自然人群中,按CRP血清水平进行十分位分层,分别从最低十分位(低水平组)和最高十分位(高水平组)随机抽取30人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分析CRP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浓度的关联。结果:1.全基因测序分析共发现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3091244,rs1417938,rs1130864,3689CG,rs17860479,rs1205和rs3093068),其中3689CG在既往研究中未见报道。2.CRP高水平组中rs3091244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RP低水平组(P=0.017);显性遗传模式下T等位基因与CRP水平升高有关(OR=1.13,95%CI:1.00~1.27)。3.基因联合分析显示在rs120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中,rs3091244T个体的血清CRP水平是rs3091244GG个体的21倍(P=0.013)。结论:rs3091244与汉族自然人群中血清CRP水平有关,rs1205对rs3091244与CRP水平的关系有效应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部分地区15年脑卒中事件变化趋势—WHO—SINO—MONICA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在北京地区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WHO MONICA方案)诊断标准,通过三级监测网对人群脑卒中发病进行登记监测。结果 ①北京人群15年间(1984-1988年)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9.0%/年,P=0.039)。男性为(+11.4%/年,P=0.027),女性为(+8.2%/年),但无显著性差异;人群脑卒中首次发作标化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9.1%/年,P=0.023),男性较女性上升更明显。②人群脑卒中标化死亡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6%/年,P=0.042)。城市人群较农村人群下降明显。③人群脑卒中病死率下降趋势明显(-16.7%/年,P=0.014)。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 人群脑卒中发病率15年来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首次发生率的增加,并且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平等,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区人群1984~1999年16年间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监测方案(WHO MONICA)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中,用统一标准化的方法登记年龄在25~74岁人群中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事件,逐年计算发病率,用世界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结果 (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事件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脑血栓事件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2)按照MONICA的诊断标准,发急性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例由42.0%降至16.0%,而发生急性脑血栓的比例由55.8%上升至81.6%;(3)监测末期和监测初期相比,发生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事件的年龄发病专率的变化表现不一。结论 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增加,是脑卒中最主要的问题,应加强其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