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抗CCP抗体在不同中医证候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101例RA住院患者资料,观察其抗CCP抗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四个中医证候中,在湿热痹阻证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抗CCP抗体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酸性糖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RF、ASO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升高显著,且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在中医证型中的湿热痹阻证中的阳性率升高明显,可作为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2.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关节炎症刺激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变及功能丧失[1-2]。然而RA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局部,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他脏器病变,甚至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而危及生命[3]。因肺组织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因此,RA肺部受累的概率比其他组织增加,且随着RA病程延长,肺受累的概率逐步增高研究显示[4],约有患者会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角度探讨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量效关系,为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及寻求更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AA大鼠为研究模型,分为新风胶囊(XFC)低、中、高剂量组、甲氨蝶呤(MTX)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及模型组,分组处理30 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5-HT,DA,ACTH,CORT,TNF-α,IL-10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XFC各治疗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体重上升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 (P>0.05);②XFC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AA大鼠血清5-HT,ACTH,CORT,TNF-α,升高IL-1水平(P<0.05或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XFC中剂量组在维持大鼠体重稳定增长的同时仍能有效调节NEI网络紊乱,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整体调节"的优势,是临床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沈鹰  汪元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116-1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该疗法的抗炎作用做初步探讨。方法:动物实验于2004-03/04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蒸馏水熏蒸组(水熏组)、高浓度熏蒸组(高熏组)、低浓度熏蒸组(低熏组)。复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开始进行分组实验处理,正常组和模型组常规喂养,不做熏蒸处理;水熏组予(39&;#177;1)℃蒸馏水熏蒸;高浓度熏蒸组予(39&;#177;1)℃6.67%中药液熏蒸;低浓度熏蒸组予(39&;#177;1)℃3.33%中药液熏蒸,连续10d,观察熏蒸治疗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关节病理及炎症介质的影响。临床观察以随机开放性原则,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2002-11/2003-11住院的关节炎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用自拟熏蒸方药(羌活20g,独活20g,防风15g,桂枝15g,细辛10g,川I芎20g,海风藤30g,徐长卿30g,姜黄20g,苏木20g,冰片1g)熏蒸治疗,每次20ra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急性炎性指标、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纳人大鼠40只,致炎后3d低熏组有1只大鼠死亡,模型组有2只大鼠造模不成功,故未纳入观察分析,实际进入结果分析数为37只。纳入关节炎患者共30例,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有2例治疗后血液标本处理失败,致治疗后例数为14例。①实验研究结果:熏蒸治疗能显著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状况,减轻病变关节局部炎性病理改变,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中前列腺素E2和一氧化氮水平。蒸馏水熏蒸也可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状况,降低血液中炎性介质水平,但起效较慢。②临床研究结果:总有效率达90%,显效率为30%;患者的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活动障碍指数、整体功能指数、疼痛关节数和晨僵时间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各项急性炎症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沉由(79&;#177;43)mm/h降至(47&;#177;38)mm/h,C反应蛋白由(71&;#177;72)mg/L降至(26&;#177;38)mg/L,血小板由(341&;#177;111)&;#215;10^9L^-1降至(309&;#177;111)&;#215;10^9L^-1;白细胞介素1β由(5.82&;#177;0.94)μg/L降至(4.19&;#177;0.63)μg/L,一氧化氮由(101.52&;#177;52.06)μmol/L降至(62.12&;#177;30.21)μmol/L。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有抗炎消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多种炎症介质的水平有关,同时蒸气的温热作用也是熏蒸疗法抗炎消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寻找代谢物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关系的研究模式,是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更好地了解生物体中各种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系统对外界的响应,代谢组学的检测技术有核磁共振、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中医药研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科学内涵,将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与中医药研究有机结合,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巨大潜力,代谢组学能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研究生物体代谢规律和疾病发病本质,并阐明中药在体内作用环节和药物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0)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新风胶囊(XFC)、甲氨喋呤(MTX)、雷公藤多苷片(TPT)3个治疗组,每组8只,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0.1ml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诱发大鼠产生关节炎,观察各组大鼠血小板参数(PLT、PCT、PDW、MPV)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0)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小板参数PLT、PCT及IL-1β、TNF-α显著升高,IL-10值降低(P〈0.05或P〈0.01)。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XFC、MTX、TPT组均能升高AA大鼠IL-10,降低PLT、PCT、IL-1β和TNF-α(P〈0.05或P〈0.01);各治疗组相比,在升高AA大鼠IL-10方面,XFC组优于其余两治疗组(P〈0.05),在降低PLT、PCT、IL-1β和TNF-α值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3.AA大鼠的血小板参数PLT、PCT与IL-1β、TNF-α、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呈正相关,与IL-10值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AA大鼠的血小板参数PLT、PCT升高,且与IL-1β、TNF-α、IL-10、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具有相关性;XFC在降低A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的同时,也能降低PLT、PC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XFC能够改善病情及下调IL-1β和TNF-α,上调L-10有关。  相似文献   
57.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并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中医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综合疗效,但临床上对痛风的辨证论治,分型较多,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中医对痛风辨证论治的经验加以综述,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痛风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郭锦晨  刘健  忻凌  汪元  周巧  黄旦  宋倩 《新中医》2017,49(4):198-203
目的:对1 124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医辨证用药、外治法、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探讨中医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RA的治疗特色。方法:根据是否使用外治法分为单纯内治组、内外合治组,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和复杂网络技术,收集与分析1 124例湿热痹阻型RA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用药、内外合用药、实验室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临床辨证用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用药总频次以健脾化湿药最高。外治用药以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为主。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外合治组α1-酸性糖蛋白(α1-AG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IgG、IgA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改善较单纯内治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RA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安全性好,其作用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对10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临床症状、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21.0、SPSS Clementine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所用中药,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各证型的证候分布规律及用药频率。结果:(1)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显示,各证型出现比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36%)气阴两虚证(27%)阴虚血瘀证(22%)阴虚湿热证(15%)。(2)中药使用频率研究显示,使用最多的前10位中药是白芍、女贞子、甘草、麦冬、枸杞、北沙参、墨旱莲、芦根、丹参、石斛,用药特点以养阴清热为主。(3)肝肾阴虚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枸杞、麦冬、甘草,常用药对为女贞子与枸杞子;气阴两虚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枸杞、茯苓、山药,常用药对为茯苓与山药、太子参与北沙参;阴虚血瘀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当归、丹参、桃仁,常用药对为当归与丹参、桃仁与红花;阴虚湿热证用药主要是白芍、女贞子、甘草、青蒿、地骨皮,常用药对为青蒿与地骨皮、蒲公英与白花蛇舌草。结论:本病临床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证型;临床用药以养阴清热为主,根据不同证型配伍补益脾气、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之品。  相似文献   
60.
汪元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61-561
关节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其他各种关节炎,目前治疗多采用非固醇抗炎药、激素等,长期口服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是中药外治法以其内病外治、起效快、疗效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