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比较肠道病毒71型(EV71)与非EV71感染所致的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选择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共12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EV71感染组和非EV71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26例患儿均出现皮疹及精神萎靡,其次以发热(92.06%)常见,部分患儿存在易惊、肢体抖动、恶心呕吐、嗜睡、呼吸节律不齐、抽搐、肌无力、颅神经麻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合并肺炎及死亡情况、发病至入院天数、发病至神经系统受累天数、发热天数、发热最高体温以及入院时心率、呼吸频次、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组的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IL)-2、IL-6及IFN-γ水平均高于非EV71感染组(P<0.05).结论 在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中,EV71阳性率较高,EV71感染者比非EV71感染者更容易出现组织细胞损坏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导致周身麻木、呼吸困难的机制及相关文献分析。方法我院既往诊治1例肝衰竭合并巨细胞感染患者,在应用膦甲酸钠时出现周身麻木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并结合该病例阐述膦甲酸钠相关不良反应概况。结果膦甲酸钠可导致周身麻木、呼吸困难,其机制可能与低钙血症相关。结论膦甲酸钠应用中应严密监测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85例SARS患者出院后症候学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出院后的症候学特点,探讨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法:观察85例SARS患者出院后的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气短、食欲不振、汗出、心悸、五心烦热、失眠、便秘、腹泻、尿黄、口干苦、);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舌的形态、舌质、舌苔及舌下静脉);脉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SARS患者出院后的症候学特点。结果:1症状:SARS患者出院后常见症状为:汗出(61例、71.8%)、乏力(59例、69.4%)、气短(55例、64.7%)、心悸(48例、56.5%)、咳嗽(41例、48.2%)、五心烦热(41例、48.2%)、口干苦(39例、45.9%)、失眠(35例、41.2%)、食欲不振(32例、37.6%)。2舌象:多数患者舌体正常,部分患者出现舌体胖大,有齿痕、舌体偏瘦;舌质多淡红、少数可见舌红(舌尖红或舌红)、舌质暗或暗紫;苔多薄白、白腻或黄腻、偶有苔薄黄、少苔、燥苔;舌下静脉多正常,少数病人可见舌下静脉增宽或曲张。结论:恢复期出院后患者其病因病机学以正虚邪恋为特征,辨证分型可分为以正虚为主和以邪恋为主两大证型。正虚主要表现为肺脾两虚,气阴两伤;邪恋主要表现为瘀毒、热毒、湿毒未尽,其中以瘀毒阻络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AMB)对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同免疫学分级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分别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治疗,依据卫生部标准判断其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治愈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5例;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预后有影响;AMB与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预后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效和无效患者的疗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依次是头痛15例、低钾血症15例、发热14例、一过性抽搐、失明及意识丧失12例、暂时性瘫痪2例、肝功能损伤1例,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疗效影响因素较多,但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合理、全程应用两性霉素B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梅毒合并H IV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例梅毒合并H IV感染者的性别、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经过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梅毒合并H IV感染的患者均为男性同性恋者,其中3例脑脊液有异常改变,所有患者对青霉素治疗均反应良好。结论男性同性恋人群是梅毒和H IV共感染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多样,可以迅速进展到神经梅毒。主要依靠梅毒血清学试验和全面细致的查体进行诊断。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后的密切随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35岁,因“乏力、恶心呕吐、厌食、皮肤色素沉着1年余,加重伴表情淡漠、周身蚁行感半个月,憋气2d”于2015年1月2日就诊我院感染科.患者于2007年3月确诊为AIDS,2013年9月行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CD4+T细胞计数32个/μl,方案为替诺福韦(300 mg,1次/d)+拉米夫定(300 mg,1次/d)+依非韦伦(600 mg,1次/d).2014年5月因耐药将依非韦伦改为克力芝(2片,2次/d;每片含洛匹那韦200 mg和利托那韦50 mg).  相似文献   
57.
甲型H1N1肺炎临床影像诊断与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影像表现特征,提升对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CDC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对危重症死亡病例生前的影像表现与尸检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生前4例行DR及胸部CT扫描,2例经DR胸部正位片检查。结果6例死亡甲型H1N1病例中,4例发生在两侧肺部中下肺野,主要累及肺部背段及基底段,1例显示累及两侧肺野致密阴影,以肺的背段及基底段为著,1例显示两侧肺野淡薄云雾状模糊阴影。病理组织分析HE染色显示肺泡壁间隔增宽,肺泡壁充血,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肺泡内水肿液及纤维素渗出。免疫组化显示大量巨噬细胞表达聚集成团。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认识和提高甲型H1N1流感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与病理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8.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染病学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并且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是传染病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应随着学科特点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本文通过分析传染病学学科的当前特点,总结了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改变临床见习模式,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加以验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在发病后早期和晚期入院的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儿童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院2011-05/2013-06月收治的2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发病天数,将284例患儿分为早期组(入院时发病≤3天)158例和晚期组(入院时发病〉3天)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同时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的5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interleukin-6、interleukin-10,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性别、月龄、住院天数、死亡例数、血白细胞计数和随机血糖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IL-2、IL-6、IL-10、TNF-α和IFN-γ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即使因具有高危因素而住院的患者,发病早期入院和晚期人院的主要临床资料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区别,无法采用已知高危因素在人院时识别HFMD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60.
1型HIV感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多重巢式PCR(nPCR)和多重反转录PCR(RT-PCR)方法。将其与已经上市的NASBA法试剂盒进行检测敏感性比较;探讨血浆RNA水平对PCR检测敏感性的影响;评价该方法用于我国HIV-1感染者诊断的价值。方法针对HIV-1的gag、pol和gp41区设计3套引物,建立检测HIV DNA的多重nPCR和检测HIVRNA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以建立的PCR方法和NASBA法对119例HIV阳性患者进行检测,比较2者的检测敏感性;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病毒载量组,比较PCR方法在各组患者中的检测敏感性差异;使用建立的PCR方法对10例可疑急性感染者进行检测;扩增HIV-1膜区C2-C3段,对nPCR检测阳性的43例DNA样本进行亚型鉴定。结果多重nPCR的检测敏感度为97.5%(116/119),多重RT-PCR的敏感度为78.2%(93/119),2者的特异度均为100%(50/50),多重nPCR和多重RT-PCR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5%(116/119)和78.2%(93/119),阴性预测值均为100%(50/50),准确性分别为98.2%和84.6%。经比较,多重nPCR和多重RT-PCR的检测敏感度都高于NASBA法。在病毒载量<103copy/mL的患者,nPCR的检测敏感性高于RT-PCR,在病毒载量在(103~104)copy/mL的患者及病毒载量≥104copy/mL的患者,2者的敏感性比较相近,均接近100%;检测的10例可疑急性感染者中,有5例患者的nPCR和RT-PCR检测结果阳性,抗体在随访过程中阳转,证实为HIV急性感染者;检测的43例DNA样本分属于B’亚型(37例),AE亚型(5例)和BC亚型(1例)。结论本课题组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对我国主要流行的B’、AE和BC亚型病毒株得到很好的扩增效果;nPCR的检测敏感性受血浆RNA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RT-PCR的检测敏感性受血浆RNA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大;PCR方法可以用于HIV急性感染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