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乳腺脂肪肉瘤罕见。国内11所医院于1973年之前收治的乳腺肿瘤的资料中,脂肪肉瘤仅有1例。我院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告了1984年10月~1986年3月我们进行的100例模拟机下经皮胸内肿瘤超细针针吸活检的结果。针吸活检的成功率为94.0%(94/100)其中肺癌65例,诊断正确率87.7%,可疑率为6.2%,误诊率为6.2%。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作者认为,模拟机定位具有准确、穿刺少受肿瘤部位及大小的限制且成功率高的优点;超细针针吸活检所获取的细胞学标本结果可与小针及粗针针吸活检标本相媲美,但合并症却更少。该技术是一能早期取得细胞学诊断并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对于外周型(钱币样肿块)作此项检查特别合适。  相似文献   
53.
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又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该病罕见,原发于肺者更为少见.我们最近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本文收集我科1966~1982年外科治疗的食管癌370例及贲门癌79例共449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着重讨论影响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的可能有关因素。 临床资料分析 年龄与性别 本组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的最大年龄分别为76岁和73岁,最小为23岁和30岁,高发的年龄组均为40~59岁,分别占75.6%及73.4%。男女之比分别为4.4:1及6.2:1。 病程 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的病程不足3个月者分别有184例(49.7%)及27例(34.2%),3~6个月134例(36.2%)及21例(26.6%),6~12个月42例(11.4%)及25例(31.6%),  相似文献   
55.
1956年Gastleman等首先报告类胸腺癌样局限性纵隔淋巴结增生,以后陆续有类似病例报告,但因对病因和性质的认识不同,故有单纯性淋巴瘤、淋巴结错构瘤和良性巨淋巴结瘤等多种命名。1972年Keller等报告本病81例,将其命名为巨大淋巴结增生,并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二种。目前多数学者按其方法分类和命名。我国有关此病报告不多,我院1984~1986年共收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作者于1969~1982年用动脉内灌注化疗作为综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诱导治疗,共收治55例,其中包括炎性乳腺癌25例。局部晚期是指有广泛皮肤浸润或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证据者。综合治疗包括:(1)动脉内灌注化疗;(2)外科去势;(3)扩大根治术;(4)术后全身化疗。材料和方法:动脉内灌注的插管分别置入胸廓内动脉(ITA)和锁骨下动脉(SCA)。有29例(1969~1978)用丝裂霉素C(MMC)和氟脲嘧啶(5-FU)联合化疗:经ITA每天持续灌注5-FU125毫克,每隔3~4天灌注MMC4毫克;经SCA每天灌注5-FU250毫克,每隔3~4天灌注MMC 8毫克平均每例共用5-FU 6克、MMC51毫克。23例(1978~1982)使用阿霉素(ADR):经ITA每次剂量10~  相似文献   
57.
1956年Gastleman等首先报告类胸腺瘤样局限性纵隔淋巴结增生,以后陆续有类似病例报告,但因对病因和性质的认识不同,故有单纯性淋巴瘤,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瘤等多种命名。1972年keller等报告本病81例,将其命名为巨大淋巴结增生并分为透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告了我院1967年6月~1981年12月274例原发性肺癌外科治疗结果,根治性切除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4%及32.4%。着重讨论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病期与切除范围对预后的影响,认为腺癌总的预后较鳞癌差,但对于能行根治术的病例来说,这两种组织类型对预后特别是10年以上的预后影响不大。按照AJC PTNM分期,越是早期,外科治疗效果越好。肺叶切除仍为首选的外科方法,全肺切除也是一种能取得长期疗效的方式。对于不能根治切除的病例,姑息切除加术后放射是一值得继续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杨名添  黄直凡 《癌症》1992,11(5):388-390
  相似文献   
60.
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广裕  杨名添  戎铁华  何萍 《癌症》2004,23(Z1):1482-1486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然而,有关MT1-MMP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报道极少.本研究探讨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46例乳腺癌手术后标本中MT1-MM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MT1-MMP蛋自在4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2%,其中在Ⅰ期、Ⅱ期和Ⅲ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5%、54.8%和85.7%(P<0.05);在T1、T2和T3三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59.4%和80.0%(P<0.05);在N0、N1和N2三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3%、66.7%和100.0%(P<0.05).MT1-MMP mRNA在所有的乳腺癌标本中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的均数在Ⅰ、Ⅱ、Ⅲ期乳腺癌分别为0.473、0.695、0.910(P<0.05);在T1、T2和T3组中分别为0.524、0.715和0.822(P<0.05);在N0、N1和N2组中分别为0.630、0.702和0.870(P<0.05).MT1-MMP蛋白和mRNA表达与ER、PR、c-erbB-2的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T1-MMP蛋白和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