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3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某部濒海训练卫勤保障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提高海训卫勤保障能力为中心,积极探索部队濒海训练的卫勤保障方法,增强部队官兵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回顾多次参加部队濒海训练卫勤保障,认真总结经验体会。结果:通过组织和参加多次濒海训练卫勤保障,总结出以下几点主要做法和体会;(1)严密组织,充分准备保障物资;(2)加强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3)采取综合措施,增强卫勤保障的实效性,部队濒海训练卫勤保障工作,对于进一步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卫生防病工作,不断探索适应海训特点的新方法,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加强卫生机构保障法训练,提高卫生机构综合保障能力。结论:通过海训卫勤保障工作实践,总结出的几点做法对今后更好地组织海训卫勤保障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某些疾病已得到了明显有效的控制,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由解放前的2万/10万下降到1998年的203.4/10万,使其死亡顺位中从首位下降到第10位。但是,对于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至今尚无良好的预防手段。根据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1991至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癌症的死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外侧裂区脑损伤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5例外侧裂区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78例,手术治疗87例,死亡17例,病死率10.3%,3~6个月后按GOS评分植物生存16例,重残26例,中残30例,良好76例。结论外侧裂区脑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及时解除外侧裂血管受压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构建小鼠髓样相关蛋白14(MRP14)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MRP14编码序列。然后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随后转染NIH3T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NIH3T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带HA标签的MRP14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MRP14作用细胞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5.
脑卒中已成为当今社会第三位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6%~8%,并占因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的22%~25%。尽管诊断治疗SAH有了长足进展,但其预后仍不理想,有近半数的患者死亡,大约15%留有重度残疾,只有20%~35%恢复一般或较为理想。脑血管痉挛是SAH后常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已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SAH患者中近70%的患者在脑血管造影中发现动脉痉挛,20%.30%患者有临床表现。尽管应用最佳的治疗方案,但仍有近50%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脑梗死。目前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但现已进行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均表明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中细胞因子诱导片段1(CIF1)与串联亲和纯化(TAP)系统中纯化标签链霉亲和素结合肽(SBP)和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序列相融合的原核表达载体,观察重组蛋白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HMGB1参与炎症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CIF1结构域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的获得和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cBP-SBP和CIF1的编码序列,构建表达质粒pET-14b/CBPSBP—CIF。利用Ni—NTA亲和树脂纯化融合蛋白,纯度达85%以上。采用纯化后的蛋白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利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RAW264.7细胞释放TNF-a的水平变化。结果:表达载体构建正确,CIF1重组蛋白表达量高,纯度好。当蛋白浓度大于0.5ng/μl时,CIF1重组蛋白诱导细胞TNF-α的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CIF1蛋白浓度O~2.5ng/μl范围内,TNF-α的分泌量与CIF1重组蛋白的浓度呈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原核表达纯化了His—CBP—SBP—CIF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以有效地作用于巨噬样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介导了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57.
背景:肌动蛋白和Tau蛋白分别是微丝和微管的重要组成成分,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分布能否作为微丝和微管的观察指标。 目的:构建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8-03/08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 材料:克隆在pcDNA3载体上的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ctin和pcDNA3-Tau,以及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mCherry-C2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2、大肠杆菌株DH5α和小鼠NIH3T3细胞系由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保存。 方法:将克隆在pcDNA3上的肌动蛋白和Tau蛋白亚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mCherry-C2和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C2上,然后转染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载体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 主要观察指标:NIH3T3细胞转染24 h后,利用Leica荧光显微镜观察上述重组载体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 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无误,并在NIH3T3细胞中可获得高量表达。融合蛋白发出的红色和绿色荧光均表明,肌动蛋白在细胞质中呈短丝状弥散分布,Tau蛋白以细胞核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结论:成功构建了肌动蛋白和Tau蛋白的不同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这为研究细胞骨架在信号分子移位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高血压患者的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提高临床救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回顾总结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以来,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7例:男性69例,女性38例,年龄38~82岁,平均58.3岁。  相似文献   
59.
张秀娟  王娟  邓鹏  姜勇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067-1068,1070
目的构建小鼠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切因子(PSF)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内表达,观察PSF胞内定位及脂多糖(LPS)对其定位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RT-PCR扩增小鼠PSF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亚克隆至pcDNA3-HA真核表达载体中,将该载体瞬时转染Hepa1-6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SF的胞内表达及LPS对其定位的影响。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明所构建质粒正确;细胞免疫荧光可见PSF在Hepa1-6细胞内表达后只分布于细胞核,LPS刺激后PSF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PS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PSF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及其生物功能提供了重要载体;进一步证实PSF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蛋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构建小鼠S100A8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报告基因载体,通过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在静息、脂多糖(LPS)、PolyI:C及NaASO2等刺激下该段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PCR从小鼠脾组织基因组DNA扩增S100A8启动子序列(-826~+468);将其克隆至pDsRed1-1载体上,重组质粒经过PCR、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无误后转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静息、LPS、PolyI:C和NaASO2刺激下红色荧光蛋白表达.结果 正确扩增出小鼠S100A8启动子片段(-826~+468);成功构建其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证实该质粒转染RAW 264.7细胞后静息状态下仅可见少量而微弱的红色荧光,经LPS、PolyI:C和NaASO2刺激后,红色荧光强度和亮度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S100A8启动子(-826~+468)在静息状态下即具有转录活性,炎性、氧化应激刺激后S100A8表达增强;该启动子的成功克隆和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S100A8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