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刘爱民  孙素丽 《医药世界》2009,(10):667-668
目的: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600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和术后回访三个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恐惧害怕心理,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促进康复。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主动工作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外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1例腋臭患者经外用长效抗菌材料2次/d,每周到医院观察治疗效果,共观察两个月。结果 81例患者中有69例完成临床试验,用药期间患者腋臭的味道大大减轻,本人基本闻不到异味。结论洁悠神外用治疗轻度腋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3.
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51例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LA-DR7、HLA-DR9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36,P=0.004)。DR12(DRB1*12)血热风燥型基因频率较其它斑秃中医证型显著升高(P=0.01)。结论:广东汉族斑秃与HLA-DRB1相关联,斑秃中医证型可能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4.
患儿女,出生2d。右下肢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并渐加重3.5h。无发热、呕吐、腹泻。体检:体温36.4℃,脉搏146次/min,呼吸42次/min,体重2.5kg。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正常,哭声响亮,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右下肢、足背、右侧髋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紫红斑,红斑中心轻度凹陷,边缘稍硬。实验室检查:HB185g/L,RBC5.4×1012/L,WBC11.7×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0,单核细胞0.07,PLT201×109/L。总胆红素209.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7U/L。经对症治疗,黄疸明显减轻。4d后皮肤科检查:右下肢、足背、右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小钛板坚固内固定与口内入路升支垂直截骨术(BIVRO)下颌后退术后颌稳定性的不同规律,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特别是髁状突移位在不同手术后复发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升支截骨手术后退下颌的患者共38例,皆为双颌手术,其中下颌BSSRO19例,BIVRO后退术19例。于手术前1周(T1),手术后1周(T2),3个月(T3)及1年(T4)分别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及定位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用于测量下颌移动幅度及关节髁状突的手术后移位。结果 双颌手术下颌升支截骨后退术后,BSSRO坚固内固定组1年时的复发率为25%,而BIVRO组大部分患者1年时下颌发生了与手术目的相同的移动,两组的不稳定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结论 手术使髁状突移位术后位置的调整可导致BIVRO术后的下颌继续后移而不稳定,而髁状突近心骨段术中向后旋转术后位置的调整可导致BSSRO术后的下颌骨继续向前而不稳定  相似文献   
56.
正颌外科中常用的一种升支部位的截骨术-口内入路升支垂直截骨术,被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主要适用于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伴疼痛的患者,术后确实可以改善关节盘的位置,缓解症状.其与关节囊内手术比较有显著的优点:不破坏关节结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见,可以同时矫正某些牙颌面畸形.如果适应证选择合适,此手术的治疗效果是确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1-2008-06在我院住院的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以及中重度贫血组3组。结果:贫血在CHF患者的发生率为32·5%;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Hb、RBC均明显低于好转的患者(P0·01),贫血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的患者(P0·01),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贫血的偏回归系数为1·296(P=0·039),优势比(OR)为3·655(95%CI:1·069~12·499);对于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Hb的偏回归系数为-0·073(P=0·041),OR为0·93(95%CI:0·864~0·995)。结论: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贫血是CH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降低增加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  相似文献   
58.
李新  刘爱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21+124-121,12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措施进行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疼痛反应。结果:两组术后48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疼痛护理可以减轻创伤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自体和半相合异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2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成组匹配原则将病例分为3组: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组(自体CIK组),半相合异体CIK细胞联合化疗组(异体CIK组),单纯化疗组。观察自体和异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安全性,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比较各治疗组治疗前后体内T细胞亚群变化,并对3组的临床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FCM检测结果显示,自体与异体CIK组CIK细胞输注后CD+3、CD+4/CD+8比值、NK细胞(CD-3 CD+56)和CIK细胞(CD+3 CD+56)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自体CIK组治疗前分别为(47.2±10.1)%、1.0±0.1、(15.1±2.7)%、(0.7±0.2)%。治疗后分别为(58.8±12.3)%、1.3±0.2、(24.6±7.1)%、(3.8±2.2)%;异体CIK组治疗前为(49.4±11.4)%、0.9±0.2、(14.8±3.2)%、(0.9±0.3)%,治疗后为(57.3±9.2)%、1.4±0.3、(25.4±6.7)%、(4.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0、19,均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临床近期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自体及异体CIK细胞治疗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7 %、28.6 %和64.3 %、71.4 %)均稍高于单纯化疗组(21.4 %、57.1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85、χ2=41.24,均P>0.05)。结论 自体或半相合异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安全性好、毒副作用低,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有效延缓肿瘤复发,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肿瘤辅助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0.
王芳敏  蔡春仙  唐光才  刘爱民  廖宽 《四川医学》2018,39(12):1404-140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肺结核CT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按青少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及老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未行抗结核治疗的145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以进一步认识不同年龄组肺结核的影像特征。结果 (1)老年组双侧发病率高于青少年组(P<0. 01),青少年组不典型分布率高于中年组、老年组(P均<0. 05);(2)老年组空洞出现率、多发率高于青少年组(P<0. 05; P<0. 01);(3)老年组小叶中心结节、腺泡结节及树芽征出现率均低于青少年组(P均<0. 05);(4)老年组胸膜增厚出现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 01)。而其他影像表现各年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年龄组肺结核有其共同的特征,但老年组以多叶多段、双侧分布多见,青少年及老年组更易出现不典型部位分布;老年组更易现空洞并多发、出现胸膜增厚表现,但小叶中心结节、腺泡结节及树芽征发生率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