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 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安徽省2014年23个全国疾病监测点常住居民老龄系数为10.18%,人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4.94/10万和551.44/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72岁。死亡率男性(716.95/10万)高于女性(530.53/10万)(U=44.81,P0.05)、农村(659.26/10万)高于城市(587.56/10万)(U=1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期望寿命女性(80.59岁)高于男性(75.33岁)、城市(78.20岁)高于农村(77.12岁)。慢性病占总死因的86.87%,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伤害对男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女性,而心脏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男性。对城市和农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安徽省居民健康影响日趋严重,在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安徽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从事的专业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疾控制中心人员队伍在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做好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力资源规划,加快引进人才的步伐。  相似文献   
43.
44.
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通过对死因的客观记录和研究,提供了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期望寿命是各国、各地方比较健康水平的科学依据。死因资料是计算人群疾病负担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4-2018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变化趋势,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可能性。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2018年24个全国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以“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安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分别下降30%和25%)为基准,评价实现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难度。结果2014-2018年安徽省4类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从82.76%升高至84.77%,呈上升趋势(APC=0.50%)。30~69岁人群4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8%)。4类慢性病合计的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合计早死概率由2014年的15.53%下降到2018年的14.43%;男性和女性均呈下降趋势,男性下降速度(APC=-1.80%)略低于女性(APC=-2.00%);城市(APC=-1.57%)和农村(APC=-1.99%)、皖北(APC=-2.32%)和皖中(APC=-1.81%)地区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城市、皖北>皖中>皖南。分病种看早死概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明显(APC=-9.19%),其次为癌症(APC=-1.77%),男性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2.90%)。按2014-2018年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30年可实现健康安徽目标;但实现健康中国目标需将下降速度在既往基础上提高26.40%;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和地区下降速度需提高的比例,男性>女性、城市>农村、皖南>皖中>皖北。结论安徽省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男性、农村、皖北地区居民为重点人群,应开展针对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经过质量审核后,18个肿瘤登记处数据被纳入分析,按照地区(城乡)、性别分层计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进行城市与农村组别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 结果: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报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3988例,死亡病例9371例。全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为0.67,病理诊断率(MV%)为63.10,死亡补发病比例为3.36。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80.45/10万(男性114.64/10万,女性44.3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62.42/10万;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粗率为53.90/10万(男性75.62/10万,女性30.9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40.77/10万。农村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城市(OR=2.35(95%CI=2.35-2.36),P<0.001),农村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城市(OR=1.48(95%CI=1.48-1.49),P<0.001)。结论: 必须将农村人口以及男性人口作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对象,加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推进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提高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减少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包虫病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流行状况,为有效防治包虫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防治规划》和《阿坝州2008年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清学检测1 029人,阳性139人,阳性率13.51%;B超行腹部探查750名成人,检出10例病人,检出率为1.33%;家畜棘球绦虫感染率为0.33%;犬类棘球绦虫感染率为31.67%。结论松潘县部分人群的包虫病感染率较高,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包虫病在当地的流行。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安徽省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根据死因的ICD-10编码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日期在2009年,生前常住地址在安徽省10个全人群死因监测县区的已终审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疾病分类和分析。结果 2009年10个县区报告总死亡率为614.3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婴儿粗死亡率为5.16‰。慢性病死亡是全人群死亡中最主要的死因。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死亡水平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婴幼儿多死于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传染病,中青年多因伤害致死,老年人多因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致死。10县区全人群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累计构成占总死亡的89.85%。结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导致全人群死亡最主要的死因,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儿童(0~14岁)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制定儿童肿瘤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儿童肿瘤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肿瘤发病(死亡)率和标化率,并进行城乡和性别之间的比较。结果 2014年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儿童肿瘤粗发病率为9.46/105,中标率为8.90/105;儿童肿瘤粗死亡率为4.02/105,中标率为3.87/105。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骨癌和淋巴瘤为安徽省儿童肿瘤主要发病与死亡癌种。城市儿童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农村,男童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于女童。结论 要加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骨癌和淋巴瘤重点儿童肿瘤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针对儿童肿瘤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轻儿童肿瘤发病和死亡带来的严重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卫生项目阶段综合考评方法.方法:以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为研究对象,调研项目阶段综合考评实施方法及在各项目县实际应用状况.结果:各县项目实施成效被量化综合考评,并按照得分高低排出名次.结论:卫生项目阶段综合考评方法可供各地进行绩效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