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共入选3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80)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n=240),分别检测其空腹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肌酐、血脂水平等各项生化指标,并采用主要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50%)及Gensini评分体系对其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多支病变(2支或3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51)、体质量指数(BMI)(OR=0.905)、Hb A1c(OR=1.343)和血肌酐(OR=1.023)(P均3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169,P<0.01),HDL-C则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  相似文献   
42.
目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此磷酸酶被激活后可去磷酸化许多底物蛋白,如钙通道、AMPA受体、NMDA受体、突触蛋白I、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磷蛋白32(DARPP32)以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等,通过调节这些目标靶蛋白而参与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反复给予精神兴奋剂能够导致动物自发活动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行为敏化,它是用以研究药物成瘾后反复、连续的强迫性用药行为的一种动物模型,能够为临床研究成瘾者强迫性用药以及复吸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目的在于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中的作用。方法:1)系统给予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抑制剂环孢素A,考察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形成中的作用。SD大鼠分为四组:生理盐水+溶媒组,生理盐水+环孢素A组,甲基苯丙胺+溶媒组,甲基苯丙胺+环孢素A组,每日给予大鼠生理盐水/甲基苯丙胺(1mg·kg-1ip)注射,注射前90min给予环孢素A(15mg·kg-1,ip)溶媒处理,注射后立即进行2h自发活动的测定,连续14d。2)考察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抑制剂对于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SD大鼠分为两组:生理盐水+溶媒组,生理盐水+环孢素A组,每日给予大鼠注射生理盐水(1mg·kg-1),注射前90min给予环孢素A(15mg·kg-1,ip)/溶媒处理,注射后立即进行2h自发活动的测定,连续14d,考察系统给予环孢素A对于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形成的影响。在d15进行甲基苯丙胺(1mg·kg-1)的challenge,考察环孢素A预处理之后,大鼠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自发活动的影响。3)VTA微注射环孢素A,考察钙调磷酸酶对于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的作用。SD大鼠分为四组:生理盐水+溶媒组,生理盐水+环孢素A组,甲基苯丙胺+溶媒组,甲基苯丙胺+环孢素A组,每日给予大鼠生理盐水/甲基苯丙胺(1mg·kg-1ip)注射,注射前90minVTA微注射环孢素A(1μg/侧)/溶媒(DMSO)处理(隔日微注射一次),注射后立即进行2h自发活动的测定,连续14d,考察VTA微注射环孢素A对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形成的影响。4)VTA微注射环孢素A对于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SD大鼠分为两组:生理盐水+溶媒组,生理盐水+环孢素A组,每日给予大鼠注射生理盐水(1mg·kg-1),注射前90min VTA微注射环孢素A(15mg·kg-1,ip)/溶媒处理(隔日微注射一次),注射后立即进行2h自发活动的测定,连续14d。在d15进行甲基苯丙胺(1mg·kg-1)的challenge,考察VTA微注射环孢素A预处理之后对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系统给予钙调磷酸酶的抑制剂环孢素A能够抑制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的形成,环孢素A预处理对大鼠自发活动没有影响。d15给予甲基苯丙胺challenge能够显著增加大鼠自发活动,但环孢素A预处理对甲基苯丙胺急性处理诱导的大鼠自发活动增高没有影响。VTA微注射环孢素A亦能够抑制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的形成,而VTA环孢素A预处理对于甲基苯丙胺急性处理诱导的大鼠自发活动增加亦没有影响。结论:钙调磷酸酶的激活,特别是在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可能参与了大鼠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行为敏化过程,并且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技术在儿童脉管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脉管畸形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DISCO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DISCO DCE-MRI检查在诊断儿童脉管畸形中的准确率。结果 49例患者中5例为全身多部位病变,其余均为单发,共57个病变,经病理证实,毛细血管畸形(CM)7个,淋巴管畸形(LM)10个,静脉畸形(VM)16个(其中2个伴静脉石、1个伴血栓),动静脉畸形(AVM)15个(其中6个伴动静脉瘘),CM+LM+AVM 9个,DISCO DCE-MRI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3.7%、100%、88.9%,与病理学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ISCO技术有助于儿童脉管畸形的准确诊断及分类,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心肌钾离子通道β亚单位基因KCNE1多态S38G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间的关系,并分析KCNE1-S38G在该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入选房颤患者111例(病例组)及健康者101名(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基础疾病不同又分成4个亚组:孤立性房颤、高血压合并房颤、冠心病合并房颤及高血压冠心病合并房颤。采用PCR-DNA测序方法检测病例及对照组KCNE1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KCNE1-S38G的3种基因型频率为A/A(6.3%比11.9%)、A/G(36.9%比28.7%)、G/G(56.8%比59.4%)及A、G等位基因频率(24.8%和75.2%比26.2%和73.8%),其存在一定差异,但无显著性。各房颤亚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各基因型间的校正QT间期(QT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KCNE1-S38G在房颤患者中占一定优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KCNE1-S38G多态性位点可能存在种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清糖基化白蛋白(G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关系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选正常人群98例为正常对照纽(A纽);另选2型糖尿病患者153例,根据其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分为4组:B组(12例)Ccr≤30mL·min^-1;C组(62例)30mL·min^-1〈Ccr≤60mL·min^-1;D组(61例)60rnL·min^-1〈Ccr≤90mL·min^-1;E组(18例),Ccr〉90mL·min^-1测各组血清GA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结果:GA水平B组(19.32%±4.26%)、C组(17.03%±3.41%)、D组(16.37%±4.00%)、E组(16.87%±4.27oA)与A组的GA水平(14.98%±1.64%)均有显著性差异。C组、D组、E组的GA水平与B组的G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HbA1c水平B组、C组及D组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E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B组、C组、D组、E组之间的HbA1c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时GA水平升高,它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A80C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基因外显子1中的A80C多态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方法,在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2名健康对照者中,对TNF-β基因外显子1的A80C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80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其CC、CA和AA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女性CC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亦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β基因外显子1的A80C多态可能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关,尤其是携带CC基因型的女性。  相似文献   
47.
黄明生  陆林 《华西医学》1999,14(1):11-14
由于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增多,从80年代末期,我国亦出现了严重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目前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脱毒治疗已没有什么困难。而治疗阿片依赖戒断后的“心理渴求”,国内外均没有很好的措施,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心瘾的生物学机制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48.
49.
高血脂是发生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众所周知,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能够把胆固醇从血液中运往动脉血管壁,并逐渐积累和沉着,以此为基础缓慢形成粥样硬化斑块。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即HDL-C能把动脉壁的多余胆固醇,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往外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专家们发现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与HDL-C密切相关,在LDL-C相同的前提下,HDL-C水平下降,冠心病危险增加;HDL-C水平上升,则冠心病危险下降。更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断证实,HDL-C的升高能使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20世纪90年代开始降血脂药大量推出,其中他汀类药物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0.
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益健脾、滋五脏、益精髓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