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50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以心肌呈色分级(MBG)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心肌灌注状况.方法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各例于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心肌灌注情况,并记录6个月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符合临床再通标准的为87.6%,未再通的为12.4%.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全组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率(TIMI 2或3级)为82%;心肌再灌注率(MBG 2或3级)为88.8%,完全再通(TIMI 3级)且完全心肌再灌注(MBG 3级)者为40.4%.6个月死亡率为1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Killip分级和MBG分级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独立预测因子(P=0.0001).结论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应该是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TIMI 3级且伴良好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生存链近来受到关注,本文就缩短从患者发生症状至医院就诊以及从患者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PCI治疗)两个时间段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希望能推动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缺血预适应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录70例冠心病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时体表和冠脉内心电图发现,随球囊充盈次数增加,ST段抬高幅度减低,心绞痛出现时间延长,最大QT间期缩短及QT离散度和JT离散度减低,提示PTCA时多次短暂心肌缺血可能由于缺血预适应而诱发心肌内在抗心律失常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地尔硫对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心脏X综合征且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患者随机接受卡维地洛 (15例 ,卡维地洛组 )或地尔硫治疗 (15例 ,地尔硫组 ) ,随访治疗 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用药后两组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明显延长 [卡维地洛组 :(7 2± 1 2 ) ,min和 (5 4± 0 8)min ;地尔硫组 :(5 3± 1 8)min和 (4 6± 1 1)min ,P均 <0 0 5 ]。卡维地洛组用药后临床胸痛 (用药前后分别为 :15例和 5例 ,P =0 0 0 1)、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用药前后分别为 :15例和 6例 ,P =0 0 0 1)显著减少 ;与地尔硫组比较 ,卡维地洛组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心率乘积减小 (175± 19和 196± 19,P <0 0 5 ) ,到达运动终点时间显著延长 [(7 2± 1 2 )min和 (5 3± 1 8)min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能提高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 ,且较地尔硫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评价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 人选连续101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支架术患者,分为普伐他汀组(228例)、氟伐他汀组(179例)、阿托伐他汀组(481例)和对照组(127例).比较各组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不同浓度(2、5、10、20 μmo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1 min(ADP-1)、5 min(ADP-5)和最大血小板聚集力(ADP-M)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除年龄、高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率外)和冠状动脉病变和(或)支架术情况相似,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普伐他汀组0.9%、氟伐他汀组1.1%、阿托伐他汀组1.0%、对照组0.8%,P>0.05)和ADP-1、ADP-5、ADP-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21,P=0.001)、氯吡格雷总量(B=7.30,P=0.002)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OR=6.71,P=0.01)是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而年龄、氯吡格雷总量及低分子肝素使用是决定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药物洗脱支架(DES)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在PCI时,DES的使用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接受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81例患者共置入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 88枚。根据ACC AHA分型 ,A B1 型病变 38处 ,B2 C型病变 5 0处。原发病变 5 2处 ,单纯球囊扩张术疗效不满意病变 2 2处 ,内膜撕裂病变 14处。支架成功置入 82处 (93 2 % )。 3例严重钙化病变需辅以高压 (16~ 18atm)球囊才充分扩张 ,2例支架远端发生内膜撕裂 ,1例弥漫性病变支架置入术后TIMI血流 2级。 75例患者平均随访 (7 5± 3 0 )月 (3~ 13月 ) ,无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 ;17例 (2 2 7% )有心绞痛 (CCS分类Ⅰ级 )发生 ;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2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 ,予再次血管重建术后缓解。结论 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高血压疾患的病因中,尽管日渐认为心脏本身在发生持续性高血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多数作者将注意力放在动脉阻力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上,本文介绍心源性升血压化学反射(Cardio-genic hypertensive chemoreflex)的解剖、生理及其表现,包括突然血管收缩和心脏收缩力增强。心源性升血压性化学反射的化学感受器组织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的附近,其组织学表现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8例迷走神经性房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表现为长期(平均9年)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男14例,女4例,初次发病年龄平均为43.8岁(25~60岁)。临床上多数患者有心悸表现,且常在夜间或白天休息、消化道异常时发生,而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无发作。心电图常显示病理性P波,其中14例(77.8%)常有房内传导异常,表现为P波增宽(0.12秒),Ⅱ、V_2和V_3导联P波双峰以及左、右或双侧心房肥厚的表现;2例房内传导异常不十分明显;仅2例P波正常。窦房结功能检查正常,PR间期平均为155.5毫秒。发作时心电图描记、电生理观察及Hol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