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0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1567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2703篇
预防医学   101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549篇
  24篇
中国医学   1859篇
肿瘤学   34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刘雷  胡登科  朱勇 《全科护理》2021,19(32):4504-4506
目的:探讨两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DPMAS治疗病人10例共进行治疗40次,分为单胆红素吸附治疗组与双胆红素DSPMA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下降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胆红素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胆红素吸附治疗清除胆红素效率优于单胆红素吸附治疗,同时丢失一定量的白蛋白,在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过程可以联合双胆红素吸附治疗.  相似文献   
42.
《中南药学》2022,(1):204-209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艾司唑仑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访视时、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或者生理盐水后的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VASA);记录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值;记录患者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NRS)、手术时长、麻醉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剂量、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比较,艾司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入室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艾司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诱导前给药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T2时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对照组HR明显升高,T4时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联合用药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于T2、T3、T4时的MAP、HR各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缓解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前一晚口服艾司唑仑联合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6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和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叶酸水平和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并与39例健康人、36例肝脏炎症患者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和脂联素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紊乱、肝性脑病、腹水等多种并发症,功能降低,检测血清叶酸和脂联素水平,对了解患者的病变程度具有指导意义,二者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给老年痴呆病患吞咽障碍所带来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科研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07—2013-07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有侧重性地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则运用常规化的护理手段,两个小组护理两周后给予吞咽功能的评估,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之后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护理之后的总有效率是56.7%,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病患予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患的营养保健水平,克服吞咽障碍,达到自主摄取食物的预期治疗目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康复有着极为关键的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人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方法:3名受试者静脉滴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后收集0~6 h的尿样,分别按酸化和不酸化样品处理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样品进行分析。采用ACE C_(18)-AR色谱柱(4.6 mm×150 mm,3μm),酸性HPLC条件流动相Ⅰ为乙腈-0.4%甲酸铵水溶液(p H3.2)梯度洗脱,中性HPLC条件流动相Ⅱ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7 m L·min~(-1)。通过比较空白尿样和给药后尿样的总离子流和提取离子流色谱图以及各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分析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和银杏内酯K(GK)在人体内可能的代谢产物。结果:除原型药外,共鉴定了12个代谢产物,其中GA相关的代谢产物有6个,包括5个Ⅰ相和1个Ⅱ相代谢产物;GB相关的有4个,包括1个Ⅰ相和3个Ⅱ相代谢产物;GK相关的有2个,包括1个Ⅰ相和1个Ⅱ相代谢产物。结论:GA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为羟基化和内酯环水解,并可进一步共价结合成硫酸酯;GB主要的代谢途径为羟基化和内酯环水解,并可进一步共价结合成硫酸酯、葡萄糖醛酸苷或谷胱甘肽结合物;GK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为甲基化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对ATP诱导大鼠海马脑片毒性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离体海马脑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人参皂甙Rb1对照组、ATP损伤组、人参皂甙Rb1(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组、亮蓝G(BBG)组、亮蓝G+人参皂甙Rb1组、2'-3'-O-(4-苯甲酰-苯甲酰)腺苷三磷酸三乙烷胺盐(Bz ATP)组和Bz ATP+人参皂甙Rb1组。测定脑片孵育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表达,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1/2)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b1(40μmol/L、60μmol/L)组可明显降低ATP诱导的LDH释放,人参皂甙Rb1(60μmol/L)亦降低海马p-JNK1/2以及CA1区和齿状回n NOS的表达,人参皂甙Rb1(60μmol/L)对由P2X7受体激动剂Bz ATP诱导的LDH释放和n NOS、p-JNK1/2表达亦有明显抑制作用。P2X7受体抑制剂亮蓝G可明显减低ATP诱导的LDH释放,但BBG联合应用人参皂甙Rb1(60μmol/L)并未增强人参皂甙Rb1的保护作用。结论:人参皂甙Rb1可明显抑制ATP诱导的大鼠海马脑片毒性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2X7受体,进而减少nNOS和p-JNK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病人9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人食管鳞癌组织中IL-32表达,按照IL-32表达情况分为IL-32高表达组41例和低表达组54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IL-3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病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是否合并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化疗和IL-32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放疗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IL-32高表达是中期食管鳞癌放疗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摘要】1 例 70 岁男性 Ⅳ 期左下肺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服用 3 个月后出现耐药,改用奥希替尼。患者连续服用奥希替尼 5 个月后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大汗淋漓、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 ST-T 改变,高敏肌钙蛋白 Ⅰ 11 025.5 pg·mL-1,肌酸激酶 798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 3.1 ng·mL-1,N 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 3 191 pg·mL-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 58% 下降至 30%,下降幅度较基线超过 10% 且低于正常值下限,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采用诺氏药品不良反应评估量表,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评分,得分为 6 分,判断患者心肌损伤的不良反应“很可能”由奥希替尼引起。经停药、对症支持治疗后,心肌损伤好转。  相似文献   
50.
于凡珍  陈烁  李家树 《安徽医药》2023,27(3):475-48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血浆锁链素、维生素K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COPD病人60例为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锁链素、维生素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氮弥散量(DLCO),其中维生素K通过测量血浆非活性基质Gla蛋白(Dp-ucMGP)水平来评估;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锁链素、维生素K水平与IL-6、TNF-α、FEV1%、DLCO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病人血锁链素[(3.03±0.96)μg/L比(1.83±0.89)μg/L]、Dp-ucMGP[(11.24±1.45)μg/L比(8.93±1.78)μg/L]、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DLC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不同进展期分组,30例AECOPD组病人血浆锁链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