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缺氧-再给氧时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选择素E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EC)选择素E(E-selectin)转录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建立缺氧-再给氧模型,检测E-selectin的表达;应用PDTC干预EC的缺氧培养过程,观察E-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EC缺氧-再给氧反应后E-selectin的表达明显增加,4h达到峰值;PDTC能有效抑制E-selectin的表达。结论缺氧-再给氧促进EC活化,增强E-selectin的表达,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E-selectin的转录,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肺、食管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细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食管手术后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方法监测951例肺、食管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致病菌和药敏情况,以及术后气管导管端痰液和胸腔引流管端胸水培养的意义。结果食管手术感染致病菌主要是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肺手术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绿脓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高。结论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十分普遍,气管导管端痰液和胸腔引流管端胸水培养有助于术后抗生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43.
35例置换二尖瓣手术时对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处理,近期随访显示:早期病死率5,7%,术后16.2±10.7(6~38)月复查32例(97%)心功能改善、左定缩小显著(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均无主动脉瓣病变症状;失访1例(3%).我们认为:合并轻度的主动豚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病变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不影响近期临床疗效,这种病例不必行双瓣置换,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44.
10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热原因分析与处理石应康,田子朴,程述森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中国外科杂志1994;31(4):229发热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症状,明确其原因及正确处理对于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至关重要。作者分析了1527例心脏直...  相似文献   
45.
PDTC对缺氧/再给氧时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治疗途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胚肾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缺氧组:细胞经过缺氧/再给氧处理;PDTC组:在缺氧前于培养液中加入PDTC;对照组:未经处理.以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3组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皮细胞表面ICAM-1和VCAM-1呈较低表达,缺氧组呈较高表达;PDTC组ICAM-1和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缺氧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缺氧/再给氧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增强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ICAM-1和VCAM-1的表达,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心脏穿透伤224例的临床分型和处理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时期心脏穿透伤 (PCT)的流行病学、诊治疗效的发展趋势 ,探讨临床分型对 PCT救治的指导意义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 15家三级医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PCT共 2 2 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年代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 ,组 1(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 ,92例 )和组 2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132例 ) ;并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分为亚临床型、临床型 ,后者又分为心脏压塞型和失血休克型。 结果 亚临床型 5 3例 ,其院前时间 (T1)、入院时修订创伤计分 1(RTS1)分别为 0 .74± 0 .5 4小时和 5 .35± 0 .87;临床型171例 ,T1、RTS1分别为 1.5 0± 2 .6 0小时和 4 .2 9± 1.6 4 (P<0 .0 5 ) ,两型的麻醉时修订创伤计分 (RTS2 )、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全组死亡 36例 ,总死亡率 16 .0 7%。其中亚临床型死亡 2例 ,心脏压塞型 9例 ,失血休克型 2 5例。组 1死亡 2 0例 ,死亡率为 2 1.74 % ;组 2死亡 16例 ,死亡率下降至 12 .12 % (P<0 .0 1)。 结论  PCT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要提高 PCT的抢救成功率 ,应加强院前救治和转运 ,简化诊断方法 ,尽早开胸手术治疗。临床分型对救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100例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施行MVR,根据术中对自体瓣膜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Ⅰ组、23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组(Ⅱ组、27例),保留前瓣组(Ⅲ组、22例),保留后瓣组(Ⅳ组、28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各组患者随访,以正常人作为对照,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结果Ⅰ~Ⅳ组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种参数在Ⅰ~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研究涉及的各种保留瓣下结构方法之间,保留与不保留瓣下结构之间,术后中期的机械瓣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8.
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在体无创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彩色超声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的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在体无创测量的数值方法及软件。首先通过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得到待测位点至少5个心动周期的速度曲线,然后在每个周期获取该位点N(N≥5)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信息,由此计算该位点的速度扰动并进一步计算法向雷诺应力和湍流剪应力。软件包括图像捕获、图像预处理、交互式速度获取以及湍流剪应力计算等功能,并使用了多媒体数据库对数据和图像进行管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和软件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在体无创测量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手段,可为一些瓣膜疾病的诊断和人工心瓣的性能评估提供有效的血液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外科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瓣膜的远期效果尚不满意。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的进展,利用培养的自身组织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表面,体外重新构建理想的心脏瓣膜植物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心脏瓣膜工程的定义,细胞支架材料的选择,种子细胞的培养、种植方法以及组织工程化心脏瓣膜的评估,并指出下一步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准确评价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胰岛素敏感性及其时相规律,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模拟缺血60min再灌注模型,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不同浓度(0IU/L、0.01IU/L、20IU/L)胰岛素刺激大鼠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效应。结果缺血60min后再灌注15min和60min,心肌细胞活性比率无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能促进各组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并呈剂量依赖性。缺血再灌注15min组和再灌注60min组心肌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60min组心肌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较再灌注15min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缺血60min后,再灌注心肌细胞保留了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同时,再灌注心肌细胞发生明显的急性胰岛素抵抗,再灌注初期尤为严重。急性胰岛素抵抗很可能是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