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OCs)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参考。方法整理总结我院临床确诊AoCs及Volkman’s挛缩患者275例患肢308处,对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部位、处理方法及疗效等相关因素作流行病学分析统计。结果在人群中,AOCS的发生、发展及结局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部位有一定关系。(1)受伤原因:作业碾轧伤占38.55%,交通意外损伤RTA占33.45%;(2)受伤部位:前臂149处(48.38%),小腿103处(33,44%);(3)性别:男性228例(82.91%),女性47例(17.09%),男性远多于女性;(4)年龄:0-10岁组64例(23.27%),11~20岁组69例(25.09%),21—30岁组63例(22.91%),31—40岁组50例(18.18%),40岁以下青年人中占89.46%。结论统计数据表明,40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其四肢受到与骨折相关的高能性伤和组织挤压伤时极易发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其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规端侧缝合方法进行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实验研究,观察神经再生修复效果,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效果更好的修复方法.方法 选用6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出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90°断面,行腓总神经端端缝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同时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以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进行神经束膜及外膜缝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组织学、肌湿重、神经电生理检测,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及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螺旋式改良缝合组(C组)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端侧缝合组(B组)(P<0.05),与端端缝合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对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常规端侧缝合法.结论 神经断端采用螺旋式改良缝合后,神经再生良好;螺旋式改良缝合法较常规端侧缝合法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缝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当临床遇动力神经缺乏时,采用神经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黄芪对核转录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of kappaB,NF-kappaB)p65和肌肉环状指蛋白1(muscle RING finger protein 1,MuRF1)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防治肌萎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建立右下肢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ing检测术后2 d、7 d、14 d和28 d时大鼠腓肠肌NF-kappB p65和Mu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肌肉湿重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大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NF-lcappaB p65和Mu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持续增加(P<0.05).术后7 d、14 d和28 d黄芪治疗组腓肠肌湿重比高于同期失神经对照组(P<0.05),而其NF-kappaB p65和MuRF1的表达则低于相应失神经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可以有效延缓去神经骨骼肌的萎缩,其作用机制与拮抗NF-kappaB p65、下调MuR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42岁,农民.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尺侧酸胀,活动时有痛感,当时未就医.1年后,右腕尺侧出现肿胀,并有静息痛,在外院拍摄腕部X线片,提示右三角骨骨密度增高,行结核菌素实验检查呈强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给予口服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后转来我院风湿科,考虑为风湿病,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6个月,未见任何效果;后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仍未见明显效果,门诊拟"右腕三角骨结核?"收住入院.入院检查:右腕背侧三角骨位置肿胀,疼痛明显;右腕屈10°、伸5°,尺偏5°、桡偏5°,环转运动受限;各手指感觉、运动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检查:胸片未见异常;右腕三角骨失去正常形态、密度增高,余腕骨及桡尺骨远端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图1).CT显示三角骨瘤巢样改变(图2).结核菌素实验检查呈强阳性.  相似文献   
47.
经皮电刺激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刺激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肉环状指蛋白-1(muscle ring finger-1,MuRF1)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电刺激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 选用Wista大鼠54只,制作成标准的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应用RT-PCR和Westem Bloting检测不同时段的NF-κB、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联合肌湿重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失神经支配后腓肠肌NF-Bκ、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持续增加(P<0.05).电刺激组肌湿重比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增加(P<0.05),NF-κB、Mu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电刺激可以通过抑制NF-κB/MuRF1途径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48.
Objective To explore skeletal muscle apoptosis at the early stage of peripheral never regeneration in rats.Methods A total of 54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groups ( n = 18/group): denervation group (A), neurorrhaphy group (B), normal control group (C).In group A, a 1 cm segment of the left sciatic nerve was removed.In group B, the left sciatic nerve was transected above the bifurcation and immediately repaired with 10-0 sutures.No surgery was done in group C.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wet weight serv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egree of muscle atrophy.Marker of apoptosis, nuclear DNA fragmentation, was detected using terminal deoxyribnud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he TUNEL method) and observed under confocal microscopy at 2, 14 and 28 days postoperatively.Another portion of 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was homogenized to analyze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and -8 by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 TUNEL labeling of fragmented DNA on histological sections in the neuorrhaphy group revealed levels of apoptotic nuclei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r than the denervation group at the early stage ( < 28days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and -8 in the neuorrhaphy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lower than the den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peripheral never regeneration, apoptosis may contribute to muscle atrophy and extrinsic apoptotic pathways may take part in it.  相似文献   
49.
痛性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性神经瘤是周围神经损伤或截肢术后常见并发症,其顽固性疼痛及术后高复发率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神经瘤致痛与神经生长因子及酪氨酸激酶B(TrkB)受体作用、外周及中枢致敏、大麻素CB2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神经瘤纤维结构改变等有关。其早期干预治疗包括镜子理论应用、超声引导局部注射、阿霉素应用等,以及手术神经疏导及重建神经连续性、血管化筋膜皮瓣治疗等。该文就痛性神经瘤形成、相关致痛理论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0年,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96例,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按皮瓣断蒂时间分为四组,其中2~3周31例(A组),大于3周25例(B组),大于4周19例(C组),大于5周21例(D组).术后对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手功能恢复、皮瓣质地、恢复伤前活动的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四组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与手功能恢复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伤口感染率低及恢复伤前活动时间短,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术后2~3周断蒂存活良好,合并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