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肘管综合征术后复发二次手术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导致肘管综合征二次手术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进术式对16例住院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对复发的肘管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需进行二次手术的临床因素。结果导致第一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有:术中尺神经及其通道未能彻底松解减压(包括各个卡压点及周围瘢痕),占65.67%;尺神经前置术后固定不当致再次卡压形成(缝线悬吊及尺神经回移),占14.93%;其他(血供不良及神经内异物),占17.9%。改进术式行二次手术,疗效满意。结论肘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最重要的是术中尺神经及其通路的彻底松解减压,尺神经前置后的可靠固定和术后尺神经良好血供及组织床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和侧侧吻合法对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神经吻合方式的效果。方法SD雌性大白鼠2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A组(端侧缝合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将远断端以端侧吻合法45°缝合于胫神经开窗处。B组(侧侧缝合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与胫神经作侧侧吻合。C组(失神经组):将腓总神经切断后两断端均结扎并翻转缝于邻近肌肉上。D组(正常对照组):右侧坐骨神经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行组织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各组胫前肌称肌湿重,检测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①端侧吻合组与侧侧吻合组均可记录到神经传导速度、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端侧吻合组与侧侧吻合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慢于正常对照组,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失神经组测不出神经传导速度,其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值与端侧吻合组、侧侧吻合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神经端侧及侧侧吻合法均是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有效方法。②神经端侧及侧侧吻合后再生的神经在支配肌肉功能上不足以替代原支配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3.
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ral head,ANFH)是临床难治疾病,有非常高的致残率,近年来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对已发生塌陷和变形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进行手术治疗。1998年Mont等[1]提出应用生长分  相似文献   
84.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0NFH)是一种破坏性退干行性疾病,病情进展可以引起软骨下骨和关节面软骨的塌陷,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38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因大剂量应用激素而造成股骨头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陶瓷头非骨水泥人工股骨假体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采用陶瓷头非骨水泥人工股骨假体对157例患者(191个髋)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41例(176个髋关节)得到了平均51.3个月的完整随访,借用Livemore方法了解聚乙烯衬垫是否存在磨损,通过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Harris评分的优良率达96.6%。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和骨溶解;未见聚乙烯磨损,未见陶瓷人工股骨头碎裂。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陶瓷头非骨水泥人工股骨假体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失神经大鼠腓肠肌细胞中Fox03a及MAFbx的表达规律。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6只,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左侧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0、1、2、3、4、5、6、7、10、14、21、28d处死1组大鼠,取右侧腓肠肌,称重并与左侧腓肠肌对比后,保存于-70℃冰箱。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Blot法对其中的Fox03a和MAFbx的基因和蛋白及253位磷酸化的Fox03a(pFox03a””)进行检测。结果失神经后骨骼肌迅速发生萎缩,失神经14d后肌湿重约下降50%,28d后肌湿重仅存正常时的30%。MAFbx的基因表达在失神经第4d达到峰值(39.1倍),其后逐渐下降至正常。Fox03a的基因表达在失神经第5d达到峰值(7.06倍),而后缓慢下降,但仍高表达。Fox03a和MAFbx的蛋白含量随失神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Fox03a和磷酸化水平逐渐下降,失神经28d时pFox03a””的量只有失神经0d时的60.1%。结论Fox03a的磷酸化调节和MAFbx的表达改变与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87.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肌细胞进行性凋亡已成为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机制之一。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骨骼肌凋亡形态学变化与经典凋亡有所不同,特征之一为骨骼肌细胞核凋亡。各种已知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在骨骼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均有发现,但具体调节机制尚存争议。一部分关键调节蛋白的作用较之经典凋亡过程中所起作用有所差异,骨骼肌细胞凋亡与蛋白水解合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探索失神经骨骼肌细胞凋亡机制对于维持骨骼肌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阻止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以生物学固定及间接复位技术为基础,微创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部分加内侧小切口,然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辅加石膏托外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2.5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个月.参照Flum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8%.结论 以微创为原则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该方法 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观点,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ic stimulation on changes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and muscle Ring Finger-1(MuRF1)d denervated muscles,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uscle atrophy prevention bv electric stimulation. Methods Gastroonemius muscle denervation was created by transecting the right sciatic nerve in 54 Wister rats.The animals were then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one with electric stimulation one without.Levels of NF-κB and MuRF1 mRNA and protein in 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were detcetc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t different intervals after denervation.The ratio of muscle wet weight was analyz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 The level of mRNA and protein of increased correspondingly at different intervals after denervation(P<0.05).The group with electric stimulus had lower levels of NF-κB and MuRF1 of mRNA and protein,and higher muscle wet weight comparing to the den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Electric stimulation delays denervation muscle atrophy by inhibiting the NF-κB/MuRF1 pathways.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 结果 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 结论 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