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完整。腹壁手术切口长约4~6 cm(平均5.3 cm),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7.2 d。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117(+)20例,CD34(+)15例。随访2~23个月,平均13个月,未发生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86例老年(≥65岁)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穿刺引流治疗21例(引流组),行剖腹探查治疗65例(开腹组)。结果引流组21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15例行胃镜复查,其中12例溃疡愈合,3例溃疡好转。开腹组中6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治愈率与引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手术并发症11例,明显多于引流组(P0.05);术后1个月45例行胃镜复查,其中38例溃疡愈合,7例溃疡好转。结论对于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如无法耐受手术,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应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和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4.07%,其中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7.27%,联合脏器切除率为54.5%,全胃切除31例,剖腹探查1例,全胃切除后消化道再建用Roux-en-Y术式。经腹腔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26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3.63%,淋巴结转移站别分别为:pN。8例,pN1 16例,pN2 7例,pN3 1例。残胃癌工期和Ⅱ期平均生存时间为(80.17±17.21)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56.12±19.52)个月;残胃癌Ⅲ期平均生存时间为(31.16±9.15)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22.0±13.70)个月;残胃癌Ⅳ期平均生存时间为(23.55±6.08)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16.30±15.30)个月,LogRank=0.0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比较单纯残胃癌根治组与联合脏器切除组、姑息手术组与标准根治手术组及扩大根治手术组、初次胃手术再建为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高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残胃癌外科治疗应选择在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且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病区2007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且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早期诊断,并及时剖腹探查,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和反复准确的腹腔穿刺是早期诊断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距离肛门2~7 cm,直径0.5~3.0 cm的直肠癌患者使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以确认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结果 26例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20~50 min,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瘘和直肠周围感染。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3~5(4.0±0.7)d。分别随访0.5~1年,2例于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次采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2例术后1年全身广泛转移,对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死于肺心病,2例死于高血压脑梗死;20例生存≥1年。结论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完成51例手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治疗经验与体会.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51例患者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24 ~72岁,平均(57 ±12)岁.手术前51例患者均经过胃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肿瘤平均直径(4.1±2.0) cm,术前行消化道X线钡餐、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和(或)CT检查排除肺、肝等远处转移.依据腹腔探查对肿瘤的手术中分期,按照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3版)实施胃癌D2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转为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并符合本研究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53例,其中21例患者(13.7%)因多种原因术中转为开腹手术(A组),其余132例患者(B组)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近期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均长于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术中转为开腹手术会延缓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以发生切口感染最显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吻合在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利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型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均成功保肛,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遗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5.3%),切口感染1例(5.3%),无手术死亡。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大大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中药小茴香热敷及肾周脂肪囊封闭等非手术治疗措施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H)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5例EPII病人,在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和早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的基础上,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辅以中药小茴香炒热后腹部热敷以及普鲁卡因双侧肾周脂肪囊封闭,部分患者加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滴注,每日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液量,密切监测肠鸣音恢复情况,定期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5天病人胃液量即显著减少,肠鸣音开始恢复,5-10天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并出现排气排便,治疗21~43天后痊愈出院,未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未出观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素乱。结论采用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辅以中药外敷及肾周脂肪囊封闭等的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避免患者再次遭受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顽固性胃瘫综合征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4例腹部术后顽固性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病程均在80 d以上,在常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及中医针灸的基础上,加强抗抑郁和抗焦虑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胃液引流量减少至100 ml/d以下,治疗时间分别为:84、87、91、102 d,平均91 d,随访3~36个月,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抑郁及焦虑等精神症状消失。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顽固性胃瘫综合征是可行的,可避免因二次手术造成和带来的种种手术和麻醉风险和并发症,但治疗时间较长,抗抑郁和抗焦虑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